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奎
“一技之長,能動天下”。面對“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挑戰,必須積極發揮“工藝專長”、崗位優勢,必須充分發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戶至上的“工匠精神”,踐初心、擔使命,講進步、比提升、曬成績,爭先“中國智造”,勇做雕琢新時代的好干部。
學習“工匠”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用力畫好“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好干部的“標準像”。追求卓越是一種習慣、創新創造是一種信仰,從1921年浙江嘉興南湖“紅船精神”,到1949年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莊嚴宣告,在一次比一次變得強大中,一名又一名共產黨員用信仰和堅守書寫著“為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擔當。薪火相傳、眾志成城,盯緊目標、枕戈待旦,在追求卓越的精神之戰中,堅持真理、發揚傳統,時刻爭做時代好“工匠”。
學習“工匠”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傾情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精益求精是一種追求,高尚品質是一種認可,在浩瀚的世界民族之林,共產黨從未屈服,從不自負,一路求索、上下革新,篳路藍縷的創業辛苦、披荊斬棘的守業艱難、刻苦磚研的興業趕考,468.1萬個基層黨組織,9100萬中共黨員,扛起了華夏脊梁,凝聚起14億人的中國夢。矢志不渝、分秒必爭,學史懂史、靶向對標,在精益求精的心靈之旅中,勇于改革、敢于擔當,時刻爭做時代新“工匠”。
學習“工匠”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用心踐行“三嚴三實”“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用戶至上是一種境界,服務意識是一種養成,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中,不變的是群眾事無小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堅持;不變的是以刀刃向內、壯士斷腕的決心,斬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滋生的土壤。實事求是、謙虛謹慎,對標補短、自我革新,在服務群眾的干事創業中,扎牢公仆精神,增強服務意識,時刻爭做新時代優質“工匠”。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過去時是現在時更是未來時,只有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堅守理想信念、做到初心不改,才能用情雕琢時代、踐行使命擔當,才能全心全意服務群眾,不負偉大時代和偉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