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明 程曉勇


編前語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深刻影響著教育思維以及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當前,如何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提高教育督導科學化水平,推動建立科學規范的教育治理體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是現代學校面臨的重要課題。近年來,深圳市羅湖區不斷摸索與實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督導治教”經驗。羅湖區通過掛牌督導實踐,落實專職責任督學制度,構建現代學校治理與發展新體系;通過打造督學責任區,注重經常性督導結構調整,構建行政督導聯席會議機制,聚焦學校發展主要矛盾,注重教學中的重難點,增強督導整改實效。信息化、大數據與教育督導的深度融合,促進了區域學校新發展。
2019年12月,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現代化暨深圳教育先行示范論壇在羅湖舉行。論壇在全國進行網絡直播,吸引了全國以及粵澳港大灣區專家學者前來學習與探討。羅湖區“教育督導創新的羅湖探索”的成功經驗,在深圳創建教育先行示范區過程中發揮出積極作用,助推了羅湖教育新發展。
提升學校治理經驗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現代化暨深圳教育先行示范論壇經驗與成果分享中,羅湖區中小學督學中心負責人李遠岱、學前督學中心負責人吳冬梅、北斗小學校長彭美珍、新秀小學校長盧鑒釗、仙桐實驗小學視導員付步雄,均根據自身角色定位,依托真實生動案例,以“規范學校辦學行為、推廣學校典型經驗、推進羅湖教改進程、改善教育督導形象、提高督導專業水平”為主題,總結教育督導在推進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與成效。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水發說:“羅湖區用專項督導方式引領學校發展,由此構建出一整套現代學校治理與發展新體系,為最終打造‘督導治教的特色積累了經驗。”
縱觀我國教育督導歷史,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在學習借鑒西方教育理論與實踐經驗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教育督導制度。2012年8月,國務院第215次常務會議通過的《教育督導條例》規定:對法律、法規規定范圍的各級各類教育實施教育督導。2013年9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辦法》,明確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覆蓋全部中小學校。同年12月《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出臺,進一步明確督導內容、方法與流程等。2015年3月出臺《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工作方案》,明確每年根據各地進展進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實地核查驗收。深圳市羅湖區緊跟時代步伐,在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實施中,優化督導內容、方法與流程,以此推動學校督導科學、規范與制度化。
早在2012年,羅湖便率先創建督學分片巡視制度,指導學校開展辦學水平評估;2013年,依照國家要求適時推進公辦學校督學責任區建設;2014年,建立責任督學制度,掛牌督導覆蓋轄區所有中小學及幼兒園;2015年,建立責任督學事務中心,同時申報創新區省級驗收; 2017年,順利通過國家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核查驗收。羅湖區以大數據應用為途徑,為推動教育督導科學化、智能化發展做出了長期探索。
2018年6月,羅湖區推出《深圳市羅湖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方案》,成立教育質量監測與評估中心,建設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信息化平臺,構建大數據支持下的中小幼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特別是羅湖區專職責任督學加強督導量表的研發,用專項督導的方式開展經常性督導,積累了大量教育督導實踐經驗。實踐證明:落實專兼職督學聘任機制,打造督學責任區,做實經常性督導,構建行政督導聯席會議機制,聚焦督導重難點,用專項督導方式引領學校發展,由此帶動一大批學校走向名校之列。
李遠岱說:“通過督導評估系統建設,利用督導評估大數據,建立完善教育督導、考核、評估機制,深化義務教育學校發展性督導評估、專項督導評估,加強對學校的監督、檢查、評估與指導,完善教育優質發展的質量監測制度;通過機制建設,積累學校治理經驗,提高社會對教育的滿意度,有效解決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達到不斷提高學校辦學能力的目的。”
點亮學前教育“綠燈”
羅湖區學前教育督導信息化與大數據深度融合,助推幼教新發展。2017年,羅湖區定制的學前信息管理平臺建成并投入使用,突破時間、地域限制,平臺設置用戶自定義功能,自動統計、匯總、生成圖表,提高了督導效率。幼兒園填報的基本信息,經過督學核實,呈現出各園的園舍條件、辦園資質、班額等基礎數據,便于督學或行政管理部門自定義查詢及統計,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信息共享督導現代化。
作為老城區,前些年,羅湖區幾乎有一半幼兒園,園舍不獨立,缺少戶外活動場地,優質園與薄弱園兩極分化,且薄弱園數量較多,規范管理難度大,保教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凸顯,嚴重束縛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
學前教育督學事務中心負責人吳冬梅說:“檢索我國學前教育督導,相關的文獻極少,可借鑒的經驗幾乎為零。3年來,我們可謂摸著石頭過河,在思考中創新,做了許多嘗試,重點從經常性督導與幼兒園教育質量過程性跟蹤診斷入手,促規范、保常態,因園而異開展督導,根據幼兒園實際找準未來發展切入點,以‘真實+真誠為行為準則,通過‘嚴格督、細心導,責任督學與幼兒園建立共同意愿,為學前教育督導的有效性積累了經驗。”
據介紹,羅湖區幼兒園經常性督導歷程可以概括為“一摸二加三減”,“一摸”指第一輪經常性督導的探索與摸底,督導內容以“量表”為藍本進行修訂;“二加”指第二輪督導通過豐富“量表”內容,把第一輪督導不深入的指標再次細化,確保督導“量表”指標完成;“三減”指已經進入3.0階段,對幼兒園普遍整改到位的問題將不再普查,精簡督導內容,減少入園頻率,讓督學與幼兒園教師集中精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在責任區督導臺賬建立過程中,注重以園為單位,同一項目不同年份進行縱向比較;注重以問題為導向,同一問題不同園所進行橫向比較。基于經常性督導項目,統一要求,統一名稱,統一文件夾;同時結合幼兒園實際,個性化建檔,健全管理流程,完善園所資料;臺賬就是證據,更見證了幼兒園辦學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