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師秀娜 郭敬元
泰山以其雄壯闊大的氣象,承載著中華民族積淀豐厚的文化資糧,是國泰民安的象征。“人才為事之本,而學校尤為之本也。”伴隨著中華文明發展興盛,泰安創業大學、泰山玉雕人才培養中心落入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工藝美術系包括環境藝術設計、首飾設計與工藝、寶玉石鑒定與加工、服裝與服飾設計、學前教育等五個專業。其中首飾設計與工藝專業是國家級、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系是省級特色專業,突出特色學科優勢與國內外院校、培訓機構聯合,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和省、市級非物質文化藝術傳承人、著名專家學者加盟教學。“石蘊玉而山暉,水懷珠而川媚。”泰山玉石雕刻藝術花苑,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盛世中綻放。
“不覽古今,論事不實。”在國學文化繁榮興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文化消費越來越普遍,文化修養的提高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的基本要求。對于大學生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的提升,不僅需要強化藝術技巧、技能的實訓,更需要加強藝術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而藝術審美鑒賞能力培養的最重要途徑就是加強美學理論指導下的審美實踐。只有通過對美學理論、藝術審美鑒賞能力全面而系統的藝術教育,才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力、理解力和表現力,學生才能擁有豐富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才能成為德藝雙馨復合型社會需要的技術人才。
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水平,要了解課程設置種類藝術的起源、形成、繁衍和風格的知識。“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教程教學以繪畫藝術、雕塑藝術、建筑藝術、漢字書法篆刻藝術、現代藝術設計、民間藝術與工藝美術史等知識的學習為主,宗旨是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領略藝術真諦,體驗感悟美,注重不同藝術門類的經典,因為眾多的藝術門類在藝術本質上是相互貫通的。造型藝術中采用塑、捏、雕、琢、刻、壘、繪等手段加工制作出各種藝術形象,種類繁多,有玉雕玉器、陶瓷琉璃、金銀器、青銅器、家具木器、石雕磚刻、竹藝根雕、象牙木雕、碑帖拓片、木版年畫、皮影風箏、剪紙面塑、文房四寶、符節璽印、服裝服飾、刺繡染織、環境藝術、工業設計、裝飾裝潢等。這些絢麗多彩的造型藝術形式,不僅能陶冶人們的心靈,更發揮著使用功能和獨特的社會功能。
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經濟的向前發展,美術繪畫、書法、音樂、詩詞等國學文化的繁榮,人們對美的追求日益高漲。造型藝術對現代人類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品質的提升發揮著顯著的作用,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衣、食、住、行所需豐富的物質中,都離不開造型藝術的創意創作和設計加工制作,它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時刻影響著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從造型藝術的功能來說一般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這類實用工藝產品主要是指人們的生活用品,是滿足人們生活要求的前提下的實用藝術。如日常生活用品、家具、服裝服飾、環境布置等,都屬于實用藝術的范圍。
這類工藝美術品主要是收藏、陳設、玩賞的藝術品,如青銅鑄造工藝品、玉石、瑪瑙、象牙雕刻、刺繡掛屏、裝飾繪畫等。
這類工藝美術品既有物質文化的性質,又體現一定的意識形態。所謂“造型藝術使用化,實用造型工藝化”的重要因素,是實用與美觀相結合的。

《泰山挑山工》
“人之學問,知能成就,猶骨象玉石,砌磋琢磨也。”美術是藝術,通稱造型藝術。泰山玉石雕刻的基礎課程是根據工藝美術教育專業技術的特征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科學地制定教學任務。在安排專業課程進度上,遵循基礎性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涉獵廣泛而豐富的工藝美術大學科。“萬丈高樓平地起”,培養學生掌握造型基礎的基本知識、造型能力,練好基本功,要從根本上著重學習素描、泥塑兩大基礎課程。
素描稱為一種單顏色的繪畫,素描是美術造型的基礎,是在紙上用黑、白、灰色畫出第三度空間感來表現物象體積,是造型藝術訓練的重要手段之一。
1.學習素描要遵循“由淺到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要按照“整體觀察、提煉概括、虛實表現” 的方法步驟。
2.素描初級階段是從石膏幾何形體開始的,如從立方體、球體、圓柱體、圓錐體、多邊塊面體入手,因為石膏幾何形體造型塊面朝向比較明確,造型體積明暗比較強烈,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形體的敏感力、觀察力,并增強對形體觀念、立體觀念的認識和表現。
3.循序練習素描基礎的基本功,如石膏幾何形體、石膏頭像、靜物器皿、花卉花鳥、景物動物、肖像寫生、人體的結構、著衣人物等。
4.素描是以鍛煉觀察和表現形體、結構、動態、明暗、透視、線條、構圖等,掌握理解好“三大面五調子”為目的,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
5.素描有機結合寫生、速寫、默寫和臨摹,對于掌握認識和理解客觀物象,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培養正確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都是最有效的科學方法。既能培養大腦的思維力,又能培養眼睛敏銳的觀察力、手的繪畫表現力,使腦、眼、手同時練習,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對于素描基礎知識的掌握,特別是對人物和動物的骨骼肌肉、結構及動態的理解更為重要。
學習泥塑是掌握雕塑、雕刻造型必要的基礎訓練方式。
1.泥塑習作或泥塑創作所選用的工具主要是使用起來順手輔助于手的,最好的工具還是手。
2.泥塑是以泥為主,泥一般是用磚瓦陶瓷廠加工好的陶泥,適用于做大型雕塑作品。人工制造的橡皮泥、太空泥只能做些小型工藝品等。
3.泥塑基礎訓練的過程,要按照從臨摹石膏立方體、球體、靜物到寫生人物肖像、人體結構、著衣人物的程序進行。
4.泥塑浮雕是在有一定厚度的泥的平面上,利用縱深的高低起伏變化,需要將形體按照一定比例的凸凹空間壓縮。浮雕分為高浮雕和淺浮雕、半圓雕式浮雕、簿浮雕、透空浮雕、鏤空浮雕。浮雕的表現技法采用陰陽法、起位法、比例壓縮法和納光納影法等不同表現方法。
5.泥塑翻成石膏模型是完成泥塑制作階段必要的一課,需要在實訓操作中掌握翻制方法和步驟。泥塑學習是藝術造型的基本形式和途徑。在國內外美術院校,美術基本功是學習造型藝術,而學習造型藝術大多是從泥塑開始的,泥塑的教學過程也是學習造型藝術的重要環節。

《一山一水一圣人》

《泰山石敢當》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石之美者,玉也,人之美者,君子也,有五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往今來雕刻藝術品在室內外環境中亭亭玉立、蔚為壯觀。追求美是人的天性和欲望,其滲透于人們的生活之中,人們享受著美好愿望,創造美好的人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何為雕與塑?雕是采用數學式減法,減少可刻性物質材料;塑是采用數學式加法,是堆增可塑物質材料。泥塑雕刻是獨立專門的造型藝術,是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中不可缺少的造型基礎課程之一。對于泥塑雕刻工藝流程,把握基礎技法以及特征,通過實訓過程,掌握傳統手動工具和現代電動工具的使用方法,領會體感、量感、空間感和美感在不同雕塑及材料中的造型,并“隨其形,展其意”,熟能生巧地運用造型表現,有意識地展示新時代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元素,弘揚國學文化信仰和獨具特色的審美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