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廣明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流行性傳染病,疫情什么時候結束?經濟和社會受到多大沖擊?對人類前途命運產生怎樣的影響?充滿了不確定性??茖W而明智地對付這種新型病毒,控制疫情而又兼顧經濟和社會生活,認識和決策部署應該有高明的見識,舉措要符合實際,果斷有力,這又體現著確定性。面對前所未知的新型傳染性疾病,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思想觀念交替出現在人們認識中。中國對突來的疫情迅速反應、果斷應對,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危機中彰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社會發展、人民安康幸福的確定性,增強了全世界人民戰勝災難的信心。
對確定性的追求是人類社會的常理常情,人們生活在變動不居的世界中,常有迷茫、危險的感覺,總是試圖抓住確定的東西作為依憑。任何情況下無法預料要發生什么,心里沒底怎不令人緊張不安?尋求確定性,反映了人們控制風險、把握命運的渴望?,F代哲學廣泛探討了確定性問題,現代物理學揭示了物理現象的不確定性。確定性現在已成為科學研究和工作生活常用的范疇,也構成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
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是對立統一的,工作生活經常遇到這類問題。簡單的如開車,駛向哪里是確定的,駕駛本領是必備的,車況應該安全可靠,這些屬于確定性;而不確定性總是存在:路況有無危險?其他車輛會不會威脅安全?車輛會不會出現故障?不確定性也很強。合格的駕駛者具備駕駛技術,機智果敢地處理突發情況,才能安全準時到達目的地。不確定性可能帶來麻煩,但也是實現目標的構成因素。要辦成一件事、成就一項事業,怎么可能一帆風順?做事情、干事業需要在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矛盾中積極努力,才能實現工作目標。
事業人生需要確定性的目標,沒有目標,或者目標不明確,缺少可行性,工作和生活就缺少方向感。有目標,前進的道路上難免遇到艱難險阻,也可能陷入不確定性的迷茫。著名企業家、“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曾講述創業體會:“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同時對自己要有清晰的判斷,一個人應該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同時也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這樣的話,做成的概率會很大?!彼械健白铍y受的時候是不確定,就是對自己未來有極強的不確定”。李彥宏以世界眼光和專業知識把握著“百度”的成長,在激烈的競爭中,他以確定性的目標,確定性的努力和創造,克服了前途的不確定性,“百度”終于成為世界一流的搜索引擎。
干事創業、生存發展要以認識做先導,確定性源于正確的認識。很多情勢之下,人們內心彌漫著不確定性,以致猶豫不決、郁悶煩躁。只有深入研究,有所創見,才會把握確定性,積極探索不確定性。《三國志》記載官渡之戰:曹操思謀與袁紹開戰,袁紹此時兵力數倍于曹軍,曹操一時拿不定主意。曹操問計于幕僚荀彧,荀彧提出曹軍必勝的四個理由,其中之一就是:“紹遲重少決,失在后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辈懿俾牶笊钜詾槿?。曹操能把握戰場大局,隨時應對對手的招數,果斷決策,處理千變萬化的情況,駕馭了戰場上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終獲大勝;而袁紹優柔寡斷,貽誤戰機,終致一敗涂地。
把握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尊重科學是根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有很多未知或知之甚少的現象和問題,未知的領域也是不確定的淵藪。掌握已知,探索未知,科學是不確定性通向確定性的橋梁。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把遵循科學規律貫穿到決策指揮、病患治療、技術攻關、社會治理各方面全過程。已有的科學認識堅決奉行,未知的領域積極探索??刂埔咔?、戰勝疫情不斷增加確定性,不確定性的迷霧就會漸漸消散。
確定性也用于社會關系和人際交往中。一個人是否可以信賴,品行、能力的確定性是關鍵。與人交往、合作,相互關系可能會有很多變數,但信賴是交往的基礎。如果連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別人就不愿與之打交道了。即使必須應對那種出爾反爾、朝秦暮楚之人,也會多加小心,謹防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