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秀蘭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人在進入老年后,腿部的機能比手臂更早衰退。以下的練腿操,大家不妨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會增強體內的血液動力,防止大腦、心臟、腰椎、肝臟和腎臟的缺血,使腿部衰老減緩,使身體更加健康。
腦供血不足常表現為頭暈、吐字不清、哈欠連天、肢體麻木、全身乏力、嗜睡等癥狀,經常練習蹺足分趾有助于防止腦缺血。這是因為大腦皮層的一些區域與軀體運動有密切聯系,通過下肢肌肉及腳趾的活動能刺激大腦皮層,增強區域功能,增加腦血流量。
動作:
坐在椅子上,地面鋪一張地墊,赤腳踩在地墊上,腳趾用力抓地,然后放松。反復進行1 分鐘;然后左腿在上蹺起二郎腿,將五個腳趾分開。反復練習2 分鐘,接著右腿在上,重復分腳趾的動作。以上動作每日練習2 次,熟練后可增加練習的難度,如用腳趾抓毛巾、抓筆等。心臟缺血常表現為心慌、胸悶、氣短,以及夜間睡眠時感到憋氣等癥狀。經常練習伸臂下蹲,有助于改善心臟缺血。伸臂下蹲時下肢肌肉的擠壓,以及胸腔吸氣和心臟舒張期產生的負壓吸引有利于血液回流,另外還能增強心臟的泵血功能,增強心血管的彈性,有效緩解心臟缺血。
動作:
站立,兩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雙臂前伸,與地面平行,松腰曲膝慢慢下蹲,同時配合深呼吸,下蹲時上身盡量挺直;下蹲到最大限度后,停留5 秒鐘,之后收手慢慢起立。反復做5 回,每日3 次。膝關節炎、高血壓患者及嚴重冠心病患者不宜。腰椎缺血常表現為腰部酸痛無力、腿麻、腿發涼,甚至小便失禁等癥狀,常見于骨質增生及椎間盤突出患者,練習仰臥踢腿可防治腰椎缺血。仰臥對于腰椎的負荷最小,腰部上挺可增強腰背肌的力量,防止腰椎受損。踢腿則能使腰椎處于拉伸的狀態,椎間隙增大,促進血液循環。
動作:
坐在床邊,上半身仰臥,雙腳踩地,大腿、小腿的夾角為90 度。深吸氣,抬起左腿,伸直的瞬間做踢腿的動作,同時呼氣,保持3 秒鐘后收腿。反復進行10 回,然后換腿同種方法操作,每日2 次。肝臟缺血有全身乏力、食欲減退、面色晦暗、眼睛昏花等表現。坐位拉伸能有效增加肝臟供血,使肝臟得到被動鍛煉,不僅可以使肝臟的血液循環暢通,不淤不滯,還能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
動作:
端坐在瑜伽墊上,將右腿伸直,緊貼地面,左腿收回,腳心貼在右大腿內側,同時深吸氣;接著右手抓住右腳尖,身體向左腿方向扭轉,左手臂向天空方向伸展,同時呼氣,持續5 秒鐘后恢復最初的姿勢,換另一側做同樣動作,此為1 次。反復做10 次,每日1 回即可。剛開始練習時,抓伸直的腳尖較為費力,但不要勉強,宜循序漸進,量力而行。腎臟缺血易出現面部浮腫、腰膝酸軟、尿頻尿急、尿中泡沫增多等癥狀,常練提踵握拳可有效緩解。提踵握拳能增強腰部鍛煉,腰為腎之府,腰部肌肉的拉伸可使腎臟得到鍛煉,增強腎臟的氣血運行。
動作:
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目視鼻端,深吸氣的同時腳跟抬起,雙手握拳提至胸前,做端物狀,持續3 秒鐘后,呼氣,放松腳跟落地,恢復初始姿勢。反復連續做10 分鐘,每日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