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學習材料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原料和載體。科學課中,選擇或設計難度適中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習材料極為重要。科學課的學習材料,不僅有實驗器材,還有資源性的閱讀文本等。其中,無論是資訊類的科學繪本,還是故事類、詩歌類、隨筆類的科學繪本,都圖文并茂、內(nèi)涵豐富、淺顯易懂、精美有趣,都以獨特的視角,啟迪了科學思維,浸潤了科學精神,傳達了科學的知識觀與價值觀。優(yōu)秀的科學繪本一定是作者對世間萬物的與眾不同的獨特發(fā)現(xiàn)。所以,優(yōu)秀科學繪本就是非常適合的學習材料。在實際教學中,需要選擇優(yōu)秀的科學繪本,并采用科學的指導策略。
選擇優(yōu)秀的科學繪本
首先,優(yōu)秀的繪本內(nèi)容是基于生活、來源于生活的。其次,閱讀不同風格的科學繪本,也會有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最后,選擇優(yōu)秀的科學繪本,更能保證繪本中科學知識的嚴謹性、構圖的合理性和準確性。譬如,德國科普繪本作家安妮·默勒為了創(chuàng)作繪本《世界上最最溫馨的家》,首先對象鼻蟲建造卷狀巢穴的全過程進行了長時間仔細觀察,之后,又搜集和研究了各種昆蟲筑巢的資料、筑巢的材料、筑巢的方式以及與人類建筑的相似度,所以,她的作品讓讀者了解了昆蟲巢穴的建造過程,又感受了自然界無處不在的大愛。為了使插圖具有真實的質感,她又對每一張圖片進行了多次斟酌,為讀者呈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世界。在看完這本書后,肯定會有小讀者想嘗試用自己的眼睛等感官去觀察小昆蟲。德國青少年文學獎科普大獎評審委員會給該書的頒獎詞是:“作者帶著讀者一起觀察自然,并喚起讀者參與研究、刨根問底的濃厚興趣”。
對周圍事物有著濃厚的好奇心,這是學生的一種常態(tài)。小學低年級學生開始由直覺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為此,需要提供一些能拓展他們生活經(jīng)驗的繪本來學習。同樣,《世界上最最溫馨的家》姊妹篇《一粒種子的旅行》里,安妮·默勒向我們介紹了植物的種種“旅行”手段,在書中大量運用拼貼的寫作手法,讓小讀者在了解科學知識的同時,獲得了美好的藝術享受。安妮·默勒獨特的個人風格使這本書充滿了魔力,也給孩子和父母絕妙的藝術享受。
還可以不斷挖掘優(yōu)秀繪本的背景資料,包括作者對世間萬物的獨特發(fā)現(xiàn)、獨立思考、獨有觀點,然后進行整理和分析。例如,優(yōu)秀繪本中的“作者的叮囑”“作者、畫者與讀者的對話”等欄目,有助于深度學習和辨析內(nèi)容的正確性,使學生讀起來更有趣。因此,要特別提醒學生關注科學繪本的每個版塊,包括前言、簡介、導讀賞析等,這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會質疑、學會實證、學會反思等科學能力。
采用科學的指導策略
“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通過閱讀科學繪本知道了什么?會學到什么?通過閱讀科學繪本,我已經(jīng)學到了什么?”我們要把問題前置,讓學生沉下心去讀和思。只有圍繞這四個問題,在繪本閱讀的前期、中期、后期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學生才能讀懂、讀深、讀透,才能將閱讀落到實處,才能在閱讀中解決科學學習的難題。
例如,閱讀科學繪本《蚯蚓的日記》,我們就帶學生去尋找蚯蚓、挖蚯蚓、養(yǎng)蚯蚓,等學生有了豐富的體驗再來到課堂和教師一起共讀,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既興趣盎然,又很輕松愉快。在閱讀后,又鼓勵學生觀察、記錄蚯蚓的生長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和毅力,也鍛煉了學生的仔細觀察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學生對于科學繪本的閱讀與探究也變得更加豐滿和多姿多彩。閱讀過程中,我們還在飼養(yǎng)箱里放入土壤、菜葉、果皮、魚頭,并提供放大鏡、皮尺等工具,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思一思、寫一寫、畫一畫、說一說,豐富對蚯蚓的外形特征和行為習性的認識,然后再進行繪本閱讀。這既消解了隔閡,又為學生愉快閱讀掃清了障礙。
為了讓學生感知蚯蚓沒有手和腳的特點,我們還指導學生模仿表演,讓學生反向體會人類有手和腳的便捷,同時對生物的適應性和多樣性有了一點具體的粗淺的感知。在指導閱讀“蚯蚓要教蜘蛛鉆地,蜘蛛學得會嗎”時,通過外形的差異進行比較,再閱讀驗證,得出蜘蛛腳又細又長不適合鉆地,只適合在地上、樹上爬行的科學知識。之后,教師再介紹一些科學繪本《蚯蚓救援隊員》《小蚯蚓寬太郎》《蜘蛛的日記》等供學生進行拓展閱讀,為學生提供持續(xù)的探究動力,把被動的接受轉化為主動的構建新知。
教師還可以啟發(fā)學生,學習優(yōu)秀科學繪本中的準確淺顯、生動形象、風趣幽默的語言,提升教學效果。例如,“野胡蘿卜花就像停機坪,讓蝴蝶落在上面喝花蜜。蜂鳥懸停在空中,用長長的舌頭去吸食深藏在喇叭形花朵里的花蜜。”通過比喻等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不同花朵的花序;而“落”“喝”“懸停”“吸食”等動詞,精準地描摹出不同傳粉者的動態(tài)和姿態(tài)。這也吻合了小學科學要注重與語文、數(shù)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關聯(lián)和互動,所以,充分認識到科學繪本閱讀能在潛移默化之間,把科學內(nèi)容與科學方法內(nèi)化為讀者自己的素養(yǎng)。
結束語
在科學技術快速進步的時代,想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并理解這背后的科學意義并不容易,因此,科學合理地利用科學繪本,能夠讓科學知識更有溫度,讓科學智慧更有深度,將給科學課教學帶來新的活力。科學課中,正確指導和使用優(yōu)秀的科學繪本輔助教學,值得推廣與實踐。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qū)海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