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
科學導報訊 記者馬駿 10月17日下午,由山西省科協承辦的“六新”培訓會在山西智創城NO.2舉辦。本次活動是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山西分會場培訓活動之一,由山西省雙創活動周組委會主辦。山西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郝建新出席。
培訓會以培育新時代復合人才、創新人才、高端人才為宗旨,邀請山西省政務信息管理局黨組書記、副局長李明,太原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晏泓教授,山西國惠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志成,中北大學生物工程專業張志軍教授4位專家結合山西經濟發展現狀,就數據共享交換、新材料、生物技術等內容展開培訓,為山西聚焦“六新”突破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儲備。
李明在培訓中介紹了數據共享交換的意義、概念及現狀等方面內容,著重對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服務調用情況以及多個省份的基礎資源庫運行總體情況進行詳細解讀,并對一體化政務平臺數據申請流程進行演示。他指出,數據共享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需求,數據共享是集約化、防止重復建設的需要;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需要,數據共享交換是數字城市建設的基礎。
晏泓從太鋼“手撕鋼”切入,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新材料的分類、研發狀況及全球新材料產業策略狀況,并對納米、新型金屬、新能源、新型高分子、新型電子信息、新型無機非金屬等六類新材料的研發和運用進行了詳細講解。她指出,新材料產業要以提高供給側產品制造能力為抓手,圍繞先進金屬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五大特色領域,積極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著力推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規模化發展。
張志成以《半導體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為題作演講,從歷史沿革、行業現狀、行業細分等方面對半導體產業作詳細介紹,并結合當前國際環境分析了集成電路產業對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性,讓在場聽眾對半導體產業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
張志軍在演講中介紹了生物技術的發展歷程,全面分析了生物技術在制藥行業中的應用,并對現代相關技術進行詳細闡述。他表示,近年來,合成生物學技術廣泛應用于醫藥、生物燃料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帶來重大影響,我們必須重視合成生物學的發展,以便適應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促進社會經濟的新發展。
省內創新企業、科技工作者、創客、高校學生代表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