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師,我看您寫的《宮里的“消防隊”》一文講述了很多有趣又實用的宮里的消防措施,我想問問,宮建筑里有沒有像現代建筑一樣的阻燃材料呢?
這位同學能想到這個問題可真厲害,答案是:有的。那時候,工匠們在繪制彩畫、裝飾房屋的時候,會先在木料的外圍制作地仗層(用灰油、白面、石灰水、血料、磚灰、線麻、夏布等組成的彩畫基層),在地仗層外刷一層膠礬(fán)水,然后再涂外面的顏色,這就是油皮層。

膠礬水是由白礬、動物骨骼混合熬成的膠再與清水調和而成的。專家研究發現,白礬遇清水可以產生化學反應,生成氫氧化鋁。當火災發生后,達到一定高溫時,氫氧化鋁會釋放出水蒸氣并吸收大量的熱量,從而降低木材表面的溫度,同時生成熔點更高的氧化鋁作為建筑的保護膜,產生隔絕火源的效果。
白礬作為那時的阻燃材料,被廣泛應用于故宮建筑墻體、天花板的彩畫上,它也是一位盡職盡責的故宮“消防奇兵”呢。
“好奇心診所”里有無數博物“大咖”坐鎮,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快通過“《奇妙博物館》QQ讀者群”向我們提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