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揚
小區作為城市社區的末端觸角和微觀單元,其治理水平直接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發展品質。而治理本身所具有的多起點、多維度特點,則需治理主體多方參與,共同治理。堅持黨建引領下的小區多元共治,是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城市最基層,打通社區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促進小區治理規范有序的必然要求。
掌握黨建引領主動權,全面加強小區黨建。開展小區治理,需要把黨建工作做在前頭、貫穿始終。一是完善小區黨組織架構。按照思想政治素質高、組織協調能力強、服務群眾能力強的標準,注重選拔離退休人員、軍轉干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中的優秀黨員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配齊配強小區黨組織班子。二是健全小區黨支部運行機制。結合各小區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小區黨支部運行規則和小區黨員管理辦法,構建完善“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確保小區黨支部發揮領導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三是加強小區黨支部隊伍建設。健全小區黨支部書記教育培訓管理制度,把優秀小區黨支部書記納入社區后備力量培養。堅持“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主題黨日等基本制度,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切實增強小區黨員黨性意識。
突出共建共治主方向,健全完善治理機制。小區是一個微型的“生態系統”,要實現有效治理,需上下貫通、內外聯動、多向著力。著力健全黨建引領小區自治機制。大力推進小區業委會建設,做到應建都建、能建全建。推動小區支委和業委會交叉任職,小區黨支部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業委會主任,把黨的領導全面植入小區管理與治理。著力健全多元主體共駐共建機制。通過機關單位黨組織與小區結對共建,鼓勵各部門將治理資源下沉到共建小區。加強行政執法力量對小區秩序的維護和管理,把政府服務職能延伸到小區。鼓勵引導物業管理公司、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小區治理,實現治理力量內外互促。著力健全小區黨員教育管理機制。督促在職黨員主動到小區黨支部報到,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建立黨員參與小區治理的紀實工作臺賬,并進行動態積分管理,通過考核結果評選先鋒模范。
堅定以人為本主基調,優化提升服務供給。小區治理一頭連著民生民意,一頭連著和諧穩定,需以“人”為中心,以提“質”為目的。著力提升物業管理服務質量。探索建立小區黨支部對物業服務企業的監督、評議、管理機制,加強對物業管理服務質量的規范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選擇物業服務企業、收取物業服務費用等工作的重要依據。大力推進小區志愿服務行動。采取“居民點單、組織派單、黨員辦單、住戶評單”的運行模式,調動小區黨員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積極性。探索設置小區“道德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形成志愿服務長效機制。有序引導社會組織開展服務。積極支持志愿性、公益性、服務性社會組織進入小區開展專業化服務。鼓勵培育小區黨員“紅袖標”、家庭教師、鄰里醫生等團隊,激發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內生動力。(作者系中共丹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