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亞娟
“分階推進”預習策略,即根據所學分階段、分層次、分目標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筆者學校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較多,學生個性差異大,學習習慣參差不齊,導致課堂學習效率難以保證,阻礙了學生學業進步以及身心健康。因此,對學生進行有效預習的培養尤為必要。現就這兩年小學高年級數學組探索的課前有效預習策略進行簡單分析。
重視預習環節,培養探究精神
預習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屬于上課之前的準備階段,而且充分的預習活動能為上好課指引思維的方向。老師上什么內容,自己預習時還有哪些問題,課前帶著明確的疑問進課堂,學習效果會明顯增加。通過預習方法指導,所學知識在學生腦海里留下一定的印象,同時也會產生一些疑問,可以在課堂上主動提出來,引發師生共同探討。因為課堂交流學習的內容來自學生的預習,所以他們在聽課時往往表現出很強的學習積極性,課堂學習也能有針對性地重點突破。這樣基于預習性的課堂教學,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能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探究活動;既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進一步提高了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如在指導預習《長方體和正方體認識》一節時,在培養興趣方面做了如下設計:
①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哪些是正方體的?搜集一兩件小型的物品帶到課堂來展示。
②你搜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哪些特征呢?你能分別根據棱、面、頂點去數一數和量一量,完成表格嗎?
③你能給長方體和正方體歸納出幾個共同的特點嗎?
④找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紙盒子,沿棱展開,并畫下一幅美美的展開圖。
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饒有興趣地探究和理解知識,在探究中提出自己的見解。盡管有些同學的知識點預習得不全面,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帶著自己的理解和個性化問題走進新的學習環境,上課時就會更加投入地進行探究活動,更好地發揮學習主體性。
設計預習步驟,自主質疑釋疑
在預習初期,即使是小學高年級學生也往往毫無頭緒,難以準確把握知識的關鍵點。必須圍繞教材的重難點,把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變為一組有序列的導學題和學習步驟,從而循序漸進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思考,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完成知識的探究、理解和掌握。如在指導預習《倒數的認識》一節時,指導自主質疑釋疑方面做了如下設計:
1.請同學們認真預習數學書第36頁例7,并填空。
下面幾個分數中,哪兩個數的乘積是1?請把算式填在橫線上。
2.讀一讀,填一填。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例如,( )和( )互為倒數,也可以說( )的倒數是( ),( )的倒數是( )。
3.觀察上面互為倒數的兩個數,思考一下,分子和分母在位置上有沒有發生變化?
4.填一填:5的倒數是( ),1的倒數是( )。
5.想一想:①0有倒數嗎,為什么?②小數有倒數嗎?請舉個例子:( )的倒數是( )。
依據本章的學習內容,設計不同梯度的預習思考題,把學生引到對新知識探究的第一線;同時,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將學生不怎么明白的內容以及不對的地方都透視出來,再引導他們對知識的認識從感性到理性,從而實現自我思維的轉化。美國學者托夫勒說:“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這樣,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也會更有信心地進行提問和質疑。更值得關注的是,如果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質疑就會成為一種內化的習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最終目標。
自我探究,完成思維訓練與提升
學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預習中,并充分體驗和認知,才能提升思考能力。預習培養的起初,學生可能不知道怎么預習,這時可以引導學生跟著教師的預習單;預習培養后期,教師就要慢慢地放手。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和利用教師給定的學習材料,圍繞自己已有的疑問展開探究。如《折扣問題》預習的選擇和探究,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認識折扣,比如跟著家長去超市,在貨架前觀看商品價格,體驗購物的經過,了解“打八折”“買一送一”“買三贈一”的實際意義。在探究中,研究折扣的計算方法,體會優惠的幅度。有了這些自主體驗性的學習活動,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兒童的思維就會非常開放,就會積極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使學習氛圍變得活躍起來。
新課標強調“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因此,引導學生預習也應該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在生活中去發現和尋找。如在《制定旅游計劃》一課中,為學生設計的“確定路線——提出問題——費用預算”課前調查活動,能讓學生多角度地了解“我們的旅游”。當學生們帶著自己的研究成果走進課堂時,他們的表達是主動的,思維是積極的,情感是豐富的。“能否考慮家庭結伴旅行,所需要的費用會節省一些嗎?”這一問題出現在他們面前時,立刻引起情感共鳴,并引出精彩的對話。學生們自主研究哪幾家可以結伴旅行,還算出了可以節省的費用。
我國教育家葉圣陶說:“預習階段中,假如學生能夠領悟了,能夠研究出來了,就無須乎教師的講述。”總的來說,“分階推進”策略只是初步嘗試,根據數學學習規律,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在預習中讓簡單問題引向縱深發展,把較難問題分階推進指導,體驗感悟進行創造性交流,靈感火花輔以正確的點燃方式,也才使得數學課在課前預習和課堂教學之間和諧共振。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