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田 任博涵 王江瑞 翟霄
7月21日,由湖北省委人才辦組織的“科技副總”服務中小微企業暨“院士專家企業行”啟動儀式在洪山禮堂舉行。全省首批449名專家人才下沉企業,幫助解決一批科研技術和生產經營難題、促成一批產學研合作項目、培養一批專業技術人才。
今年湖北作為全國疫情最重、管控時間最長的省份,近兩個月又遭遇重大洪澇災害,經濟社會發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沖擊,很多企業面臨暫時的發展困難。
艱難時刻,習近平總書記3月10日親臨湖北考察,要求中央和國家各部委在湖北最艱難的時期“搭把手、拉一把”。不到兩個月里,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的4次會議,研究確定了支持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一攬子政策。湖北密集出招,打出政策“組合拳”,發布《促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的若干意見》,推出《關于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若干措施》,提出《弘揚“店小二”精神“十必須十不準”》……一條條強力政策,讓湖北從“暫停”迅速轉入“重啟”,加快恢復。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要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在企業遭受沖擊時,更需要把人才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資源。
為將人才智力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競爭優勢,幫助企業渡過當下難關,今年7月,在湖北省委人才辦的大力推動下,首批449名專家人才出發,奔赴湖北各企業開展服務。449名專家人才中,239名科技人才將赴省內239家中小微企業擔任“科技副總”,210名院士專家深入企業開展一線講學、專題培訓、技術診斷和指導。他們將充當企業的“技術顧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橋梁紐帶”,為企業培育“永不走”的專業人才隊伍。
“充分發揮聰明才智,運用所知所學和專業特長,提出合理化建議和切實可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災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為湖北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專家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省政協副主席、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秦順全表示,“院士專家等廣大知識分子歷來有著強烈的愛國情、報國志、強國行的光榮傳統,有著困難面前不低頭、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
據悉,今年6月中旬以來,省經信廳面向全省中小微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廣泛征集企業需求。隨后將企業需求推送到各高校院所,組織工作組分赴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10多所高校院所走訪交流,對接專家,征求意見。截至7月19日,成功對接企業“科技副總”需求239條。首批239名“科技副總”于今年7月下旬陸續到崗工作,2022年6月底結束服務。
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全省共選派1000名左右院士專家深入企業,通過深入企業開展一線講學、專題培訓、技術診斷指導等提供服務,服務期限為6個月。鼓勵院士專家按照短期多次、力求實效的原則,確定具體服務時間。此外,還將持續跟蹤服務進展,建立完善企業需求庫和專家庫,引導企業與院士專家建立長期密切合作關系,健全院士專家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
專家感言
民營企業創造了全省 50%以上的 GDP、60%左右的稅收、70% 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業、90%以上的市場主體。省委、省政府先后召開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座談會,制定出臺一系列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我省創新資源豐富,人才優勢明顯,但科技與經濟結合不緊、融合不深的問題也較為突出。這次,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把人才作為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選派“科技副總”服務中小微企業等六條具體措施,有利于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有利于鍛煉科技人才科研實踐能力,有利于推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助推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首批“科技副總”,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自己身兼院所教授、企業副總的雙重角色,肩扛兩個單位不同責任,擔當連接高校院所與企業、融合高校院所與地方發展的橋梁與紐帶。我們將弘揚科技工作者優良傳統,堅定創新自信,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我們將按照工作要求,盡快赴企上崗,調研了解企業和基層情況,發揮個人專業優勢,依托高校平臺和團隊支持,幫助企業開展科技咨詢、技術診斷,搭建合作平臺,開展聯合攻關,解決技術難題,促進成果轉化。決不辜負組織的關心和厚愛,決不辜負企業的期盼和要求,爭取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中南民族大學藥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李竣
專家感言
武漢理工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雙一流計劃”建設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教育部和交通部、國防科工局共建高校,是我國建材建工、交通、汽車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學校持續高位推進橫向科研供給側改革,設置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特聘人員崗位100個、產學研合作特聘專家崗位50個。先后與各級地方政府共建校外研究院19個、技術轉移中心和工作站12個,與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共建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機構230余個;累計承擔各類科技項目共33000余項,項目經費近120億元,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了國家重大需求,支持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開展“科技副總”服務中小微企業暨“院士專家企業行”活動,是落實全省營商環境建設會議精神的重要安排,是省委、省政府賦予高校科研院所的重要任務,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根據工作安排,武漢理工大學作為“科技副總”和“院士專家企業行”的派出單位之一,今年將推薦98人次服務企業,充分發揮工科院校服務地方發展的作用。重點圍繞企業創新需求,探索“選派一名教授、帶動一批團隊、策劃一批項目、轉化一批專利、共建一批研發中心”的五位一體工作模式,協同學校資源全方位、深度服務企業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與省委人才辦、省經信廳、省人社廳,以及接收地方、接收企業的聯系協作制度,為派出人員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服務保障,配合做好選派人員業績考核評估、待遇落實等工作,督促選派人員認真履職,以服務企業科技創新的成效助推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武漢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吳超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