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核心主題、思想邏輯和基本意義

2020-10-27 10:22:38黃學勝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馬克思

摘要:回應將《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解讀成不成熟的“非馬克思主義的著作”的觀點,須將思想史解讀與文本解讀相結合,并通過重新考察《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核心主題、思想邏輯和基本意義的方式來展開。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各種具體論題都從屬于無產階級的解放即人的解放這一核心主題,圍繞這一核心主題,各具體論題相互交織,形成有緊密邏輯關系的思想整體。《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超越了費爾巴哈的人本學異化邏輯和歷史人學目的論,表達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與《德法年鑒》時期相比,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思想存在諸多遞進之處,其地位特殊,意義不容忽視。

關健詞: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費爾巴哈;人的解放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448(2020)03-0036-11

一 引言

學界已往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研究多集中在異化勞動、共產主義、哲學批判、分工、需要、交往關系等方面,成果盡管豐富,但也存在某種片面的深刻性問題。對《手稿》的定位形成了“不成熟論”與“成熟論”兩種截然對立的看法。國內“不成熟論”的主要代表是以孫伯鍨、張一兵等教授為代表的一批南京大學學人。其基本觀點是:《手稿》“只是他最初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的一個思想實驗的過程”[1](P13);其中的顯性邏輯是費爾巴哈的人本學異化邏輯,隱性邏輯則是由對經濟現實的深入研究而萌發的從現實出發批判政治經濟學的邏輯;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是不科學和非歷史的,是用一種“深層的隱性唯心主義歷史觀”和“歷史人學目的論”對“現實存在的異化勞動的非人狀況進行哲學一倫理學的批判”[1](P13);他對黑格爾的批判也只是“對自己當時研究的方法論指認”,是“對黑格爾一費爾巴哈哲學的批判方法改造,目的是針對‘批判的批判和德法社會主義之方法”[1](P14),是從精神現象學過渡到人學現象學,而“不是傳統研究中所謂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唯物主義的哲學改造”[1](P14)。總之,《手稿》是費爾巴哈主義支配下的“非馬克思主義的著作”,真正自覺創立“以實踐為人口”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革命發生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及之后的著作中①。

這種解讀將《手稿》的核心主題視為費爾巴哈人本學異化邏輯主導下不自覺地展開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思想實驗,其他各具體論題都被統攝在這種“不自覺”的主題下,通向歷史唯物主義的現實邏輯也僅是不自覺地萌發,《手稿》未發生任何哲學革命。盡管他們十分強調與阿爾都塞解讀模式的差異,但其實都把《手稿》歸人受費爾巴哈人本學支配的“非馬克思主義”著作行列。對此,林鋒教授通過文本闡釋和思想對話方式在其新著針對性地給予了回應,明確主張《手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①。其實還可借助思想史解讀和文本解讀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重新考察《手稿》的核心主題、內在邏輯和基本意義來回應。本文認為:第一,《手稿》不是馬克思不自覺的思想實驗,而是有意為之的自覺活動,是他之前理論工作的必然延伸,直接推動了歷史唯物主義的誕生。第二,應超越人本學異化邏輯與現實邏輯的抽象爭辯,去抓住邏輯背后的中心用意。任何一種邏輯對馬克思來說都是看待和分析問題的工具,他借用了人本學邏輯,但已經表達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不能以工具的性質涵蓋其思想的性質,特別是不能以此否定《手稿》取得的理論成果。第三,《手稿》盡管還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但由于表達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思想,理應成為“馬克思主義”而非“非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

二 核心主題:無產階級解放即人類解放如何可能?

對《手稿》的考察不能就文本而研究文本,不僅需結合其處理的各思想資源進行有效對話,而且還需結合馬克思的思想發展脈絡來整體把握。《手稿》中的各主題如政治經濟學批判、共產主義思想闡發、黑格爾辯證法和一般哲學批判、分工、需要等,是顯性的,其背后貫穿著一個隱性和更根本的主題,即馬克思在《德法年鑒》時期明確提出的人類解放主題。這意味著對《手稿》的把握不能停留于某一顯見方面,而應綜合并整體考量它們的邏輯關系及其在服務根本主題方面的意義。只有這樣的考量才能對《手稿》有更為準確的把握。

