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撫順市望花區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全面落實決策部署,統籌資源合力攻堅。讓我們來看看望花區脫貧攻堅的那些事兒。
“黨組織是貧困戶的靠山”
2019年,剛到任的塔峪鎮黨委書記楊立峰深感“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不好打”。望花區有精準扶貧戶21戶35人,全在區里唯一的鄉鎮——塔峪鎮,其中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的占一半。“黨組織是貧困戶的靠山,我必須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脫貧攻堅工作時間緊、要求嚴,今年已經召開8次區級專題會議,確保一戶一策,一人不落。”在去貧困戶家走訪的路上,楊立峰語氣堅定地說。
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望花區將59.72萬元扶貧資金用足用好,推行“支部+黨員+貧困戶”的“3+”產業模式,把集體經濟發展的實踐形式與本地實際相結合,大力發展本地特色產業,幫助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帶動貧困戶實現穩步增收。為緩解新冠肺炎疫情給貧困戶增收帶來的不利影響,塔峪鎮為多個貧困戶設置了公益性崗位,除了每月有400元的固定收入外,還為他們繳納了意外傷害保險。目前,所有貧困戶都達到脫貧條件。
“這小泥鰍真立了大功”
“今年能賺20萬元,這小泥鰍真立了大功!”塔峪村黨支部書記梁春國看著村泥鰍魚養殖項目的預計收益,不禁喜上眉梢。2019年,《關于堅持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通知》激活了當時還是“空殼村”的塔峪村,50萬元壯大集體經濟專項資金使泥鰍魚養殖項目成功落地,當年純收入9萬元,2020年全年預估收益達45萬元以上,“空殼村”真正變成了“領富村”。
從2019年開始,望花區將集體項目與貧困戶對接,將扶貧資金投入到村級集體經濟項目中,鎮政府與村簽訂《扶貧投資協議書》,用分紅助脫貧。以塔峪村為例,鎮政府向魚塘項目累計投入扶貧資金29.9萬元,每年該項目拿出近3萬元分紅發給全鎮貧困戶。目前,全區已有簽約項目7個,每年給貧困戶分紅7.35萬元。
“黨中央給的任務,我一定完成”
溫延清是一名年近六十的農民工,一場意外導致他高位截癱,喪失了勞動能力,被確定為貧困戶。前孤家子村第一書記董雨得知溫延清的境遇后,馬上協調相關單位,通過無障礙改造,優化了溫延清家的廚房和衛生間,還組織黨員經常幫助溫延清收拾衛生、洗衣做飯。
在貧困戶、90歲老人趙淑英眼中,第一書記董雨對她的腿病比自己的親屬還上心,托人從日本買藥送給她治腿。老人家感動得逢人就夸:“這位第一書記,好著呢!”
每當村民問:“脫貧任務這么難,咱能完成嗎?”董雨毫不猶豫地回答:“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給的任務,我一定完成!”
“長大后,你一定要報效國家”
貧困戶張忠華的妻子因患直腸癌于2018年去世,之后不久,張忠華本人也被確診為肝癌晚期,14歲女兒張璐的學業遇到了困難。作為包保區級領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長軍得知情況后,趕緊抽時間前往其家中慰問幫扶,了解到張忠華最不放心女兒的學業,便迅速協調區、鎮多個部門共同幫扶、全方位幫扶,大大減輕了父女二人的生活負擔。鎮黨委還發動社會力量,專門設立了“一璐有你”愛心基金賬戶,保障張璐的生活。張忠華眼含熱淚地對女兒說:“長大后不要忘恩,你一定要報效國家!”
張璐的故事,只是望花區黨員干部結對幫扶困難群眾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望花區始終將“民生”二字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進行產業扶貧,化“輸血”為“造血”之外,還全力落實“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等有效舉措,使貧困戶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覆蓋面達100%,設置了3萬元重大疾病生活救助基金,同時還為11個貧困戶實施危房改造……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貧困戶生活日益改善,人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脫貧攻堅這場戰役必將取得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