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利
(三門峽市中心醫院 全科醫學科, 河南 三門峽 472000)
腦卒中是一種對人們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威脅的神經系統疾病, 具有起病急、 癥狀嚴重、 病情發展快等特點, 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1]。 腦卒中患者由于其腦部受到損傷, 導致智力、 肢體、 言語功能發生障礙, 患者行為動作緩慢, 平衡能力降低, 容易發生跌倒、 墜床、 燙傷等安全意外事件[2-3]。 本研究探討基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預見性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選擇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 ①患者經過相關檢查, 明確診斷為腦卒中; ②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 自愿參與本研究。 排除標準: ①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具有精神疾病家族遺傳史; ②患有免疫系統疾病; ③死亡病例。 將入選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 隨機分為觀察組 (n = 40) 和對照組 (n =40)。 觀察組男性 26 例, 女性 14 例, 年齡 26 ~ 81 歲, 平均年齡 (62.5 ± 12.1) 歲; 對照組男性 25 例, 女性 15 例, 年齡 28~ 82 歲, 平均年齡 (63.2 ± 13.4) 歲。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包括在患者入院后積極采取對癥治療措施, 監測患者生命體征, 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進行降低顱內壓治療, 并且盡快進行手術治療。 觀察組采用基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預見性護理: 首先采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對患者進行神經功能評估, 患者入院時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在6 ~13 分, 根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將患者分為神經功能缺損評分<10 分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10 分兩個層級。 對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10 分的患者給予以下預見性護理措施: ①壓瘡護理: 護理人員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 協助其在床上進行翻身活動, 及時清潔床單床墊, 提醒患者注意保持皮膚的干燥清潔; ②氣道護理: 清理患者呼吸道, 采取拍背等方式促進患者氣道分泌物的排出, 確保患者的呼吸道通暢; ③飲食護理: 對于意識清楚的患者, 指導他們自主進食, 攝入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攝入辛辣油炸等食物; ④康復訓練: 當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具有一定的體力時, 護理人員應當安排患者盡早進行康復訓練, 包括肢體運動訓練、 認知功能訓練、 生活活動能力訓練和言語功能訓練等。 對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10 分的患者給予以下預見性護理措施: ①意識監測護理: 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者的瞳孔對光反射變化, 警惕腦疝的發生, 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②口腔和鼻飼護理: 患者由于意識障礙無法主動進食, 護理人員要加強口腔護理, 采用棉簽和漱口液進行口腔清潔, 對于采用鼻飼的患者注意防止出現鼻飼管反流, 在鼻飼后將床頭抬高30°, 持續2 小時; ③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護理人員幫助患者變換體位, 抬高雙下肢, 按摩受壓的部位,從而預防血栓的形成; ④穴位按摩護理: 對上肢曲池穴、 內關穴、 合谷穴、 人中穴、 百會穴, 下肢足三里、 陽陵泉穴、 三陰交穴進行按摩, 每個穴位按摩30 秒, 每日按摩2 次。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及出院時的Barthel 指數評分, 以及住院期間不良事件發生率、 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 x ± s 表示, 比較采用 t 檢驗; 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比較采用 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Barthel 指數評分比較兩組入院時的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出院時, 觀察組患者的 Barthel 指數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 1。
表 1 兩組患者的 Barthel 指數評分比較 (, 分)

表 1 兩組患者的 Barthel 指數評分比較 (, 分)
組別 n 入院時 出院時觀察組 40 33.8±13.8 62.4±12.2對照組 40 34.1±14.5 48.2±14.2 t 值 0.106 5.363 P 值 0.916 0.000
2.2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住院期間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7.50%,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7.50%(P <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n, n (%)]
2.3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 5.00%,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 25.00% (P <0.05)。 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n, n (%)]
腦卒中是神經內科最為常見的嚴重疾病, 發病往往比較兇險, 常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生[4]。 腦卒中的病情變化急驟, 病情進展較快, 因此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 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質量帶來嚴重威脅[5]。 對腦卒中患者采取合適的護理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病情, 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促進患者的康復。
基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預見性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理念, 是根據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以往的工作經驗以及循證資料對患者存在的風險進行綜合性評估, 對于不同風險層級的患者給予針對性的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6]。 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斷, 根據患者的病情提前預知可能存在的風險, 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 避免各種并發癥的發生[7]。 護理人員需要對腦卒中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測以及嚴密的病情觀察, 此外還需要對患者的體位、 環境、 呼吸等各個方面采取切實有效的護理[8], 從而及早發現患者存在的問題, 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
本研究結果顯示, 出院時觀察組患者的Barthel 指數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P <0.05), 原因在于基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針對性預見性護理措施對于促進患者康復能夠起到明顯的效果, 及時阻止患者的病情惡化, 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較好的恢復。 觀察組患者住院期間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P <0.05), 這是因為針對性預見性護理措施有利于消除安全隱患, 將不良事件的危險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P <0.05), 提示對腦卒中患者采取基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預見性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 基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預見性護理能夠顯著改善腦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