張一兵等教授的核心觀點認為,《手稿》是馬克思主要用費爾巴哈的人本學異化邏輯展開資產階級的經濟學的批判工作,并且提出,馬克思是“在青年恩格斯、赫斯和普魯東影響下開始研究經濟學”[1](P13)的。這一論斷有兩點值得商榷。一是與其說馬克思是在上述人物影響下開始研究經濟學,不如說此時他已經有了研究經濟學的理論訴求才推動他重視和研究上述人物的思想。因為《萊茵報》時期的物質利益難題已經讓馬克思意識到經濟問題的重要性且產生了研究這一問題的理論需求。二是把《手稿》的哲學立場完全視為費爾巴哈哲學的,這不符合實際(后文將論述),甚至不符合1844年之前的馬克思的理論實際。馬克思并未在任何一個階段上成為一個費爾巴哈主義者。對待費爾巴哈的思想資源,他始終是積極利用并持批判態度的。馬克思有著自己的問題意識,且有清晰的思想發展歷程。張一兵教授把《手稿》的核心主題視為經濟學研究(“只是他最初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的一個思想實驗的過程”),科爾紐則認為是全面闡述共產主義世界觀[2](P133),這都是誤將《手稿》的某一具體主題視為核心主題,遺忘了《手稿》對這些主題的探討始終服務于人的解放訴求。

根據《<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提示,是《萊茵報》時期遭遇的“物質利益難題”讓馬克思的思想發生轉變,并走上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創建之路。這一難題讓他意識到此前理性主義哲學的唯心立場問題,產生了轉向唯物主義進而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需要,并最終通過《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厘清了國家與市民社會的真實關系,揭示了黑格爾國家哲學的邏輯神秘主義。在這一過程中,的確如已往研究認為的那樣,是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給馬克思以極大啟發,讓馬克思更清楚地發現了黑格爾哲學的唯心主義和神學本質,但馬克思并未因此就成為完全的費爾巴哈主義者,從而用費爾巴哈的人的類本質的異化和復歸邏輯來看待社會歷史,因為他同時還明確批判費爾巴哈過多關注自然而過少關注政治。《<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所謂“人是人的最高本質”觀點,的確是費爾巴哈的,但馬克思還明確提出“人不是抽象地蟄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3](P1)。這已超出了費爾巴哈抽象的“類本質”范疇。只是在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立場影響下,馬克思認識到了市民社會對于國家的前提和基礎作用,并且還進一步批判了現代國家和現代社會的分裂及其抽象性質。政治解放顯示了后果上的原子式利己個人、人權上的形式性、人的身份的二重化等限度,市民社會又是受“實際需要、利己主義”的猶太精神支配的社會,人則被分裂為公民和市民,在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中都充滿了非真實性,形式上的公民權背后不過是利己主義個人的基本權利,現代人不過都是猶太人的世俗精神支配的猶太人。因此,現代解放還不是且有待上升為人類解放,即從猶太精神支配下的現代社會中獲得解放,實現社會革命,“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系還給自己”,消除人的二重化,把人的原有力量組織成社會力量并不把這種力量作為政治力量與人相對立。此即啟蒙時代的基本理想,也即后來的“自由人的聯合體”。

通過社會解放實現人類解放主題是《手稿》之前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論成果,預示著馬克思此后一切理論工作的方向。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進一步提出實現社會解放須全面超越“當代現實”即超越英國工業社會、法國政治國家和德國哲學的理論主張,因為它們的最高成就和目標只是有限度的政治解放。社會解放的物質力量在于形成被現代社會全面排除的階級即無產階級。由此,無產階級的解放也即人的解放被提上日程。革命不僅需要物質力量,還需要理論力量即新哲學與之相匹配,“這個解放的頭腦是哲學,它的心臟是無產階級。哲學不消滅無產階級,就不能成為現實;無產階級不把哲學變成現實,就不能消滅自身”[3](P16)。這種新哲學不可能是費爾巴哈的人本學,由于缺失了“關心政治”的環節,費爾巴哈還停留在政治解放層面。至此,馬克思理論工作的方向清晰而自覺:批判政治解放,剖析現代社會,創立新哲學并展望未來社會。1843年完成了政治解放批判工作,對現代社會的剖析須借助政治經濟學批判展開,突破當時最高水平的黑格爾哲學包括其左翼形式則有可能產生新哲學,后兩項工作就成為1844年也即《手稿》的核心任務。在完成后兩項工作基礎上進而展望未來的人類解放狀態即共產主義社會也是順理成章的。于是,《手稿》就表現為三大主題相互交織、碰撞、滋養及新的思想火花的激烈綻放。

