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失眠科/神志病科主任醫師 張雯靜

我們經常用“五彩斑斕”“無憂無慮”來形容童年。但是你知道嗎,在我們身邊的不少人卻覺得,童年是他永遠的噩夢!這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可以通過電影《阿飛正傳》,一起來了解“童年創傷”。
電影《阿飛正傳》講了這么一個故事:阿飛是上海移民,他從未見過生母,自小由養母養大,因此長大后他成了反叛青年,渴望高飛,卻只做著風流浪子。風流不羈、頹廢憂郁的氣質讓阿飛在女性中很受歡迎,而他因為抗拒婚姻,所以拒絕了單純美麗的女友蘇麗珍的結婚請求。對阿飛來說,生母的問題一直是心中的結。阿飛無數次表現出對養母的怨懟、冷漠、刻薄,皆因養母不愿告訴他生母的消息。后來獲知生母在菲律賓,前往尋根,才得知自己是菲律賓貴族的私生子,生母也因為貴族的尊嚴和地位而不肯與他相見。尋母失敗的阿飛買了假護照欲前往美國,卻在回來的火車上受到槍擊,最終死去。
今天我們不討論電影本身,僅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談談阿飛的“童年創傷”。阿飛從小被生父母拋棄,沒有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這就造成了他安全感與歸屬感的缺失。本來,當一個孩子無法與至親者建立聯系時,會從其他養育者身上獲得安全的依戀關系,這就是替代性客體的作用。然而,阿飛的養母撫養他只是為了每個月從他生母那里獲取撫養費,同時,養母始終為了自己的生活而在忙碌,無法給予阿飛充足的養育。所以阿飛也無法在替代性客體那里找到安全感。遭受了生母的拋棄,又不能和養母形成健康的聯系,阿飛注定孤苦一生。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精神分析專委會主委、上海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張海音教授曾經說過,“早年的心理矛盾,要么化解,有所成長;要么毀滅,導致心理痼疾。”遭受童年創傷的個體,在成年后有可能會成為愛無能者。阿飛就是一個情感上的無能者:他一方面無法與人建立家庭,因為從小到大沒有人告訴他一個正常的家庭是什么樣的,也沒有任何榜樣性的行為,所以他無法從自己的生活環境中習得維系家庭的能力;另一方面,他無法愛自己,覺得自己是沒有生命力的,自然也不值得被愛。
童年創傷的形式有很多,除了情感忽視,還有情感虐待、身體暴力、精神暴力、性侵害、父母藥物上癮,以及目睹創傷性事件或者家庭暴力,進行重大手術和住院治療的嚴重疾病,經歷校園霸凌或大規模自然災害這種極端情況,等等。心理學中有一個冰山模型,可以解釋很多心理現象——人們的行為都只是冰山一角,而藏在水面下的,那些別人看不見自己也不會說的童年創傷才是影響個人行為的重要因素。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曾經做過一個臭名昭著的實驗(因為這種實驗是違反倫理的)——小阿爾伯特實驗。9個月大的小阿爾伯特經常會收到華生送給他的“禮物”,有白鼠、兔子、狗、猴子等。小阿爾伯特非常高興,甚至會用手去摸這些“禮物”。兩個月之后,華生的實驗真正開始了。小阿爾伯特在撫摸小動物的時候,華生會用力敲響事先準備好的鋼棒。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小阿爾伯特被“咚”的一聲巨響嚇壞了,甚至劇烈地抽搐著。華生并沒有就此停手,此后小阿爾伯特只要摸小白鼠,他們就會弄出巨響。后來小阿爾伯特只要看到小白鼠,就會被嚇得哇哇大哭。后面的實驗,華生將小白鼠換成了狗、皮毛大衣、棉花甚至是頭發,小阿爾伯特都表現出了超出心理范圍的恐懼。5歲的時候,小阿爾伯特就因為腦積水而離開人世,而他短短的一生也出現了嚴重的反應遲鈍。在這項實驗中,華生人為地將一個中性刺激與一個負性刺激聯系在一起,讓阿爾伯特習得了恐懼,同時也造成了阿爾伯特的童年創傷。
遭受創傷的兒童,除了心理受到極大的傷害,也可能會出現睡眠障礙、思維障礙、驚恐等心理障礙,他們在成人后也可能會表現出更多的攻擊行為。多項研究表明,童年期的創傷經歷會削弱孩子的穩定性和自我意識,削弱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并常常伴隨孩子長大成人。這種創傷也會影響一個人在成年期的發展,因為他們會感到被孤立,無法與他人建立聯系,情緒難以控制,容易產生焦慮、憤怒和抑郁情緒。國際知名兒科醫生、童年不良經歷研究領域專家娜丁·伯克·哈里斯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和30000份案例研究發現一組驚人的數據:童年遭受過不良經歷的人,學習障礙和行為問題發生率會增加32.6倍,冠心病、癌癥、中風、糖尿病等重癥患病率增加3倍,焦慮癥、抑郁癥等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增加4.5倍。
童年創傷一旦形成,多會長期存在,即使很多人已經長大、長高,但仍然無法面對內心那個無助的小孩。所以,我們不該只是把它視為困難、不公、苦難記憶去克服、責備或遺忘;而應該看清它的真相,找到直面它的勇氣,打破惡性循環。
1.嘗試去覺察自己。很多時候,基于保護自己的本能,創傷會被壓抑到內心的深處,好像只要不記得了就等于不存在了,但是這恰恰會引起內心的沖突,對現在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覺察自己意味著看到創傷,看到是面對的前提。
2.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創傷。面對曾經的創傷,要看的不僅僅是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還有你是如何在創傷環境中生存下來的,這種逆境中習得的能力和保護機制是什么?這些能力是黑夜里的星星,每一顆都會發光發熱,成為你的力量來源。關注這些星星吧,利用它們的光將黑夜照亮。
3.這不是你的錯。當一個人找不到錯誤的承擔者時,就會形成錯誤的歸因,認為這是自己的錯,從而失去對自己的信任,覺得自己只能給他人帶來傷害,就像阿飛認為自己無法擔負別人的深情所以選擇離開。但是這不是他的錯,那些犯錯的人早已遠去,也許可以再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愛自己,愛別人。
4.尋求心理援助。如果你經歷了重大創傷,已經出現明顯的心理癥狀,無法通過自助、身邊他人幫助來撫平時,我建議你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讓他們成為你的拐杖,幫助你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