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教學目標:
1.鞏固上節課習得的“預測方法”“預測途徑”“布局謀篇的方法”“生動的對話提示語”,抓住閱讀要素,開展策略教學。
2.由會認的五個字所在的詞句為切入點,結合“重點詞句處預測”的預測途徑展開合理預測。
3.運用上節課學到的閱讀要素、預測策略,進行故事預測,并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幫助人是一件快樂的事。通過小組交流、展示,用較連貫的語言講述預測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學生能續編故事。
教學過程
導入:回顧舊知,引出新題
1.回憶一下,通過上篇課文的學習,說說什么是預測。
2.那我們應該如何預測呢?
3.回憶“預測方法”和“預測途徑”。
預測的方法:聯結文本、生活預測。(讓學生關注故事中那些觸發他們自己生活中的感受的時刻或曾經讀過的文章。讓學生初步掌握“閱讀聯結力”。)
預測的途徑:文章題目處預測、提問質疑處預測、重點詞句處預測、插圖處預測、根據文章情節特點預測、根據相關人物預測、根據具體事物預測、根據表達觀點預測……
板塊一:文章題目處預測
1.出示題目:《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
2.導語:對故事的預測就從題目開始吧!
預設1:我根據題目中的人物預測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胡蘿卜先生”。
預設2:我根據題目的事物預測出,故事一定跟胡子有關系。
預設3:我根據題目中“長”這個關鍵詞預測出,故事一定是圍繞“長”胡子展開的,可能要寫胡蘿卜先生的胡子有多長。
預設4:我看了一下插圖,我發現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只有一根,我預測可能是這根長胡子給胡蘿卜先生生活帶來了不方便。
3.一個課題的預測,同學們就用了4種預測方法,而且都有相應的依據,你們可真棒。
板塊二:由會認字所在詞句預測
1.課件出示:發愁
沾到了甜甜的果醬
晾小鳥的尿布
2.這是課后需要我們認識的字分別在文中出現的詞、句。通過這幾個重點詞句,你對故事內容有沒有什么新的預測?
預設1:根據題目,我預測“發愁”是因為胡蘿卜先生的胡子長。
預設2:根據圖片,我預測“沾到了甜甜的果醬”的是胡蘿卜先生的胡子。
預設3:我發現媽媽晾衣服都用桿子或者繩子,又看圖片中胡蘿卜先生的胡子好長,掛起來就是媽媽的晾衣繩了,我預測,是不是鳥媽媽用胡蘿卜先生的胡子“晾小鳥的尿布”了?
3.同學們對于預測的方法掌握得真扎實,看來自己讀文預測一定沒有問題了。
板塊三:自讀課文,“預測批注——驗證預測——修正預測”的閱讀實踐活動
活動一:請同學們拿出筆,自己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把預測可能發生的事批注在書上,并且圈出相應的預測根據。
預測批注的過程中,不要忘記“驗證預測”,并根據課文的發展,自己及時“修正預測”。
活動二:讀完并批注好后,小組(4人)進行交流、匯報。
1.與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時的“預測批注”。
2.與同學交流在閱讀過程中,注意自己的“預測批注”在文章的哪部分文字中得到“驗證”,同時提醒大家:不論驗證后發現自己的預測是否正確,只要你有“依據”那都是最棒的,說明你的思維非常靈活、廣闊,因為一件事情并不一定只有唯一的結果。
3.交流一下你是如何“修正預測”的,說說你的修正時的思維活動。
4.選取有代表性的小組,由組長組織,帶領全組人員進行交流匯報,其余同學認真傾聽,并進行交流、評價。
板塊四:發現不同、調動已有學習經驗,進行預測讀寫結合訓練
1.剛才同學們發現了這個故事沒有寫完,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預測完整的故事吧!
2.預測需要注意的是有“依據”,不完整的情節怎樣預測,你有依據嗎?
3.同學們根據上節課的學習預測出了這個故事的情節和結局,有理有據,真了不起,你愿意續編一段這個故事嗎?請你選擇一個情節續編故事,同時注意運用上節課學到的“反反復復的語言”和“生動的對話提示語”。
提示一:
反反復復的語言:“等等,老屋!”
好了,我到了要倒的時候了!”
“好吧,我就再站……”
提示二:
生動的對話提示:“老屋低下頭,把老花的眼睛使勁往前湊?!保▌幼?神態 )
…………
活動一:學生根據自己的預測,續寫一個情節。
活動二:學生分享續寫的故事片段,大家評價、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