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
2020年 7月17日,恩施市城區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7月20日,位于清江河上游的屯堡鄉馬者村出現大面積山體滑坡,持續災情使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面臨巨大威脅。恩施市組織系統聞汛而動,主動履職,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防汛救災一線踐行初心使命。
緊急動員,筑起“紅色堤壩”
“全市汛情告急,請各級黨組織緊急動員,黨員干部迅速響應!”7月17日16時,恩施市委組織部下發緊急動員令。
恩施市街道、社區、網格(片區)、小區(樓棟)四級黨組織迅速聯動,1025個基層黨組織分片區成立臨時黨小組25個。
恩施州、市579名社區治理“尖刀班”成員迅速集結、提前行動,分赴72個片區開展應急搶險。1.1萬名在職黨員紛紛向社區報到,參與應急值守、勸返市民、轉移物資、隱患排查等工作。
7月20日,洪峰剛剛過境,清江上游的屯堡鄉馬者村開始出現大面積山體滑坡,情況十分危急。“請曾經在屯報鄉工作的干部火速支援屯堡鄉地質災害搶險工作。”7月21日早上8點,恩施市委組織部再次緊急動員。
“我去!”消息發出后,組織部副部長覃華帶頭報名。不到30分鐘,全市11名干部從城區集結出發,分赴屯堡鄉協助災民轉移、監測滑坡點。
“組織部門要服務服從大局,動員組織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救災一線沖鋒陷陣、挺身而出。”恩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任建華反復告誡全市組工干部。
面對災情,義無反顧沖在前
“機場路社區群眾被困,急需皮筏艇!”7月17日晚,恩施市委組織部下沉社區干部趙羽佳在部機關微信群發出消息。
“我聯系到幾艘皮筏艇,馬上想辦法送過來。”組織部干部王興玉第一時間與趙羽佳聯系。“老人和小孩先上,幫助攙扶好孕婦!”收到救援物資后,趙羽佳迅速開展救援。
從晚上8點到凌晨一點,趙羽佳和同事來回轉移受困群眾20多趟,200多人被轉移到安全地帶。“群眾安全轉移了,我就放心了。”救援結束,趙羽佳才發現自己的手機被洪水沖走了。
漫堤后的清江河水灌入大橋路社區福星城小區地下車庫,小區居民冒險去轉移車輛。“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請大家不要再去地下車庫。”認領小區黨小組長的部機關干部馬麗緊急協助社區開展救援,勸說居民保護人身安全。衣服濕透了,嗓子喊啞了,小區居民安全了。
“組工干部要扛著黨旗沖在前面,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恩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羅暉一邊救援,一邊為干部打氣。
重建家園,率先示范帶頭行
7月18日早上,恩施城區洪水退去,被淹區域積存了30厘米厚的淤泥,影響市民的正常出行。
“請大家穿上雨靴、帶上鐵鏟到機場路社區清掃淤泥!”當天清晨,部機關25名組工干部第一時間趕往清理現場。
“場地面積有點大,我們分組進行,加快進度!”恩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向莉娟拿起鐵鏟將淤泥鏟到一堆。“這邊可以上車了,師傅把車開過來一下!”部機關干部廖澤旭的女兒剛剛出生,一夜未睡的他鉚足勁兒將淤泥鏟上車。
“我們一起努力,共渡難關!”同志們邊清理商鋪門前的淤泥雜物,邊寬慰受災的商鋪老板。
“廖部長,您的鞋底掉了!”不知誰眼尖,發現恩施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廖平玥的運動鞋底脫膠掉了。已經連續戰斗8個小時的廖平玥沒有停下來,泥水和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滴,而腳下的道路卻漸漸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