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芳菲
阿里巴巴派駐山西平順脫貧特派員聶星華和當地菜農在辣椒田,平順辣椒醬通過網絡熱銷。
“這張照片里的小姑娘有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她說:‘我媽媽在這里上班。她的媽媽在當地的玫瑰花基地工作。在村里,一名婦女每個月有2000元的收入,對家人來說是很自豪的事。這個產業讓鄉村的女性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她們在變成一個更獨立的女性。”站在臺上發言的年輕人叫王巍,今年3月被阿里巴巴派往甘肅渭源參與定點扶貧工作。
與王巍一樣前往扶貧一線的,還有她的另外10名同事,他們分別赴甘肅禮縣、山西平順、湖南城步、貴州普安、吉林汪清、陜西宜君、江西尋烏、河南民權、河北張北、河北巨鹿等地。以前他們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現在卻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阿里巴巴“脫貧特派員”。
“2019年6月、2020年3月,我們先后兩批共派出11名在阿里巴巴工作10年以上的老員工,全脫產送到脫貧一線。他們將結合阿里脫貧五大方向,通過扶持帶動產業、培育電商及教育人才、建設互聯網體系等幫助貧困縣脫貧致富。”阿里巴巴扶貧基金會總經理王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家企業的員工能給貧困縣帶來什么?
最近一年,平順的商家都忙著學電商,“村紅”忙著上直播,就連偶爾走進直播間的縣領導干部也在認真地地推介家鄉特色。位于太行山區的平順,互聯網味兒越來越濃。
回想起一年前剛到平順,阿里巴巴脫貧特派員聶星華對記者說:“最困難的是大家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淘寶直播對他們來說是個新事物、做起來太麻煩、不愿意融入其中。那場成為當地‘大新聞的直播,在當時幾乎沒有得到商家的支持。”
聶星華口中的大新聞是,2019年7月23日阿里巴巴在杭州舉行的2019脫貧攻堅公益直播。
當天平順縣縣長秦軍帶隊走進直播間,體驗了一把“縣長變主播”,與淘寶網紅主播薇婭、可樂、柯柯等一起在直播中推介平順潞黨參、辣醬等農產品。當晚直播,3小時累計售出平順農產品3萬多份,銷售額達100萬元。
“對著手機吆喝一下,咋就賣出這么多貨呢?” 走出直播間,第一次見證直播帶貨能力的平順縣副縣長段開松感慨。
那一天,平順90后淘寶商家任舒文也樂了,在縣長和網紅的推介下,他的網店一口氣賣出了辣醬18000多份,堪比平時一年的銷量。“整個縣的電商企業都震驚了。”
“那場直播是個‘標桿,讓他們直接感受到了數字化的‘魔力。”聶星華說,整個平順徹底被“激活”,他們開始擁抱互聯網時代。
當傳統的農耕文化遇到現代的網絡直播,互聯網真正為農產品上行打通了“綠色通道”,讓農產品搭上互聯網銷售的快車出山進城。
2014年前后,任舒文回鄉在網上銷售平順特產辣椒醬,店鋪一直不溫不火。他也猶豫過自己賣辣椒醬的方向到底對不對。直到2019年5月18日,機會來了。
“當時電商辦負責人給商家挨個打電話,說阿里巴巴有公益直播,薇婭要直播。很多商家不知道直播是啥,甚至不知道薇婭是誰,我一聽高興壞了,我知道必須抓住這個做夢都想不到的機會。”
任舒文的網店“晉食惠”成為第一家參與阿里巴巴公益直播的平順商家,直播當晚直接爆倉。“沒想到短短的幾分鐘,居然能賣出那么多。”任舒文回憶,“一晚上8000多個訂單,一下子爆倉了,整個縣的電商企業都后悔沒有及時報名參加。”
2019年6月,阿里巴巴派遣脫貧特派員聶星華到平順,促成了第二次公益直播,這回有經驗的任舒文早早備好了貨。7月23日直播當晚,任舒文店鋪的訂單量達到了1.8萬單,銷售額突破50萬元。“兩場直播也就不到10分鐘的推介時間,比我網店9年的銷售總額還多。”
暴漲的銷量還為160多戶貧困戶的辣椒找到了新銷路。辣醬生產廠商、平順縣今和農業有限公司創始人魏學嶺說,這些辣醬所需的原材料70%都是從當地貧困戶手中采購。
脫貧特派員這種新模式,讓平順和互聯網之間有了直接連接,啟發了新的思路,有效帶動了互聯網脫貧。“原來藏在深閨人未識的農產品,一舉成名天下知,也提升了企業和農戶的互聯網意識和能力。”段開松說。
他們的背后是平臺的力量。
脫貧特派員來到貧困縣,也帶來了教育脫貧、生態脫貧、健康脫貧、女性脫貧等多種“新道路”。
最讓聶星華自豪的是,他在2019年底為平順縣65所中小學17000多名師生搭建了釘釘智慧教育平臺,為他們帶去了優質課程資源。“疫情暴發后,平順很快運用互聯網教學手段,解決了教學問題,是整個山西省線上復課早的一個縣。”
在河北張北縣,劉云飛關注到了女性脫貧。她為建檔立卡的貧困女性送去了“加油木蘭”教育健康保障,讓貧困家庭女孩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后,有機會繼續接受教育,并為患癌癥的貧困女性提供健康金。
張北特殊的氣候條件也讓劉云飛有了新的想法。“讓百姓在家門口就業脫貧增收。”劉云飛告訴記者,因為漫長的冬季,張北的百姓一年中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沒辦法從事農事活動。“還有易地扶貧搬遷萬人社區里的百姓也需要一份工作”。
“在假發制作的工序中有一項鉤絲環節需要手工操作。這個環節原先都交到非洲的工廠處理,今年因為疫情,國外沒法進行。我們在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平臺上幫張北的萬人社區、扶貧工廠對接了許昌、青島的假發龍頭企業。現在已經落地一家扶貧工廠,并招聘了200人進行培訓,很快他們就可以在家門口就業,在寒冷的冬季也能給家里增加收入。”劉云飛很是高興。
在脫貧攻堅中,互聯網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與捐款捐物不同,脫貧特派員直接在貧困縣和互聯網平臺之間牽起了紐帶。特派員深入當地,與鄉村干部群眾打成一片,能更精準地獲知貧困縣的需求,這種脫貧模式更有效,也更有助于精準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