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前勇
下基層是為了抓基層。但是,下基層并不等于能抓好基層。要真正抓好基層,需要防止以下幾種傾向。
一戒下車伊始亂議論。機關干部下高樓、出深院,到企業、田邊、街頭,首要任務就是學孔夫子的“每事問”,多聽多看,了解民情社情,切不可情況不明決心大,剛到位就指手劃腳地亂發議論。
二戒先入為主定調子。機關干部下基層,要帶著疑問,態度謹慎、客觀、求實,不能帶著定論,先入為主。要放下成見,克服調查以點代面、分析淺嘗輒止、結論千篇一律的思維定勢,切實找出制約基層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提高幫建質量。
三戒急功近利壓擔子。熟悉基層情況需要一個過程,基層建設的發展有其內在規律。要改變基層面貌,離不開打基礎的工作,更離不開基層干部群眾積極性與創造性的發揮。
四戒蜻蜓點水裝樣子。基層情況錯綜復雜,客觀事物千變萬化。不下功夫就了解不到真實的情況,就無法掌握群眾的情緒;不做艱苦細致的工作,就解決不了基層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就不可能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五戒大包大攬當保姆。基層建設的主人是基層干部群眾。機關干部要注重從宏觀上加強指導,同基層同志出主意、想辦法,解決生產、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六戒嘩眾取寵圖虛名。衡量抓基層的成績,不能只看下基層的人數、天數,也不能只看上級轉發了多少經驗,媒體上刊發了多少稿子。要看為基層建設出了哪些好主意,拿了哪些好辦法,給基層辦了哪些實事,基層工作是否出現了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