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宗娟

無論是美術、音樂還是鋼琴、舞蹈,這些都屬于藝術的范疇,而藝術教育的根本意義在于素養的培養。藝術素養指人對藝術的感受、體驗、評價和能動創造的能力,培養藝術素養對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靈珠山中心幼兒園地處鄉鎮中心,幼兒接觸、參與藝術性活動較少,缺乏來自外界的有效支持,缺少主動感受和欣賞藝術作品的能力,在藝術評價中表達較少,藝術素養亟須提高。我園希望通過“組織保障、理論支持、物質支撐、扎實調研”四步走的研究途徑,深入發掘美術欣賞對培養幼兒藝術素養的價值,創新美術作品欣賞活動的內容和途徑,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關注課題研究
組織保障要合理。為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園所成立了層次明確的課題研究小組——以班級教師為基礎,級部組長制定具體實施計劃。合理的組織能最大化成員的價值,有助于開展培養幼兒藝術素養相關課題的研究。
理論支持要到位。教師通過上網搜索相關信息、學習專著、閱讀教育教學類刊物獲得理論知識。同時,教師將美術欣賞活動貫穿于園所主題活動中,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師在理論學習中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積累教育智慧,從而豐富幼兒園活動,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書籍支撐要充足。為提高教師美術素養,帶動課題研究,園所為每個班購買了《幼兒園美術欣賞教學案例》《孩子的畫告訴我們什么》《民間藝術欣賞》等書籍,以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更好地帶領幼兒開展美術欣賞活動。
深入調研要扎實。根據研究需要,園所設計并形成“家長對幼兒藝術素養重要性及培養方式的現狀調查”“教師對幼兒藝術素養重要性認識的現狀調查”和“幼兒現有藝術素養水平的狀況調查”問卷,并進行分析總結。綜合分析問卷結果發現,家長自身缺乏藝術素養,缺少培養幼兒藝術素養的方法,家庭經濟情況制約幼兒藝術素養的提高;教師缺乏開展美術欣賞活動的有效計劃、途徑;幼兒對藝術話題表達能力弱,自主創作藝術相關作品的能力偏低。只有了解現階段培養幼兒藝術素養存在的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措施,從家庭、學校和幼兒自身出發,合力促進幼兒藝術素養提高。
按照“四步走”的研究途徑,我園對3-6歲年齡段的幼兒進行了持續研究。在研究實施過程中,教師注重做觀察、記錄、分析、總結工作,按計劃完成了規定的研究內容。教師在研究過程中不僅收獲了大量幼兒藝術素養培養的相關知識,還明確了開展農村幼兒園美術作品欣賞課程活動的方向。
教師梳理青島市新教材、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料庫中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的節日、季節素材發現,這些資料中幾乎沒有美術欣賞活動方面的內容。教師不懼從零開始,結合課題探索初期整理的理論素材,完善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美術欣賞活動,形成美術作品欣賞課程方案,充實了我園生態教育園本課程資料庫。
美術作品的“賞方法”
環境浸潤,滲透審美教育。園所要創設與美術欣賞活動相適應的藝術環境,如班級中創設名家名畫欣賞區域并定期更換;走廊環境創設需結合園所生態教育內容,用自然材料打造畫作,自然材料為農村中常見的樹皮、秸稈、果殼、玉米核等。
多感官參與,提升幼兒對美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在教育實踐中發現,停留于作品表面的欣賞,很難理解作品本身的深層意蘊。在美術欣賞活動中,我園嘗試將美術、音樂、語言活動等合理結合,豐富美術欣賞活動形式。調動多感官參與的效果要大于單純依靠視覺進行欣賞,幼兒對美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多渠道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美術作品所展現的意境充滿了韻味,對幼兒而言,要用語言表達出所欣賞的美術作品中的感情是存在一定困難的。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激發幼兒的欣賞興趣,挖掘幼兒的表達潛能,比如開展混班、混齡的大區域活動,活動分陶泥組、剪紙組、水墨畫組、創意水粉組,充分應用美術元素,對提升幼兒的審美情趣、表達能力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鼓勵幼兒走進民俗館、藝術館。民俗館與藝術館中的每一道紋飾、每一件展品都藏著藝術的精髓。充滿歷史感與美感的展館用有限的空間為幼兒展示出了藝術作品的無限可能。一件展品也許就能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可進一步提升幼兒的美術欣賞水平。
美術欣賞的“教智慧”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開展有效的美術欣賞活動要關注教育方式:第一,教師要注意巧妙提問,實現幼兒與作品對話;第二,引導幼兒多感官表達,激發其自主創作的興趣;第三,鼓勵幼兒互相評說作品,提升幼兒的交往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下,幼兒感受美、表達美、創造美的能力在參與美術欣賞活動過程中不斷提高。幼兒能從色彩運用、作畫方式、線條勾勒等方面分析美術作品,說出畫家獨特的繪畫手法、體會畫面所表達的情感。幼兒從最初臨摹作品到可以自主構圖、大膽用色,這個轉變說明幼兒的藝術欣賞水平、自主創造與表達能力有了質的提升。
提高教師藝術素養
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美術欣賞活動前要制定詳細的計劃,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所欣賞作品的特點。教師在對優秀美術作品的不斷探索、分析和欣賞中,可逐漸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豐富與藝術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隨著藝術素養的提升,教師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激發專業成長的內驅力。
接下來,園所將給予教師理論學習的機會,切實抓好課題研究的管理,時刻關注課題研究狀況。研究組個別參研教師在研究中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但在美術欣賞活動中,由于對美術作品的賞析、理解、分析能力不足,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有效實施課題研究,需要園所組織教師集體參觀畫展、參加藝術沙龍交流等活動。教師是幼兒學習的領路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園所將更加注重提高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使教師的教研能力登上一個新臺階。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靈珠山中心幼兒園)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