關鍵問題是,《手稿》是在無產階級解放即人類解放如何可能的潛在主題主導下展開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新哲學的創建和未來社會的展望都服務于此,這是馬克思思想發展的必然,因而肯定是自覺的。那種所謂隱性地從現實出發的客觀線索盡管并不強勢,但依然是更為根本的線索。馬克思明確強調:“我的結論是通過完全經驗的、以對國民經濟學進行認真的批判研究為基礎的分析得出的。”[4](P3)其意在說明,人類解放不是抽象的“應當”而是有現實根據的,費爾巴哈的人本學異化邏輯其實恰好停留在“應當”層面。馬克思的確提出過費爾巴哈為國民經濟學批判“打下真正的基礎”,費爾巴哈著作是黑格爾之后“包含著真正理論革命的唯一著作”[4](P4)。但在文本中馬克思同樣認為,費爾巴哈和“批判的神學家”一樣,沒有完成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批判分析,后者有待馬克思自己來完成,指出“在黑格爾那里還是非批判的運動所具有的批判的性質”[4](P97)。費爾巴哈的人本學從“抽象人性論”出發,對人“不加階級區分”[2](P146),顯然不符合馬克思此時明顯的無產階級立場。列寧認為,“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形成于1844年到1845年,此時馬克思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且“首先是路·費爾巴哈的信奉者”[5](P7)。馬克思對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立場的贊同,只不過是因為馬克思還處在創立新哲學的掙扎階段,形式上借用了費爾巴哈的異化術語和表述,但潛在卻包含了深刻批判。不能因為采用了費爾巴哈的相關術語,在文字上有對費爾巴哈理論的贊賞,就將其視為主導權力話語。馬克思對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接受也是有限度的,他不是以費爾巴哈人本學唯物主義將黑格爾哲學顛倒過來,而是將其唯物主義精神建立在實踐活動基礎上進而超越了一切舊哲學。《手稿》中的歷史觀非落人歷史目的論的異化史觀,而是勞動史觀或實踐史觀[6](P51)。馬克思對現代社會的批判也非倫理批判,而是揭示其自身矛盾運動發展的內在批判。這里已表達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

三 思想邏輯:政治經濟學批判、哲學奠基和內在超越

上述主張如何具體落實在文本中并得到理論說明,涉及對《手稿》內在邏輯及其思想整體的領會。在《手稿》中,馬克思萌發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思想,他還無能力完全擺脫舊思想的糾纏,因而在行文中表現出了各主題之間的跳躍、結構的不清晰等缺陷,體現了一種新思想爆發前的痛苦和掙扎,但各顯見主題總體上是相互關聯的,取得的成果也是相互滋養的。從《手稿》的寫作順序來看,政治經濟學批判、共產主義思想闡發以及黑格爾哲學批判是相互交織展開的,政治經濟學批判需要新的哲學立場,其取得的成果反過來也提升了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這兩項批判成果又導致馬克思新的共產主義思想的表達。具有總結性質的“序言”則幾乎是在所有工作完成了之后寫的,其中表達的思想和立場有總綱性質。

(一)政治經濟學批判

對市民社會的解剖須通過政治經濟學批判形式展開,在《手稿》“序言”和《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都有交代。政治經濟學批判可謂《手稿》最重要的主題。之所以不能完全認為受費爾巴哈人本學異化邏輯主導,是因為在《手稿》中馬克思發現了勞動或對象化活動(實踐)的基礎性地位,這種活動是現實的、自然的,并非抽象的、普遍的類本質。這個基點也是馬克思新哲學的出發點。

馬克思認為國民經濟學“把勞動提高為國民經濟學的惟一原則”,是“一個合乎邏輯的大進步”[4](P66)。馬克思非但不是“否定了勞動價值論”[1](P13),而是認可和接受并將其視為“私有財產的主體本質”[4](P76)。令馬克思不滿和困惑的是,國民經濟學對這一理論與現實境況的悖論視而不見,既然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源泉,就不應是有害的和招致災難的。馬克思的解釋是,國民經濟學只把勞動視為謀生活動、雇傭勞動或一般的抽象勞動,把工人不當人看,只視為“消費和生產的機器”[4](P32),這樣作為“商品”的勞動面對資本的統治,只能帶來工人的悲慘狀況。

馬克思在筆記本Ⅰ第一部分遵循了恩格斯和蒲魯東的提示,從國民經濟學的思路來批判國民經濟學,但他對經濟范疇的分析,不是遵循一般的唯物主義或經驗主義將其視為當然前提,而是力圖揭示范疇背后的社會關系,指出“工資”是工人與工人、資本家的斗爭決定的;“資本”是對勞動及其產品的支配權力;地租則反映了租地農場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間的斗爭關系。最后結果是大資本對小資本、大地產對小地產的吞并,是“死的物質對人的完全統治”[4](P45),是社會階級矛盾簡單化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在筆記本Ⅱ中,馬克思將這種矛盾關系表述為“私有財產的關系”即資本與勞動的矛盾關系,“勞動和資本的這種對立一達到極端,就必然是整個關系的頂點、最高階段和滅亡”[4](P67),從而得出了資本主義社會內在矛盾必然促使其走向滅亡的結論。這一結論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及其辯證法精神,也是《資本論》及其手稿遵循的邏輯。由此出發,馬克思指出,現代社會把人類的最大部分歸結為抽象勞動,其意義就在于架構了現代社會的生產方式,帶來了成就及問題,其最主要的問題是導致了“物對人的統治”。對此,通過細小改革的社會改良或像蒲魯東那樣把工資平等看作社會革命的目標,錯在不理解只要勞動與資本的矛盾關系不變,工人就不可能獲得解放。“因為整個的人類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對生產的關系中,而其他一切奴役關系只不過是這種關系的變形和后果罷了。”[4](P62-63)之前取得的成果即人類解放即無產階級解放,再一次具體化為無產階級解放即勞動解放,即從雇傭勞動或奴役勞動中解放出來,通過社會生產方式的改變而非蒲魯東主張的交換制度的改變來實現。馬克思這種批判顯然不是費爾巴哈意義上的道德批判。

