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漳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綠色生態建筑設計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含義,并且提出了綠色生態建筑設計的要點,為設計人員提供理論支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設計理念,采用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使建筑設計具有節能效果。同時,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貫徹落實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 整體設計;內部環境;建筑系統設計
引言
可持續發展在建筑設計中是主要發展策略之一,綠色生態建筑的設計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不但可以節約利用資源,而且可以起到環保作用,具有良好的實踐應用價值。然而,我國雖然擁有豐富的地產資源,但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能源匱乏問題日漸嚴重,對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造成重要影響,若是不加以控制,將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存環境,目前,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
1綠色生態建筑設計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內涵與關系
1.1 內涵
以人為本是綠色生態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確保在施工過程中保持綠色健康的環境,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以下列舉出了綠色生態建筑的特點:第一,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合理分配資源,盡量應用可再生資源和自然資源,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高效回收與利用綠色能源。第二,綠色建筑一般應用效能較高的材料,可以提高資源使用率。第三,使用清潔能源與自然能源可以降低有害物的排放量,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第四,綠色建筑設計可以充分發揮出節能材料的作用,提高建筑的整體性能與使用周期,確保建筑長時間使用[1]。
1.2 關系
首先,綠色生態建筑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目標,也可以稱之為可持續建筑與生態化建筑,在規定時間內,節約建筑施工的使用資源,為居民提供舒適節能的建筑空間,其主要原理是將生態學與建筑學相結合,使建筑融入附近環境,形成綠色安全的生態結合體。其次,綠色建筑設計主要采用節能材料與設備,根據當地的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等,提高建筑的施工水平,不但可以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可以為用戶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最后,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求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保護好森林、土地、海洋、淡水、大氣等自然環境與資源,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設計人員在設計綠色生態建筑時,需要綜合分析當地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選擇適合的施工技術、材料、設備等,提高建筑的性能,確保其具有良好的舒適度,促進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在設計建筑施工方案時,自然資源會通過多種方式轉化與消耗,難免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一定污染,因此,需要在建筑生態設計中,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向綠色環保方向發展,充分發揮綠色生態建筑理念的作用,在此基礎上開展建筑設計,二者之間相互促進和相輔相成。
2綠色生態建筑設計的要點
2.1 重視整體設計,完善綠色建筑理念
在設計綠色生態建筑時,需要注重整體設計,對建筑的施工成本與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影響,設計人員需要綜合分析經濟、文化、氣候等外界因素,禁止盲目照搬國外先進技術,而忽視了整體的布局。例如,對于長年處于高溫的地區,無法發揮出蓄熱墻體與保溫材料的價值,而對于長年處于低溫的地區,需要提高窗戶的熱工性能,否則即使再好的保溫材料,也會使熱量散失,從而難以獲得預期的節能效果,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需要在重要位置使用保溫材料,將會獲得事半功倍的保暖效果。
2.2 因地制宜,創造舒適的內部環境
綠色建筑具有環保的特點,需要做到因地制宜。例如,對于獨立式建筑,由于其分布范圍較廣,以及建筑密度較小,因此可以通過太陽能供暖、供熱水、發電等。而對于高層居住小區或密集型建筑,由于人口眾多,導致光電板或太陽能集熱板難以滿足居民生活的需求。此外,不同地區的氣候具有一定差異性,設計人員需要根據當地的地域條件與氣候特點,充分發揮被動式集熱與集冷、自然通風、自然采光等作用,降低能源消耗,避免造成環境污染。
在創造內部環境時,首先,建筑設計需要符合人體工程學,使用環保和健康的材料,抑制對人體產生危害的物質,例如電波或輻射等。其次,需要確保室內具有良好的濕度環境、溫度環境、視線環境、空氣質量等條件,使用建筑節能新技術,可以根據日照強度,對節水系統、局域換氣系統、局域空調、室內照明系統等進行自動調節,確保循環使用排熱回收、蓄熱系統、二次能源等。最后,需要選擇具有耐久性與實用性的建筑材料,有利于對建筑進行設計與維修,為設計荷載、機房、層高、面積、豎井等留有發揮余地[2]。
2.3 建筑系統設計
首先,能源系統設計。在設計能源系統時,不但需要優化常規能源系統,而且還需要將建筑節能放在第一位,注重應用綠色能源,提高建筑設計的水平,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將能源方案與建筑藝術相結合,采用地熱能、風能、太陽能等無污染能源。
其次,聲光環境系統設計。對于聲光環境系統,提倡綠色照明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太陽能發電照明,實現綠色生態建筑設計。在室內鼓勵使用節能燈具,通過自然光的照射,節約能源消耗。由于建筑附近可能存在光污染或玻璃折射,因此在設計臥室方向時,可以采用隔音窗,對室外噪音進行阻隔,或者背向噪聲源的方向,在沿路栽種綠色植物降低噪音。
最后,水熱環境系統設計。節約水資源是綠色生態建筑的重要內容之一,需要考慮水量和水質兩個因素,常見的節水措施有建立污水處理系統或雨水收集系統,對污水進行處理,使其符合國家規定的水質標準,還可以使用節能型的供水設施,避免浪費水資源。建筑的熱系統需要滿足節能與環保的要求,為居民提供良好的供熱條件,可以采用熱環境技術,確保冬季時室內的供暖溫度控制在20~24℃度以內,而夏季室內溫度則保持在22~25℃之間。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設計人員需要堅持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全面考慮不同建筑的性能,盡量使用風能或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減少使用不可再生能源,保護自然環境。同時,設計人員需要仔細研究施工中的細節,貫徹落實綠色環保的方針,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充分發揮現代科學的作用,建設低碳環保的建筑。
參考文獻
[1] 王敏.綠色生態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J].建材與裝飾,2019(12):98-99.
[2] 趙世偉,張亞保,陳龍.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建筑學教育思考[J].今古傳奇:文化評論,2019(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