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立 謝金靈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了數學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使學生掌握基礎數學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基礎上,開拓發掘數學學科特有的育人價值,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品行和道德素養。然而,教學中我們更重視數學知識的講授,卻忽視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使得數學知識與品德教育脫節,在“育人”這一方面有待加強。基于此,筆者感覺有必要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特有的育人價值”進行探討,并付諸教學實踐。
數學育人的背景
落實育人機制 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構建五育并舉的教育教學體系,健全樹人落實機制。加強對學生品德修養和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的教育,著眼于培養奮斗精神和增強綜合素質上,教好每名學生,堅持知行合一,讓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借力“好老師”平臺 樹立正確的數學教育三觀,做幸福的小學數學教師。教育觀:首先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知識傳授方法,樹立“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的觀念;要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在教學方式和方法的選擇上以學生為主,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圍繞學生的學情設計教學方案,運用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師觀:即教師對本職業工作特點的全面透徹的理解,教師的角色定位以及科學履行教育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和業務素質等方面的認識。學生觀:兒童是未成熟的主體,在他們的身上確實需要不斷完善,但前提必須確立學生是完整的人的觀點,這樣教育才會在學生生命處用心。
實施策略
第一,充分利用“好教師”數學育人的教育資源,加強對數學教師的培訓。骨干教師首先做“育人”課例展示,發揮著“引路人”的重要作用;同時,學校也十分重視對教師的培訓,從而促進教師的教學技能的提升,將數學“育人”功能貫徹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另外,教師自己也要通過學習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我的教學技能和創新力,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高漲。
第二,從數學學科育人價值來看,學科教學是“育人”的載體,數學學科同樣舉足輕重,數學知識本身對培養和提高學生智育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首先,數學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邏輯思維的嚴謹性,給予學生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殊體驗,集中體現了數學“育人”價值;其次,數學教學中涉及的本學科特有的美感教學,是培養學生發現、欣賞、表現美的獨特工具,是別的學科無法替代的。因此,在實際數學教學中,善于挖掘教材中有關于“育人”的相關內容,是教師必備的技能。在教材的使用過程中,除顯性知識的講授,挖掘隱性信息所蘊含的教育意義也是必不可少。一方面,加強智育培養,創新教學方法,力求難點重點突破,針對學生年齡特點設計教學,提升智育。另一方面,滲透德育教學。比如,通過認識元、角、分,愛護人民幣;通過萬以內數,如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時實施相關的愛國教育。堅持文化自信上,運用算盤、九九乘法口訣、圓周率等數學史料進行教育;統計每天丟棄的垃圾袋、垃圾分類,培養環保意識;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內容,例如拼七巧板、出游計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講述華羅庚、陳景潤等人的故事,培養堅韌不拔的優良品質;利用中國傳統建筑對稱軸、雪花等美育元素對稱美,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敏銳的觀察力;利用字母公式代替文字,如(a+b)×c=ac+bc,體現簡潔美;通過圓的認識(五環旗),學會創造美的因素。
第三,充分發掘生活中的數學資源,落實數學育人。只要善于發現、善于總結,這些資源都能為我們所用。數學來源于生活中,處處皆學問。挖掘實際問題,將數學育人落到實處。三年級教學時候設計過一個名為“節約能源從我做起”的數學題目,水電是人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能源,設計這個活動主旨是為了引導學生養成“節約能源”的美德。具體設計是讓每位學生記錄一個季度家里的用電量和用水量,根據老師給出每度電和每方水的價格,計算出實際費用,最后進行對比。根據學生的記錄和家里一季度的常住人口數量,就可以計算出每家人均用電量和用水量,哪家人均少,就說明這一家人平時很注意節約能源。此活動的實施,一方面鞏固了學生基礎知識,比如活動中涉及乘法口訣、平均數以及計算能力等;另一方面,也達到了利用數學育人的目的,使得他們從小就種下“節約能源”的種子。
在新冠肺炎疫情,停課不停學階段,學生們有一個任務就是每天檢測一下自己的體溫。有一天,筆者發現朋友圈有一個這樣“畫面”:
(今早,小朋友量完體溫)
兒子:媽媽,我怎么又是36.5度啊?
媽媽:這是正常的,是你的體溫啊!
兒子:怎么這3天都一樣呀?我爸爸看我的記錄表,說我造假。
小學階段數學教學中,教學生使用溫度計,上面家長和孩子的對話,可見不只浪費了這個隨機生成的教育資源,甚至將孩子領到一個錯誤的歧途。因此,筆者提醒家長首先和孩子道歉,給孩子下的這個結論是不對的,同時抓住這個機會,對孩子進行人體生理常識的教育,這個素材就是我們課堂教學中難得的生成。
結束語
數學作為小學文化課程中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如何將數學知識與德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求真、求實,發展理性思維,從而實現這一學科的育人價值,成為教師們應該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進行數學育人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一是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方法日益完善,通過課程全方位育人;二是促進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提升業務技能;三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將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作者單位: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