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任
毛澤東歷經“五四”反帝反封建風暴洗滌,是徹底的反封建、反皇權的人。然而,中國終究是從皇權社會過來的,廢除帝制也不過區區幾十年,“皇帝臣民”意識在一些人心中要徹底消去,并非一件輕松的事。
1951年國慶節,毛澤東就遇到了“皇帝”的事兒。為此,他不得不請了幾人陪同一位“大客人”到家吃飯,化解這位客人的“帝王思想”。這位客人也與國慶觀禮大有關系。不過,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勞動模范,而是毛澤東的一位窮親戚——他七舅家的表兄——文梅清。
毛澤東舅舅文家有表兄五人,其中兩人已經謝世,文澗泉、文運昌兄弟來北京后,只剩下文梅清一人還從沒來過北京。毛澤東決定屆時邀請他來北京看看,見見世面,并敘敘舊情。
9月中旬,離國慶節還有半個月,毛澤東就致電給在湖南工作的老同學周世釗,請他并托他邀表兄文梅清一起赴京參加國慶。
文梅清比毛澤東大六歲,因長期在山溝里生活,他思想不那么開化,甚至遠落后于這個時代。這一次,他作為毛澤東的客人參加國慶觀禮,心情格外激動,與此同時,一種莫名的高傲情緒也隨之在心底油然而生,有時還忍不住對毛宇居、張有成說:“石伢子有出息啦!當主席和古代的皇帝差不多啦!”自以“古代”的皇親國戚相比。
10月1日國慶節,天安門舉行盛大的慶?;顒?。上午9時,中央辦公廳的同志派車將周世釗和文梅清等人一起接到了天安門,安排他們坐在在廣場左側第一觀禮臺,作為嘉賓參加國慶觀禮。
慶?;顒娱_始后,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現在掛滿大紅燈籠的天安門城樓上,匯集在廣場上的數十萬群眾,激動地舉手高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萬歲!”
誰知這時候,和周世釗、毛宇居等人坐在一起的文梅清忿然起身,找到中央辦公廳一位工作人員說:“我要回招待所去,請你們馬上派車送我。”
工作人員只好臨時叫上一輛吉普車,把氣呼呼的文梅清送回了招待所。
周世釗、毛宇居等人參加完國慶觀禮活動后,見著文梅清笑著說:“你今天是怎么啦?觀禮大會才開始,你就要返回招待所!今年的觀禮大會開得很熱鬧哩!有很多好看的東西,你沒看到,實在太可惜啊!”
這下文梅清終于倒豆子,開始一吐為快了:“潤之明明請我們三人來北京參加觀禮活動,他們把我們安排在坪里的矮臺上,我們三人是不是應該安排在城樓上?我一到那里,心里就不舒服,心里就有氣?!顨馊说氖堑搅碎_大會的時候,潤之從里面出來,坪里那些開會的人,都舉手高喊‘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萬歲。我心里一慪氣,火就上來了。你知道的,我是潤之的表兄,十七哥??!為什么只喊‘毛主席萬歲,把我晾在一邊,至少也要喊千歲吧,你說我能不生氣嗎?!”
周世釗、毛宇居是見過世面,懂得新政府的人,見做不通文梅清的工作,只好寫信托人帶給中南海的毛澤東,匯報了表兄對毛澤東“大生意見”的事情。
毛澤東接到信后,覺得表兄的思想有些糊涂,并且認為若讓他帶著這種思想回老家去,則不利于處理與當地群眾和政府的關系,便決定邀約文梅清等人到中南海來,當面對他進行教育。
幾天后,眾人應邀來到毛澤東家里。毛澤東笑著說:“這次我請你們來北京。你們到了火車站,我沒有去接,好多事情都是由工作人員安排,要請你們多包涵!”