馬克思對黑格爾哲學之“非批判運動”的揭示,是指出其有雙重錯誤。第一,黑格爾把人類社會歷史理解成精神的異化和復歸的歷史,“異化”只是“純粹的即抽象的思維的異化”,哲學家成為“異化的世界的尺度”,“全部外化歷史和外化的全部消除”不過是“邏輯的思辨的思維的生產史”[4](P99)。第二,黑格爾與國民經濟學立場一致,“把勞動看作人的本質,看作人的自我確證的本質”,但他“只看到勞動的積極的方面,沒有看到它的消極方面”,他“唯一知道并承認的勞動是抽象的精神的勞動”[4](P101)。這兩種錯誤都指向黑格爾哲學的神秘性,指出這種哲學是“非批判的實證主義和同樣非批判的唯心主義”[4](P99-100),這大體重復了費爾巴哈所做的批判。

但這種“非批判運動”卻具有“批判的形式”。第一,異化的本質是對象化,在黑格爾那里盡管還具有抽象形式,但卻隱含著“人的本質以非人的方式同自身對立的對象化”[4](P99)思想,“潛在地包含著批判的一切要素”[4](P100)。馬克思把黑格爾異化學說中的對象化釋放出來,并以之重新看待人的本質及社會歷史。第二,辯證法的革命意義。盡管黑格爾只承認“抽象的精神的勞動”,但卻“抓住了勞動的本質,把對象性的人、現實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為人自己的勞動結果”[4](P101)。馬克思對黑格爾的改造是將精神置換成勞動,區分勞動異化和對象化,將人的本質不理解為自我意識,而理解為從事對象性活動的感性的對象性存在物。這里的“對象”不是抽象的意識或意識的自我外化,異化不再是純精神的異化,辯證法也不再表現為自我意識與意識同一的純思想的辯證法。

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重新理解,有兩層內涵。一是人是對象性的自然存在物,人之外有現實的、感性的對象如自然界和自然存在物,人憑借這些對象表現自己的生命并與這些對象建構對象性關系。“非對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4](P106)二是人還是自為存在著的存在物,“他必須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識中確證并表現自身”,人還創造自己的歷史,“歷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4](P107)。對馬克思來說,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備對象性的即物質的本質力量的存在物,擁有現實的自然的對象。它的外化設定現實的、強大的對象世界,這種外化即對象化行動,是“對象性的本質力量的主體性”。作為對象性的存在物從事對象性活動,在這一行動中確證自己,建構人與自然、世界的對象性關系,并創造人類社會歷史。這種對人的本質的理解不是費爾巴哈性質的,因為后者只是從抽象的類本質角度將人理解成感性直觀的存在物,馬克思則將人理解為感性的對象性的從事對象性活動的存在物,人的本質不是抽象的或超驗的,而是在對象性活動中得到建構和規定的,歷史性的維度是費爾巴哈一直未能達到的。他也無法理解黑格爾辯證法的積極的革命意義。馬克思稱費爾巴哈的人道主義是理論人道主義,而稱自己的人道主義是“徹底的自然主義或人道主義,既不同于唯心主義,也不同于唯物主義,同時又是把這二者結合起來的真理”[4](P105)。

這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提供了異于費爾巴哈人本學異化學說的新視野和方法。政治經濟學批判發現的勞動的積極意義反過來又強化了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改造。借此,黑格爾辯證法及其革命性被內化到人的對象性活動(實踐活動)中,社會歷史的運動發展包括市民社會的超越不是外在批判的結果,而是人借助自己的活動建構人類社會歷史內在的展開過程,因而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發現的勞動與資本的矛盾運動推動資本主義社會的消亡和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到來,在這里也有了哲學根據。停留于思想層面揚棄異化現實,無法觸動現實,只有感性的現實的活動,才能完成這一任務。“揚棄是不外化收回到自身的、對象性的運動。”[4](P112)“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歷史。”[4](P92)揚棄異化就是重新占有自己的對象性本質,也就是共產主義運動。作為現實的運動而非純理論的活動,共產主義是揚棄私有財產、“歸還真正人的生命即人的財產”的“實踐人道主義”[4](P112)。它遵循辯證法原則,“決不是返回到非自然的、不發達的簡單狀態中去的貧困”,“是人的本質的或作為某種現實東西的人的本質的現實的生成,對人來說的真正地實現”[4](P113)。這樣,在《手稿》中,馬克思就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對共產主義思想更為詳盡的闡發。

