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吳瑕



穿過明月山,北接滬渝高速,南連南大梁高速,相交于恩廣高速,一條縱向連接川渝的開梁(開江至梁平)高速路線圖映入眼簾。
“高速公路建成后,從開江到梁平的車程將由原來的兩小時縮短至不到一小時。”指著地圖,達州市開江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蔣大江說,這條快速通道將于年底開工建設,建成后將暢通川渝北上大通道,完善川東北高速公路網。
交通是達州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推進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萬達開示范區”)的基礎。從規劃藍圖到行動實踐,從深化合作到搭建平臺,達州挑起萬達開先行發展的大梁,努力培育萬達開示范區的“動能”。
? 統籌“一盤棋” 建機制搭平臺
9月25日,一場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推進會舉行。圍繞萬達開示范區建設總體思路,萬州、達州、開州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類似的碰頭會,在萬達開三地已是常態。緊抓國家戰略機遇,萬達開三地形成了區域協同一體化發展共識,積極促進川東北和渝東北一體化發展,打造省際交界區域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作為萬達開示范區的主要力量,達州如何站位?地處川渝接合部的達州主動作為,成立了達州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暨創建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領導小組,統籌推進萬達開示范區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如今,濃厚的萬達開示范區建設氛圍已經形成,全市上下“一盤棋”讓建設步伐走穩走實。
“萬州、達州、開州第一次黨政聯席會議,不僅形成了萬達開示范區發展的總體思路,還出臺了聯合辦公室組織架構、工作規則、干部互派管理辦法等,搭建起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三級運作機制。”達州市發改委副主任鄧濤介紹,早在今年4月,達州市就成立了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研究院,并委托國家發改委國土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對萬達開示范區建設進行專題研究,為萬達開示范區發展獻智獻策。
搶抓發展機遇,既要借智借力,更要出力。
以平臺建設為重要抓手,達州立足萬達開資源優勢,推進新田港物流園(與萬州、開州共建)、達州秦巴物流園、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在鄧濤看來,這對推動萬達開示范區在規劃統籌、政策協調、協同創新、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們正積極籌劃萬達開三地第二次黨政聯席會議,積極確定創建思路、審定規劃編制等相關事宜。”鄧濤透露,截至目前,達州市和重慶市毗鄰地區已簽署相關合作協議61項。
? 建項目載體? 興產業增動力
“面積398平方公里,包括12個鄉鎮(街道)? ……” 9月21日,達州秦巴新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首次公布了秦巴新區擬規劃范圍及相關發展規劃。
作為萬達開示范區的重要載體,秦巴新區正積極創建省級新區,規劃了七大產業功能區,其中空鐵產業園、秦巴物流園、馬踏洞金融城等3個產業功能區管委會已經正式掛牌。園區是區域合作的平臺,通過搶抓省級新區建設機遇,進一步拓展了萬達開合作范圍。
建載體、抓機遇、增動力。秦巴新區是達州在萬達開示范區建設中的務實舉措,而以秦巴物流園為核心推動達州建設綜合物流大樞紐,將有利于提升萬達開示范區的要素集聚能力。
9月的達州,秋意漸濃。在達州市達川區河市鎮,秦巴物流園在建項目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預計今年12月底基本建成,明年投入試運行。”秦巴物流園管委會規劃建筑部負責人陳思思指著正在建設中的保稅物流中心說。
襄渝鐵路復線貫穿園區,讓秦巴物流園成了達州無水港的核心載體,西接中歐班列,東向重慶萬州港,南向西部陸海新通道,讓達州擁有了發展多式聯運的優勢。
東西呼應,相向發力,不斷暢通國際物流通道。沿著秦巴物流園“一縱三橫”的主干道望去,是即將開工建設的和潤·達州中貿糧油產業項目和中國西部物流谷項目,建成后大量物流、人流、資金流將在這里匯聚,成為萬達開一體化發展的有力支撐。
“秦巴物流園還計劃打造川渝物流示范區。”陳思思說,以創建萬達開示范區為紐帶,今年6月開始,秦巴物流園加強了與重慶萬州港的聯系,依托一期450萬噸貨場集中發展集裝箱物流。到2025年,秦巴物流園基本建成后,將形成“干線運輸+區域分撥”的現代化多式聯運運輸體系。
建設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既是達州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也是其承擔的歷史使命。達州以“說了算、定了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態度,打開了萬達開合作的新大門。
