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萍
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打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新形勢下,學校日常在線教育應運而生。教師能否適應在線教育新模式?在線教育模式下如何提升授課的效率?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質量如何提高?帶著這些困惑和思考,上海市嘉定區安亭小學本著“響應兒童需要,享受教育生活”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全校教職工的智慧和力量,引導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積極思考與實踐。
全員聯動,全面保障。學校認真落實“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工作要求,精心做好延遲開學以及線上教學工作。
健全機制,筑牢在線教學保障。根據上級要求,學校制定《嘉定區安亭小學應對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預案》,設立防控組、教學組、保障組、宣傳組,落實組織結構人員責任,為在線工作做好機制保障。
多維互動,著力提升教學效能。結合前期排摸以及學校實際情況,我們要求教師在延期教學期間,使用CCTALK觀課,在釘釘平臺進行師生互動教育。學校組織力量對教師進行培訓,使其熟悉在線教學技能;對學生予以指導,培養其在線學習習慣。
深度預熱,協同發展。學校用兩周的時間開展深度預熱,為學生設計適應網絡學習的課程,為上海市統一的在線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校充分利用嘉定區教育學院的“雙師云課堂”、學生寒假生活指導課程,讓學生養成在家學習的習慣,學會自我管理,合理分配時間,從制定居家生活計劃和學習計劃漸漸進入學習狀態。
錄制校本綜合活動課程21節微課,涵蓋音樂、美術、體育、勞技、自然等,落實幸福課程、健康教育、勞動教育等課程,豐富了學生的宅家生活。組織學生收看“中小學防疫公開課”“在戰役中成長”等市級課程,并開展教學交互活動。
立足校本,結伴前行。為確保師生安全和健康,積極響應市教委要求,學校充分分析學生、教師實際情況,在特殊時期堅守教書育人的初心。
任務清晰,層層落實。學校工作圍繞在線教學實際需求,凸顯教書育人實效,做到工作“三落實”:一校一策,計劃落實;明晰要求,任務落實;巡課指導,檢查落實。
靈活教研,分享智慧。提高效能,行是前提,思是起點,研是關鍵。學校教研組和備課組以提升20分鐘的互動實效作為重點研討內容,針對“課前、課中、課后”,每兩周開展一次活動。備課組則采取1+X模式,即每周開展一次固定活動,并根據實際需要,另開展幾次即時活動。讓教師在課前有預設、課中有思考、課后有反思,提高教師在線教育效能,促進專業能力提升。
關注重點,提升質量。在線教育中,從課前設計,到課中教授,再到學生學業成果反饋,應是一個閉環。如何做好這個閉環并提高教育質量,需要重點關注學生作業練習反饋和特殊學生群體的學習情況。
家校攜手,優化教育。學生居家在線學習過程中,家庭是學校提升在線教育質量的有力推手。
組織家長進行培訓。針對學生在線學習技術、網絡安全、在線學習用眼衛生等主題,學校組織班主任以釘釘群為陣地開展家長培訓,讓家長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空間,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引導家長協助學習監督。家長和學生結合學校微課“時間管理”的學習,共同制定一張作息時間安排表,幫助學生擁有健康合理的居家學習和生活的作息安排。學校重視眼保健操以及廣播操的執行情況,加入學生每天的健康打卡表單,提醒家長每天關注學生的兩操落實,確保學生視力不下降、體重不上升。要求學生學習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提醒家長督促學生配合學科“積分制”激勵評價機制,協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聯系家長注重心理疏導。在線教育期間,對于尚未返滬、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學習習慣不良、因病缺課等特殊學生,學校要求班主任每周開展在線個別交流云家訪,了解學生實際情況,摸清學生心理,做到個別問題個別解決。
(作者單位:上海市嘉定區安亭小學)
責任編輯:歐陽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