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Z世代(Gen-Z)一詞,最早流行于歐美地區,在我國用以表征那些出生于1995-2009年間的人。
Z世代又稱網絡世代、互聯網世代,意指受到互聯網、即時通訊、短訊、MP3、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科技產物影響很大的一代人。
具體而言,戰后的美國大體可劃分為四個世代:
在我國,Z世代按時間角度可定義為1995-2009年出生的人群,即“95后”和“00后”。
數據顯示,我國的Z世代群體活躍用戶規模達到2.75億,是互聯網的原住民,對互聯網有著天然的依賴。
“二次元”
討論Z世代,必定繞不開“二次元”。
“二次元”源自日文“にじげん(二維)”,也稱“二次元世界”,主要指以二維圖像構成的平面“架空世界”或理想世界,其內容載體主要為ACGN——動畫(Animation)、漫畫 (Comic)、游戲(Game)、小說(Novel)。
根據艾瑞的測算,2019年我國泛二次元用戶將達到3.9億人,意味著二次元文化基本完成了對Z世代的全覆蓋。
“二次元”影響下,Z世代的五大性格特點
Z世代消費態度
在美國市場,Z 世代擁有2000 億美元的直接購買力及1萬億美元的非直接購買力。巴克萊銀行則預計,到2020年,Z世代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群體,并會占據美國、歐洲和金磚國家消費市場40%的份額。
愿意為自己的興趣付費
由于Z世代們相互之間對作品存在高度認同,所以更愿意為自己的興趣付費。
數據顯示,二次元用戶花錢比例整體較高,其中有 56.2%的人愿意購買周邊;其次是游戲付費和漫畫購買,二者比例分別為48.55%和47.3%;僅有5.5%的二次元用戶沒有過消費行為。
內容創作=自我實現+社交方式
對于Z世代來說,依托互聯網提供的公共空間進行創作,成為其實現自我價值和拓展社交圈子的重要途徑,這便是為什么B站、小紅書等以UGC(用戶原創內容)為支撐的平臺得以迅速占領市場,同時帶動了相關消費的原因。
是“國貨潮”興起的重要力量
反映到消費上,便是Z世代對國貨有著極大的興趣。而從李寧、大白兔、六神、云南白藥的備受歡迎,再到百雀羚、回力鞋等經典品牌的翻紅,無不反映出新一輪“國貨潮”的降臨。
根據阿里研究院的報告,在購買新銳國貨品牌的消費者中,超過半數是“95后”。
追隨偶像的腳步
追隨偶像的同時,Z世代還對“偶像經濟”的發展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數據顯示,2018年Z世代因偶像推動的消費規模超過400億元,其中有接近70%的Z世代年輕人會愿意購買“愛豆(英文idol的音譯)”周邊及同款產品,或是其代言推薦的產品。
偏愛顏值與萌寵
Z世代人群熱衷于追求與高顏值相關的一切事物,使得“顏值經濟”在Z世代中盛行。
與其他人群相比,Z世代更加偏愛萌寵,喜歡“吸貓”和“擼狗”,與萌寵相關的各種消費也因此興起。
奔涌的“后浪”
“后浪”所指的正是Z世代。
因為個性的張揚與對新生事物的向往,讓Z世代喜歡音樂的可以盡情去參加各種音樂節,哪怕愛打游戲也可能在未來某天成為一名電競高手,或是做出一款爆款游戲產品……各種各樣的愛好與職業,在Z世代“不設限”的人生中都能找到合適的成長空間。
注 :資料來源于蘇 寧 金 融 研 究 院 消 費 金 融 研 究 中 心《“Z世代”群體消費趨勢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