? 優勢互補 合作共贏
萬達開三地山水相連、地緣相近、人文相親,占據了攜手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自古以來三地文化交流頻繁、民間往來密切、商貿流通活躍。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幅員面積2.4萬平方公里的萬達開示范區是“橋頭堡”。
2019年,達州、開州和萬州區域性合作發展共識全方位形成,產業聯系愈加緊密,各個層級的交流互訪逐漸增多,進入一體化發展新時期,三地協同發展其勢已成、其興可待。
今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的提出,賦予了萬達開新內涵:“抱團”共同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
其實,萬達開協同發展,達州早有謀劃。2017年,達州與重慶渝北區達成合作協議,在達州市大竹縣共建川渝合作(達州·大竹)示范園區。“達州市以OPPO布局重慶和川渝合作為契機,搶抓新一輪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加速從沿海地區向西部地區轉移的機遇,重點承接重慶地區產業配套轉移。”談起園區建設,大竹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文智勇信心滿滿。
行駛在川渝合作(達州·大竹)示范園區的大道上,一期1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在整潔的道路兩旁一字排開。以電子信息、智能終端為主導產業的川渝合作(達州·大竹)示范園區,充分借助重慶智能產業蓬勃發展的機遇,打造達州與重慶深化產業合作、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平臺。
在達州市天寶錦湖電子有限公司的成品組裝車間,工人們正在對OPPO手機充電電源插頭進行測試、掃描、包裝。“我們計劃再新建一條生產線,力爭今年實現5億元的產值。”天寶錦湖電子有限公司行政總監于雷很看好川渝合作(達州·大竹)示范園區的前景。
事實上,近年來川渝合作(達州·大竹)示范園區與重慶在產業上的聯系愈加緊密。搶抓產業承接機遇,達州不斷深化與萬州、開州、渝北等重點區域的合作,推動萬達開一體化發展,不斷拓展萬達開示范區的輻射范圍,在川渝毗鄰地區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今年以來,園區強化了與重慶在產業鏈上的合作。”文智勇介紹,瞄準萬達開示范區打造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歷史機遇,達州不斷深化區域合作,實現區域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 從人文相通到經濟相融
明月山綿延起伏近300公里,縱貫川渝兩地開江、達川、大竹、鄰水、梁平、墊江等區縣,自然資源優越,不僅是巴蜀文化的重要走廊,更是連接萬達開三地的天然紐帶。
沿著達川區巴國大道,便來到巴文化產業園人文生態區南濱廣場,廣場不遠處是巴文化產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巴人歷史文化館和后照館。“目前‘兩館主體工程已經完工,預計年底建成。”達川區三里坪人文生態區協調辦副主任吳宣介紹,正在進行土石方工程的巴文化商業街將串聯起巴人歷史文化館和后照館,形成一條集旅游、休閑、文化、購物、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商業街區。
以川東秦漢風格為基調的達州巴人歷史文化館與南濱廣場相應成景,引人駐足。“巴文化產業園結合原始地形地貌,利用山水環境進行打造。”順著吳宣手指的方向看去,便是明月山雷音鋪,與山下的巴文化藝術長廊與巴文化產業園交相輝映。
作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的中心區域和前沿陣地,今年4月,達州達川區、大竹縣、開江縣與重慶梁平區、墊江縣及廣安鄰水縣,共同簽訂《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合作協議》,以巴山蜀水為橋梁,川渝相向而行。作為川渝毗鄰地區的重點打造平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將聯動萬達開示范區深入發展。
“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發展文旅融合、生態經濟、綠色農業等綠色產業。”在鄧濤看來,隨著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的建設,將有力推動萬達開示范區產業協同、改革協同、市場協同和文化協同,全面提升市場活力,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進川東北、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責編/蔣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