“你事情多,忙。有人接待我們,就已經很不錯啦!”毛宇居老先生說。
毛宇居雖當年帶頭保護過毛家祖墳,也是毛澤東的親戚,但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只是隔一段時間請他到北京來做做客,走走親戚敘敘舊,沒給他安排過什么官職。毛宇居對此也很坦然,一沒啥意見,二沒啥要求。
這時周世釗告訴毛澤東說:“梅清老兄原來有點意見,生了氣。我們不知如何做他的工作,所以給你寫信。不過第二日,他氣就消下來了,我們給他解釋,現在也沒意見了?!?/p>
“那十七哥你就要感謝惇元(周世釗字)兄對你的幫助。”毛澤東說,“這也不能怪你,主要是我工作沒做好。你是舊社會過來的人,對新社會不太了解,我沒先向你講清楚?!?/p>
文梅清不過是急脾氣、舊腦子而已,現在思想通了,急忙接上話說:“潤之,你快莫這樣講了。這不能怪你,主要是我思想落后,對新社會不了解。我用老思想、老眼光來看你們的新社會,這是我的問題,你莫見怪!”
“按照封建王朝的規矩,喊你千歲也未嘗不可。”毛澤東笑著說,“不過,現在我們是新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封建社會那一套早就廢除了。我們的國家是人民大眾的,人民當家作主。因此,不論是誰,種田、做工、當干部,都是為人民服務,干部都是人民勤務員。當然,你就不是千歲了!”
“韶山有一些人有意見,說你當了這么大的官,一不撥款,二不給幫忙,三不帶人出來當干部!”文梅清實話實說,“我們勸他們嘛,還這樣說?!?/p>
“我這個當主席的,也是人民的勤務員,我也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果我搞特權,人民就會唾棄我。韶山這么多人,我幫了這個,那個沒幫,那個有意見。幫了湘潭的,湘鄉人有意見,瀏陽人有意見?!泵珴蓶|解釋說,“這樣呢,我還帶頭破壞了黨內的制度!”
毛澤東又說:“就拿這次國慶活動來說吧,哪些人上天安門城樓,哪些人不上;上城樓的人,哪些人在第一排,哪些人在第二排;哪些人在左邊,哪些人在右邊,都要經過籌備辦公室研究決定。請什么人來參加國慶觀禮活動,也是要經過他們開會討論決定。來參加觀禮的,都是全國各地工農業生產和各條戰線上的勞動模范、先進人物,解放軍的戰斗英雄,各少數民族中的模范人物以及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愛國人士中的代表,港、澳、僑胞中的代表和有關人士。我請你們來參加國慶觀禮,也是經過籌備辦公室會議通過的,你們就算有關人士。把你們安排在左邊第一看臺,這是工作人員對你們的關照。這樣做,我看沒違反原則。因為你們都是上了年紀的人,這點照顧我看是可以的。這就叫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要是把你們安排在二、三、四、五看臺,我看也是可以的。既然安排第一排了,我看十七哥就要感謝工作人員的關照才對!”
文梅清心中的疙瘩完全解開了,不住點頭說:“對,對,潤之你講得對!我確實有點不諳事理,有些糊涂了。”
晚上,毛澤東留文梅清等人一起吃飯。飯前,他把孩子和工作人員喊攏過來,向他們一一介紹說:“這是我的宇居大哥,我的十七哥,我小時候的好友張有成!” 孩子們禮貌地稱呼了長輩。然后,一起入席聚餐。
一席談話,有情有義有原則,毛澤東成功地化解了表兄的“國舅”思想。為了讓他們真正認識到新中國與舊社會不一樣,國慶節后,毛澤東還派毛宇居、文梅清和張有成去了天津參觀。在天津,他們看到過去外國領事館等洋建筑被人民政府收了回來,文梅清高興地說:“潤之他們干得真好。大清皇帝怕洋人,共產黨不怕他們,人民大眾的國家就是不一樣?。 ?/p>
毛澤東一生反對皇權、反對封建,這件事情只是他這種反皇權、帝王思想的一個小插曲。事實上,在中國雖然稱“皇帝”的人沒有了,而民間的帝王情結卻一直沒斷根,毛澤東卻完全杜絕了這樣的稱謂,他的親屬中除農民文梅清以“國舅”自居過一次外,再也沒人自稱或被人稱為“皇姑”“國舅”過。
(摘自《治國錄:毛澤東與1949年后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