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全禮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公路交通運輸網絡覆蓋范圍越來越廣。道路橋梁是我國公路交通運輸中的重要干線,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保證交通運輸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路橋施工關系到人們的出行安全,因此必須保證項目工程施工的質量。本文就路橋施工中常見的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路橋施工;技術;研究
路橋施工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現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人們的出行越來越頻繁,這就對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的發展,現在的道路橋梁施工能夠充分結合現代的技術手段,對橋梁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提前的預防和處理,從而能夠不斷提升道路橋梁施工的水平和等級,確保我國道路橋梁施工技術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因此研究路橋施工中的施工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路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工藝
1.1 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藝
在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工藝具有重要的作用,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藝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路橋施工技術,能夠實現一次性的垂直運輸或者水平運輸,因此泵送混凝土施工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由于現在很多路橋施工對于施工工期的要求比較高,因此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藝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資源,同時也能夠縮短項目的工期。為了能夠讓該技術更好地為路橋工程項目施工服務,工作人員在開展路橋項目施工之前,必須對設備和運輸進行科學的統計,確保各種施工所需要的資源能夠準確迅速地運輸到指定的位置,同時路橋施工項目對于混凝土運輸工作的要求很高,為了確保不會出現管道壓力較高造成的堵塞現象,可以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和混凝土泵相結合的方式。通常情況下,混凝土泵在運行時混凝土攪拌車也要及時運行,這樣才能夠持續不斷地向混凝土泵中輸送混凝土。在混凝土運輸的過程中,為了避免非正常的損耗,在管道鋪設的過程中要避免踩錐形管進行鋪設,管道鋪設中也要避免出現過多的拐彎情況,在運輸過程中受料斗要充滿,這樣可以避免多余的空氣混入到混凝土當中造成的運輸堵塞問題,運輸完成以后要對混凝土運輸工具進行及時的清理,避免出現混凝土的凝結[1]。
1.2 水下混凝土施工技術
如果路橋施工采用的是水下混凝土灌注,則灌注的過程很容易受到水的壓強以及其他外力的影響,因此要想確保路橋施工的質量,就必須對運輸管道進行嚴格的檢查,使用的運輸管道必須保證質量,內壁應該潤滑,直徑應該在20到30厘米之間。要避免由于鋼筋骨架形成的鉤掛或者碰壁現象,管道底部要避免使用法蘭盤,中間節管的長度要比設置的比漏斗短,這樣才能夠保證混凝土全部進入漏斗當中,采用砍球法進行混凝土灌注必須檢測相關的設備,確保設備的正常。
1.3 樁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
在路橋工程施工中,必須保證樁基的牢固和穩定,因此樁基的混凝土灌注就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進行灌注之前,要檢查樁基底部有無滲水現象,如果有滲水的現象就必須先把滲水情況進行處理。進行灌注采用的施工材料必須滿足路橋工程施工中的要求,對于混凝土的攪拌一定要均勻,避免混凝土中出現氣泡等,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要加強監督和檢查,出現問題及時的解決。如果樁基施工的混凝土灌注是在水下進行操作的,整個路橋施工的難度就會極大地提升,導致很多路面上應用效果較好的施工方式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為了能夠滿足水下灌注的目的,就要采用鉆孔樁的方式進行水下施工[2]。
2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
路橋施工中采用的體外預應力是后張無黏結預應力體系中的重要分支。所謂體外預應力就是講預應力索安置在道路橋梁的主體結構外部,單獨依靠橋梁內部的轉向裝置和兩端的能錨固件和整個梁體進行銜接的一種施工工藝技術。體外預應力結構的預應力筋必須布置在路橋工程的主體結構上面,固定外預應力索由多根鋼絞線結合形成,因此也被稱為是體外預應力索。通過機構外對于橋梁上部的結構給予一定的預應力,這樣可以產生反彎距的效果,能夠對路橋工程的外部荷載力和內部的應力進行抵消,最終達到卸載的結果,這樣能夠更好地提升路橋公路施工中橋梁的承載能力。在進行預應力筋安裝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各個錨具的正常,針對預應力筋采用的是斜筋還是水平筋可以分別使用斜桿或者粗鋼筋固定。首先要把水平滑塊和斜筋進行良好的固定,然后將斜筋的上錨固定點進行固定處理,在墊板位置使用一些支架來對滑塊進行定位,然后穿入水平筋。在進行上述操作的過程中,必須保證水平筋的兩端預留一樣的絲頭長度,預留足夠的滑移量,同時也要確定好滑塊的位置,避免出現張拉錨固時螺母無法擰緊的問題。水平筋兩端的螺母要同時進行加固。水平筋的中心和滑塊錨孔要正對。水平筋收緊過程中要處理好應力體系,按照路橋的傾斜角度將斜桿焊接在梁端的U型錨固定板上,使用夾桿焊把水平筋焊接在斜筋上面,根據路橋施工的長度不同,每隔兩米左右用木塊水平拉墊起來,最后安裝相應的鎖緊裝置來降低路橋的垂度[3]。
3過渡段的施工技術
路橋工程過渡段經常出現跳車問題,因此可以采用橋頭搭板的方式來降低沉降落差,減少行車帶來的不適感。通常橋頭搭板的長度最好保證在坡度的3‰~6‰以下,同時具有較高的荷載承受能力。路橋地基的壓縮變形主要是由于車輛的荷載和填料出現的問題,因此在橋面上以及搭板上必須采用同等厚度的面層機構進行處理,搭板下的加強厚度最好在兩米以內,在施工中要對路堤填料進行合理的選擇,填料最好就地取材,避免材料的浪費,同時也能夠更好的減少施工的工期[4]。
4結束語
在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施工的質量,必須不斷地完善施工技術,采用現代化的施工方法,滿足路橋工程施工的相關要求,更好的保障路橋工程施工的質量,為經濟發展和人們的出行服務。
參考文獻
[1] 蔣守軍.路橋工程施工中的常見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研究[J].四川水泥,2017(10):22.
[2] 張之佳.路橋工程施工中的常見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研究[J].四川水泥,2017(7):196.
[3] 趙紅軍.路橋工程施工常見施工技術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3):100.
[4] 王濤,閆兵.路橋工程施工中的常見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J].價值工程,2014(33):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