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李軍10月16日,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為實現傳統電力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良性互動、共贏發展,有關部門聯合印發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價機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助力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
山西作為國內重要的綜合能源基地,長期以來為國家能源安全、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山西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侯秉讓介紹道,電力是生產生活的基礎能源,截至今年9月底,山西省發電裝機已經達到9575萬千瓦,其中火電裝機6706萬千瓦,占比70%。“近兩年來,山西省內外用電市場增速放緩,電力供應冗余較大,很多火電企業面臨有電不能發的尷尬境地。隨著山西省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推進,電力市場發展日趨成熟,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既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和拓展省內用電需求、促進電力行業健康發展的必要途徑。”
侯秉讓介紹道,為了對用電電壓等級110千伏及以上的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用戶實現終端電價0.3元/千瓦時的目標,實施方案中明確了三個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通過配套措施支持發電企業挖掘成本優勢,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用電實行市場充分競爭交易,配套的支持措施包括:發電企業參與交易的利用小時數不受限制;鼓勵燃用低熱質煤的發電機組優先參與交易;鼓勵以風火打捆方式參與交易等。二是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備案管理辦法,按照負面清單機制,制定了《關于做好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力市場化交易用電企業備案(試行)工作的通知》,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全部享受政策紅利。三是遴選售電公司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提供優質售電服務,公開遴選一批技術服務優、綜合實力強的售電公司,為用戶提供售電服務,推動改革紅利全部向用戶側傳導。《備案通知》提出的備案原則是:推進山西省煤電資源優勢向競爭優勢轉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以工業和信息化企業為主,以負面清單的形式,按照自愿申報、企業承諾、市級審核、公示備案的程序,對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進行備案。
山西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占祥表示,按照國家統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國家統計局令第23號)中明確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和相關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結合山西省實際,重點支持半導體、大數據融合創新、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光電、光伏、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特種金屬材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煤機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現代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通用航空、節能環保等14大標志性、引領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