(三)內在超越

《手稿》中的共產主義思想是前兩種批判的自然延展和思想邏輯發展的必然。政治經濟學批判揭示了勞動與資本的矛盾關系必然推動其滅亡(即私有財產的揚棄),哲學批判為這種現實的歷史運動提供了哲學根據(不同于費爾巴哈),那么,將私有財產的積極揚棄表述為共產主義運動并積極展望共產主義的“社會”狀態就順理成章了。馬克思主要表達了兩層核心思想。

第一,共產主義運動不是“應當”,而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是私有財產的關系(資本與勞動的關系)矛盾運動的結果。認為此時的馬克思和赫斯一樣是站在費爾巴哈人本學立場上構思哲學共產主義或“真正的社會主義”的觀點不能成立,因為后者還只是一種“應當”,馬克思則要實際的行動,強調私有財產關系的現實運動,也即認為共產主義社會是一種現代社會內在揚棄而非外在批判的結果。由于哲學根據的變革以及繼承自黑格爾那里的強烈的辯證法精神,必然促使馬克思超越費爾巴哈,也超越以赫斯為代表的當時最新形態的社會主義思想。

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強烈的現實意識及其結論也促使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論述主要不是構想一種“應當”的理想狀態,而是理解現實的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方向,解答“歷史之謎”。在行文中,《手稿》的共產主義論述部分是作為筆記本Ⅱ即私有財產的關系的補充來展開的,這可說明更應借由政治經濟批判的成果來對此進行理解。馬克思說:“自我異化的揚棄同自我異化走的是一條道路。”[4](P78)并且特別強調:“整個革命運動必然在私有財產的運動中,即在經濟的運動中,為自己既找到經驗的基礎,也找到理論的基礎。”[4](P82)馬克思將私有財產關系理解成作為主體性質的勞動以及客體化的勞動即資本的矛盾運動關系,而粗陋的共產主義(巴貝夫、歐文、魏特琳等)或具有政治性質(圣西門、傅立葉)以及廢除國家的共產主義(蒲魯東)都未能真正理解這種私有財產關系,因而都具空想性質。粗陋的共產主義只把私有財產理解為外在的物,要求消滅物對人的統治,主張平均主義,甚至主張公妻制。馬克思批判它是“對整個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不僅沒有超越私有財產的水平,甚至從來沒有達到私有財產的水平”[4](P79)。他們對私有財產的揚棄“決不是真正的占有”[4](P80)。對馬克思來說,資本顯然不能等同于外在物,它是對勞動的支配權力,是一種社會關系。這已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得到了揭示。要揚棄資本(私有財產),就必須揚棄其得以產生的社會生產關系即異化勞動及其可能的諸條件。

在這個意義上,具有政治性質和廢除國家的共產主義犯了相反的錯誤,他們將共產主義視為人的自我異化的揚棄,人向自身的還原和復歸,即揚棄使人異化的社會制度或社會關系,但馬克思認為他們由于不能理解“私有財產的積極的本質”即“勞動”.“也還不理解需要所具有的人的本性,所以它還受私有財產的束縛和感染”[4](P81)。這種共產主義不能理解勞動對人的本質、需要、社會關系和社會歷史生成所具有的積極意義,只看到了體現為工人勞動的強迫性和非人性,只用一種理想的勞動或自由行動來抽象地批判現實,陷入一種倫理道德批判,無法理解勞動與資本的互動關系對“歷史之謎”的解答,因而同樣應當受到批判。馬克思說,共產主義是在“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范圍內生成的”,“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4](P81),“共產主義是最近將來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則。但是共產主義本身并不是人的發展的目標,并不是人的社會的形式”[4](P93)。這種表述、態度和立場是與《德意志意識形態》所說的“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這個運動的條件是由現有的前提產生的”[3](P87)相一致的。

第二,基于新的哲學根據對共產主義“社會”思想的闡發。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的積極揚棄,是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是向自身、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復歸,“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二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二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與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4](P81)。這種表述很容易理解成費爾巴哈式的或真正的社會主義的表述。的確,由于此時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術語并未形成,很難與后者完全撇清關系。但是,上述描述是對未來理想社會狀態的描述,這是馬克思《德法年鑒》時期人類解放的基本理想,也是當時幾乎所有共產主義思潮對未來社會構想的共有特征。從這種對未來社會狀態的描述上定位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的性質很難將馬克思與其他社會主義者區別開來,關鍵還是應當從哲學的根據出發。

