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術玲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老舊小區改造”,“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徹底改變粗放型管理方式,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作出部署,又在6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順應群眾期盼改善居住條件。
沈陽市蘇家屯區房產局積極高效落實中央、省、市精神,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蘇家屯區現有老舊住宅小區128個,其中,具備封閉條件的104個,不具備封閉條件的24個,共計430余萬平方米。2017年開始,蘇家屯區房產局逐步開始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今年,蘇家屯區老舊小區改造進一步提速,共涉及五大片區11個小區61棟樓,工程總改造面積33萬平方米,總投資4800萬元,共4920戶居民受益。目前總體工程已全部完工,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社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
真心為民:
聽民聲、尊民意、惠民生
“快到我們小區看看,一點不比物業小區差,衛生環境大改觀,沒花一分錢就住上了‘新房,現在心里可敞亮了。”說起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住在蘇家屯區的王先生喜不自禁。他所住的芙蓉小區今年被列入蘇家屯區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政府匯聚各方力量,共同謀劃,改造提質。王先生說:“我們小區的房價漲得很快,經常能看到來買房子的人。”
走進小區,一棟棟居民樓整齊排列,綠化帶也進行了重新補植,改造工程涉及外墻保溫、樓梯間粉飾、單元窗修繕、屋面防水、排水管線更換、道路修整、大門安裝、停車位設置等多方面,整個小區的改變可以說是“脫胎換骨”。
蘇家屯區房產局副局長金立勇介紹說:“為保證老舊小區改造順利推進,蘇家屯區房產局以‘聽民聲、尊民意、惠民生為核心,充分尊重居民意見。改造的不僅僅是老舊的基礎設施,更要提升小區品質,滿足群眾的內在需求,實現‘顏值內涵雙提升。”
蘇家屯區房產局綜合考慮棚戶區改造、背街小巷改造、社區建設、民意需求,確定了今年改造范圍。項目開工以來,按照劃定片區實施一線督查,蘇家屯區老舊小區改造小組每周召開一次工作推進例會,掌握建設進度,解決存在問題,發現問題當場解決,確保工程進度。
群眾參與:
幸福生活共同締造
走進民主街道芙蓉小區,樓下乘涼的居民圍攏上來,一位大姐拉著記者的手說:“我們真是趕上好時代了,環境好了,樓房暖了,門窗換新的了,我們感謝共產黨啊!但是我也要提個建議,小區里的景觀樹要矮棵的,高的不適合我們小區。”“健身器材需要適合老年人用的,要在我們樓這邊也放幾個。”一位大哥急急忙忙趕過來補充道。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提出了多條意見和建議。蘇家屯區住房管理保障科科長王克龍拿出小本子,把大家的意見和建議都認真記下,并耐心地跟群眾講解改造工程的進展情況,“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順民意、得民心的民生工程,是增進民生福祉、推動高品質新城區建設的重點項目,國家投入大量資金,一定要做讓老百姓滿意的工程。老百姓滿意了,我們再苦、再累、再難,也值得了。”
蘇家屯區房產局在進行老舊小區改造前,首先摸清老舊小區類型、居民改造愿望等需求,明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標準和對象范圍。按“業主主體、社區主導、政府引領、各方支持”原則,積極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加強政府引導和統籌協調,積極發動居民參與,充分調動小區關聯單位和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
監督管理:
促進改造質量全面提升
城鎮老舊小區指的是建造時間比較長、市政配套設施老化、公共服務缺項等問題比較突出的居住小區,多數是已建成20年以上的小區。這些小區由于原來設計標準較低,維護、養護不到位,管網破舊,上下水、電網、煤氣、光纖等要么缺失,要么老化非常嚴重。對老舊小區的改造,工程繁瑣,涉及部門多。
因此,蘇家屯區政府成立了老舊小區改造小組,區房產局積極協調,督促電力、水務、燃氣、供暖、移動、聯通、市政、交通等部門現場辦公,積極落實。蘇家屯區房產局通過招標,引進專業工程公司進行施工;聘請專業工程監理公司對整個改造工程進行監管。
在解放街道塔柏小區,兩位原市政退休的老工人正與監理公司的負責人交流,他們最清楚這個社區地下管網的布局情況,現場講述幾十年前地下網線的分布,現在的隱患在哪里,讓監理人員掌握情況,以便及時整改。
王克龍說:“我們通過行業監管、群眾監督、街道參與、媒體評議等方式,促進改造質量全面提升,力爭‘改造完成一個,出新出亮一個,群眾點贊一個,長效管理一個,力爭做到質量進度有保障,改造工程有效率。”
長效機制:
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安心
蘇家屯區很多老舊小區老齡化程度較高,沒有物業管理,公共環境普遍較差,包括道路破損、秩序混亂、私搭亂建等。公共服務缺失,如養老、托幼、物業,還有文化娛樂、健身、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存放等。
蘇家屯區房產局為了讓社區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安心,今年為老舊小區安裝了健身器材、晾衣架、休閑座椅等;增設密閉垃圾房箱等環衛設備設施;具備條件的老舊小區增加慢行系統、增設適老設施、實施海綿改造工程、設置電動車充電樁、建設社區綜合服務站等;完善社區文化、特色文化建設。按照居民意愿,重點改造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將廢舊自行車棚改造成居民活動室,努力提升社區養老、托幼、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
為確保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順利完成,蘇家屯區房產局還創新融資機制,探索資金來源更加多元化,特別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自2019年起逐年安排中央補助資金,今年又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給予支持等,確保改造資金安全到位。
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上升到國家層面,既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一項非常有效的穩投資舉措,同時還可以通過外部環境和基礎設施的改造、服務設施的健全,拉動居民改善自家室內設施,既保民生又穩投資,同時還拉動內需,一舉多得。
下一步,蘇家屯區擬對全區所有老舊小區實現100%園區封閉,并引入保障型物業,結合改造完善小區長效管理機制,確定物業服務管理模式、小區管理規約及居民議事規則,做好設施養護和管理,保持改造成果。通過改造新增這些服務,不僅可以創造大量的就業創業崗位,同時還能夠帶動有效投資,直接提升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
本欄編輯/孫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