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自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為迎接黨的百歲華誕,本刊特約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專家學者,梳理黨史上的重要事件,講述黨史上重要人物的光輝事跡,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
“北大紅樓兩巨人,紛傳北李與南陳;孤松獨秀如椽筆,日月雙懸照古今。”這首詩贊頌的“北李”與“南陳”,就是中國共產黨兩位主要創始人李大釗和陳獨秀。兩人的姓氏前之所以冠之以“南”和“北”,是因為建黨時陳獨秀主要在上海、廣東活動,而李大釗主要在北京活動。兩人一南一北,交流往來,合作共謀建黨大業。
陳獨秀與李大釗都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共同致力于先進思想的啟蒙與宣傳,早在五四運動之前就已是思想界的明星人物。李大釗是在中國大地上舉起社會主義旗幟的第一人。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后,李大釗經過深入觀察和思考,發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陳獨秀則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五四運動的“總司令”。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雜志,掀起了一場空前的新文化運動。1917年,陳獨秀受聘為北大文科學長,《新青年》編輯部遷至北京,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1919年6月8日,陳獨秀與李大釗商量后,起草了著名的《北京市民宣言》。 6月11日,陳獨秀等人到宣武門外的新世紀游藝場散發《北京市民宣言》時,當場被捕。在社會各界的營救、聲援下,陳獨秀于9月16日獲釋,李大釗為此還寫了詩作《歡迎獨秀出獄》。
從監獄出來的陳獨秀其實并沒有真正獲得自由,警察局不準他擅自離京。據胡適回憶,1920年2月某天,陳獨秀打扮成討債的財主,李大釗則一身賬房先生打扮,趕著帶篷騾車直奔天津。為防止陳獨秀說話露出南方口音,沿途打尖住店一切交涉都由李大釗出面辦理。順利到達天津后,李大釗立即購買外國船票,讓陳獨秀坐船前往上海。
陳獨秀離京南下后,一直與李大釗保持緊密聯系。1920年7月和9月,張國燾、張申府分別離開北京,把李大釗關于建黨的意見報告給陳獨秀,陳獨秀也通過他們把在上海的建黨計劃轉告李大釗。
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維經斯基等人來華,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產國際東亞書記處。他們先在北京會見了李大釗,后經李大釗介紹,又去南方找陳獨秀。維經斯基的來訪,讓陳獨秀非常興奮,加快了建立共產主義小組的步伐。從5月開始,陳獨秀邀約李漢俊、李達、俞秀松等人商談建黨問題。 8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共產主義組織。同年10月,李大釗與張申府、張國燾在北京也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緊接著,各地的共產主義組織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
1921年3月,在共產國際的建議和支持下,中國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召開秘密代表會議,為黨的成立作了必要的準備。6月,共產國際派馬林等到上海。他們建議召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1921年7月23日,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這次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選舉產生了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張國燾負責組織,李達負責宣傳。中國共產黨由此正式宣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