經過哲學批判,馬克思已經確立了異于黑格爾哲學之“精神”和費爾巴哈之“感性直觀”的新的哲學根據即感性對象性活動原則。感性對象性活動即勞動或生產活動,是不同于赫斯所主張的“自由行動”概念的。后者是“哲學本體論上的一種理想化的價值懸設”[8](P7),綜合了切什考夫斯基的精神活動、費爾巴哈的類本質、康德的“善”等各種因素,實際上主張的是思想革命,即用抽象的“愛”的原則去恢復人的本質,陷入了道德說教的誤區。馬克思則認為,對象性活動確證和生成了人的本質、人的生命、人的需要及其社會性特點,而非人的本質是固定的抽象的對象性活動(其不同在于,前者強調人的本質的動態生成性,后者強調人的本質的普遍和超驗性)。人的本質的復歸也不是回到抽象的理想化的自由活動中去,而是借由人的勞動(對象化活動)以及社會歷史運動的生成而在歷史中實現的。馬克思說,停留于宗教批判或思想革命的無神論還是“一個抽象”,“根本不是共產主義”,后者是“現實的和直接追求實效的”[4](P82)。馬克思用大量的篇幅強調共產主義運動的“社會性質”,提出人是社會存在物,強調社會生產人,也由人生產;強調人的活動和享受是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甚至是在從事科學之類的活動時,人本身的存在也是社會的活動。所有這些都意在強調不能將人本身與社會分割開來,不能將社會與個人抽象對立起來,社會的存在就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質不是凌駕于社會存在之上的抽象物,而是在社會活動和社會享受中得以生成、變化和發展的。這種思想與《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所說的“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觀點一致,不能與費爾巴哈抽象的固有的類本質觀點相等同。

馬克思還強調私有財產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外化和現實化,也是人的生命的非現實化。對財產的積極揚棄,就是“為了人并且通過人對人的本質和人的生命、對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4](P85),不是私有制條件下“愚蠢而片面”的“直接擁有”,而是“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就是說,作為一個總體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人的任何一種人的關系都是通過自己的對象性關系即“通過自己同對象的關系而對對象的占有,對人的現實的占有”[4](P85)。揚棄私有財產,就是“人的一切感覺和特性的徹底解放”[4](P85-86),實現人的感性的豐富性與人的本質、生命、享受等的真正占有。人借助勞動或對象性活動使社會成為一個對他來說其本質力量得以實現的“存在”。馬克思強調主觀主義和客觀主義、唯靈論和唯物論的對立,只有在“社會狀態”中才能解決,“理論的對立本身的解決,只有通過實踐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實踐力量,才是可能的,而哲學未能解決這個任務,正是因為哲學把這僅僅看作理論的任務”[4](P88)。對“社會狀態”以及“實踐”及其關系的強調,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直接表述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3](P60)。

馬克思還提出,“工業的歷史和工業已經生成的對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開了的關于人的本質力量的書”[4](P88)。這是強調工業的本質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公開展示,強調工業的歷史作用,即“工業是自然界對人,因而也是在科學對人的現實的歷史關系”,體現了自然界的人的本質和人的自然的本質,通過工業形成了“真正的、人本學的自然界”[4](P89)。“全部歷史是為了人使‘人成為感性意識的對象和使‘人作為人的需要成為需要而作準備的歷史(發展的歷史)”[4](P90)。歷史是自然史生成為人的歷史的一部分,自然科學和人的科學將發展成為一門科學。這是與《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歷史的自然即自然的歷史”以及“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思想相一致的。馬克思還特別批判了大地創造說和神創世說,認為在這些觀念支配下無法真正理解人們自我創造的歷史,錯誤在于將人自身抽離于自然和歷史進而理解人的產生過程。但實際上,人、自然和歷史是渾然一體的,應回到社會歷史運動中理解人的產生和發展。“整個所謂世紀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所以關于他通過自身而誕生、關于他的形成過程,他有直觀的、無可辯駁的證明。”[4](P92)共產主義社會也不是人類社會歷史的終點,不過是真正的人類社會歷史的開端。這種歷史觀顯然不是人的本質的異化與復歸的異化史觀,不是歷史人學目的論,也不是用共產主義社會的“應當”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現有”,其實質是一種勞動史觀或唯物史觀。這完全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只不過此時馬克思的這一思想還禁錮在舊哲學的話語體系下,直到《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才借助自己的術語被完整表述出來。也正是因為有《手稿》中的這種理論準備,《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誕生才不至于太突兀。

四 基本意義:諸理論問題及對“非馬克思主義著作”的反駁

經過上文分析,那種依然認為《手稿》是“非馬克思主義著作”的觀點是很難成立的。《手稿》呈現的費爾巴哈的思想、術語、思路等的影響,只是一種外觀,并非實質。《手稿》的缺陷限于馬克思還更多在費爾巴哈的外衣下表達自己的新世界觀和方法論原則。若缺失這種“破繭而出”的預備階段,緊接著能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提出歷史唯物主義,是難以想象的。其理論意義當得到重估。

(一)《手稿》實現了與諸理論資源的區分,成就了“真正的馬克思”

那種認為馬克思在《手稿》中的思想是從屬于某種思想資源或某個思想家的觀點是不能成立的。馬克思實現了對黑格爾、費爾巴哈和青年黑格爾派其他成員的批判改造。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不是黑格爾所謂的自我意識,也非費爾巴哈所謂的感性對象性存在物,更非赫斯的自由行動,而是從事對象性活動的對象性存在物。感性對象性活動即勞動或實踐活動作為馬克思新哲學的基礎和根據,在本體論上將新哲學與舊哲學區別開來。

在關于人的本質問題上,黑格爾將人的本質等同于自我意識,費爾巴哈將人的本質視為感性對象性存在物,受費爾巴哈、康德、費希特哲學影響的赫斯則將人的本質視為自由行動。他們都認為人的本質是固定、抽象和普遍的,這是將人的某一方面(理性或感性)抽離于完整的人而使之固定為人的本質,本質上是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馬克思則認為,人的本質是感性對象性活動,活動作為一種過程不可能是抽象的,而是使人的各個方面(感性、理性、需要等)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人的本質也由人的諸多方面構成,是活動規定了人的本質、感性對象、社會歷史等,而非相反。馬克思一直都是將人視為社會存在物,不能脫離社會理解人,社會又是人通過勞動或實踐活動建構起來的,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在方法論問題上,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青年黑格爾派無法正確對待黑格爾辯證法,馬克思則將后者進行改造。他肯定了費爾巴哈哲學在重新確立唯物主義地位方面的重要貢獻,也是站在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立場上對黑格爾辯證法進行改造。但這并非回到費爾巴哈的自然的、感性對象性的原則,而是使辯證法與勞動或感性對象性活動原則相統一,成為勞動辯證法。費爾巴哈只能依據感性直觀(最多是“高級的哲學直觀”)對事物進行認識,無法貫通主體與客體、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歷史與自然等的關系,始終是與辯證法絕緣的。馬克思則充分吸收和轉化了黑格爾辯證法的精髓,使辯證法突破了認識論階段,上升到了存在論層面,認為借由勞動所建構的事物本身的運動和展開過程即辯證法。在這個意義上,辯證法是革命的和批判的,是能夠解決各種矛盾沖突的,因而是追求實效的。

在歷史觀問題上,黑格爾基于抽象的精神原則陷入了唯心史觀,費爾巴哈及“真正的社會主義”將歷史視為人的本質的異化和復歸的歷史,同樣陷入了主觀主義和唯心主義,將未來社會理解為缺乏“現實”根據的“應當”實現的狀態。馬克思則把歷史理解為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歷史,勞動辯證法即歷史辯證法。現有的所有財富包括工業、科學和現代價值觀等都將為未來社會提供前提和基礎,未來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而是消滅了奴役人的各種社會條件后的新的社會生活狀態,是真正的人類社會歷史的開啟。這不是主觀主義的“應當”,“歷史的全部運動,是它的現實的產生活動”[4](P81)。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絕不是道德批判,而是在肯定工業社會的現有成就及其意義基礎上揭示其揚棄自身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實踐批判。當中所含的馬克思自己的價值立場,是內化在資本主義社會揚棄自身的道路中的,未來社會作為異化揚棄了的自由社會,是在現有基礎上生成和發展起來的。這種立場、原則、思路和存在論意義上的辯證法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涵。

(二)《手稿》與《德法年鑒》相比,有諸多遞進之處,其地位特殊,意義不容忽視

馬克思在《手稿》中首次深入批判了市民社會。這是繼《德法年鑒》取得“市民社會是國家的前提和基礎”及“人的解放就是從市民社會中解放出來”的理論成果之后,真正意義上向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邁進。《手稿》之前的馬克思還只是意識到要展開市民社會批判,此時則現實地展開了這一批判,且是基于自己新確立的原則和立場而非其他思想資源展開的,表現出了與《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相類似的路數。這里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并非無關緊要,它是馬克思思想發展過程中至為關鍵的一環,意味著馬克思對黑格爾將市民社會揚棄于更高級的倫理國家處理方式的不滿,意味著他已自覺區別和走出了黑格爾哲學包括從屬于黑格爾的費爾巴哈和其他青年黑格爾派的哲學。《手稿》中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為馬克思揚棄黑格爾哲學的原則提供了現實視角,后者又為前者提供了哲學視角,促使其找到和確立了勞動或感性對象性活動原則作為新世界觀的根據。

馬克思在《手稿》中還實現了哲學思維方式的變革。《德法年鑒》時期馬克思呼喚一種與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相匹配的新哲學,黑格爾哲學代表了舊哲學最高的完成,費爾巴哈盡管對此進行了批判,但這種批判并未完成。如果說《德法年鑒》時期,馬克思只是意識到費爾巴哈充當不了與工人實踐相契合的新哲學,沒有意識到他對黑格爾批判的未完成,在《手稿》中,馬克思則明確指出和批判了這種未完成,并自己動手對黑格爾辯證法及一般哲學進行了徹底批判。對馬克思來說,黑格爾哲學代表了舊哲學即主體性哲學的最高階段,主體性哲學是現代政治解放的哲學基礎。揚棄政治解放,必然意味著揚棄主體性哲學,這種揚棄只能重新為哲學確立新的根據,即建立在感性對象性活動的基礎上。費爾巴哈關于人的本質的抽象的靜態的言說本質上還從屬于主體性哲學。“感性對象性活動”表明馬克思已在世界觀和思維方式上超越于之前的任何一種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也是《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一條的含義。

此外,馬克思在《手稿》中還將人類解放具體化為工人階級的勞動解放。人的解放是《德法年鑒》時期的理論成果,也是《手稿》關心的核心主題,是馬克思終其一生的理論追求。《德法年鑒》時期馬克思只是認識到須將政治解放提升為人類解放,并且是通過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方式實現的。在《手稿》中,則不僅進一步確認了人的解放需要借助無產階級的解放來實現,還將這種解放具體化為勞動解放,進而對市民社會的異化狀態(異化勞動)進行了批判。勞動解放即勞動從私有財產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意味著從以私有財產為前提的現代社會中解放出來,即社會解放。由此馬克思從激進的民主主義徹底轉向了共產主義。作為人類解放所實現的新的社會狀態的共產主義,必然意味著勞動與資本矛盾的消除,意味著異化勞動或使人受奴役的活動的被揚棄,意味著勞動重新成為確定人的意義、價值和幸福的保障。勞動需要重新成為完整的人的基本需要。這種思想在馬克思后來的著作中表述為“消滅勞動”和勞動成為第一需要。對共產主義社會的理解,不能忽視其與勞動解放問題的本質關聯。

參考文獻:

[1]張一兵.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文本結構研究[J].寧夏社會科學,1999(4).

[2]科爾紐.馬克思恩格斯傳(B)[M].樊集,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列寧專題文集:論馬克思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林鋒.重讀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前沿問題新探[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8.

[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張一兵.赫斯:人本學經濟異化理論邏揮的初始呈現[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8(5).

(責任編輯 徐福來)

①針對南京大學學者的觀點,林鋒教授指出:“與其是在談《手稿》的所謂‘局限性,倒不如說是在揭露、批判它的‘根本缺陷‘不科學性。這種談論方式的必然結果,就是基本否定《手稿》的價值與地位,將其拋人‘非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陣營。這是一種極其不可取的偏頗做法。”為挖掘、恢復和捍衛《手稿》的重要思想及其應有地位,將其納人“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范疇,林鋒教授以論辯的形式從歷史觀、青年馬克思與費爾巴哈的關系、《手稿》與《提綱》的比較、異化理論的重新解讀、人學思想的定位、人本主義概念的辨析等方面,給予了有力而富有啟發性的回應。參見林鋒:《重讀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前沿問題新探》,中央編譯出版社,2018年版,第8頁。

收稿日期:2020-04-10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馬克思對現代性道德的批判及其意義研究”(19BZX008)。

作者簡介:黃學勝(1983-),男,江西贛州人,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哲學博士,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①參見張一兵:《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文本結構研究》,《寧夏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在最新出版的由周嘉聽編著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導讀》(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年)中,依然堅持這一觀點。

猜你喜歡
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論馬克思哲學的“形式指引”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習近平: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當代陜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0
廣元有條馬克思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色婷婷视频在线| 天天色综网|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色天堂无毒不卡|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另类|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在线a网站|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第| 亚洲黄网在线|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影院|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成人午夜久久|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久久先锋资源|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久久熟女AV| 欧美国产视频| 啪啪国产视频|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午夜不卡福利|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91视频精品| av在线无码浏览|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色综合婷婷|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亚洲网综合| 国产精品一线天| 天天色综网| 亚洲av无码人妻|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 国产精品30p|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自拍偷拍欧美| 高清免费毛片|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91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黄视频网站|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男女男精品视频| 色久综合在线|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 玖玖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