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蕾
(衡水學院生命科學系,河北 衡水 053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及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中有限的土地資源促使商業建筑在城市中的集聚度大大提高。城市商業綜合體具有商業功能集約化、復合化的優勢,其發展是我國城市化進程下的必然趨勢。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出入口空間屬建筑空間的一部分,不僅對建筑本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與城市的融合點,具有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改善建筑周邊環境、提升城市形象等功能。市民對商業綜合體入口空間的要求伴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也逐步提高,如何使入口空間滿足現代人群的需求,適應現代城市的發展,是城市商業綜合體入口空間設計要考慮的重點問題[1]。
根據相對位置的不同,商業綜合體的入口空間可分為門體空間、外部過渡空間、入口邊緣空間。入口邊緣空間是最靠近城市道路的第一層空間,連接道路與商業綜合體外圍過渡空間;外圍過渡空間屬于第二層空間,介于邊緣空間與門體空間之間;門體空間屬于第三層空間,起到銜接外圍過渡空間與商業綜合體建筑內部的空間的作用[2](圖1)。
3.1.1 門體空間設計
門洞式門體、凹入式門體、開放式門體、凸出式門體和獨立式門體為門體空間的主要平面設計形態類型(表1);架空式門體、圍合式門體是門體空間的正立面設計形態。平面形態和立面形態的設計形式直接影響門體空間使用效果,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場地需求,結合場地環境,設置適宜的門體空間,最終實現科學合理的的效果[3]。
(1)門洞式門體。
門洞式門體在商業綜合體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及次要出入口均可使用,對商業綜合體建筑及周圍環境沒有特殊要求。由于其占地面積小,當外部過渡空間較狹窄時,門洞式是較好的選擇。
(2)凹入式門體。
凹入式門體在綜合體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及次要出入口同樣均可以使用,尤其適用于需要引導車流或人流的入口環境。
(3)凸出式門體。
凸出式門體是商業綜合體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門體形式,一般設在外部過渡空間較大且面臨城市主要干道的位置。如萬達廣場門體與整體建筑的色彩和質感形成統一,通過凸出式門體的造型形成較好的識別效果(圖2)。

圖2 凸出式門體
(4)開放式門體。
適用于大型的多棟式商業綜合體中,其中可穿插城市街道,利于大量人車通行。
(5)獨立式門體。
獨立式門體具有占地面積大、吸引力強的特點,一般用作主要門體,適宜設在外部過渡空間較大,臨城市主干道的一側。如萬達廣場的獨立式門體,造型獨特,吸引力強(圖3)。

圖3 獨立式門體
3.1.2 外圍過渡空間設計
(1)平面空間設計。
商業綜合體入口空間在滿足人群的集散以及行走等功能需求的同時,有節奏、有韻律地退讓出外圍過渡空間,達到設計形式上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4]。例如,重慶渝北的新光天地商業綜合體建筑與城市道路之間設計較寬的通行空間,有利于人流迅速、順暢流動;協信星光時代廣場東側退讓出面狀廣場,與緊臨的江南大道形成三角形外圍過渡空間,方便人群的集散(圖4)。
(2)豎向空間設計。
設計商業綜合體外部過渡空間,應結合地形形成商業綜合體入口的空間特色[5]。豎向設計應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土方量為根本原則。當外部過渡空間豎向設計存在一定高差時,可以通過植物軟化建筑線條,緩解高差給人們帶來的壓迫感;當外部過渡空間地形較為平坦時,可以通過植物引導視線,組織和劃分空間。

圖4 平面空間設計
3.2.1 步行交通空間環境設計
滿足人們活動需求是對活動空間的基本要求。人的活動空間可分為運動空間和停滯空間[6]。運動通行空間一般需要快速地分解人流,所以其場地需要開敞、簡潔。交往活動空間更關注人們在停留狀態時對空間的需求,通過實體景觀對空間進行分隔,更關注打造空間的趣味性。
3.2.2 車行交通環境設計
車行交通空間出入口在設置時需要保證人流及車流的及時疏散,避免商業綜合體車流對城市交通造成擁堵,因此,車行出入口不宜設在城市主干道上。如果車行出入口設計在城市主干道上,需要留出足夠的空間作為緩沖。
城市商業綜合體入口環境的文化設計可從3個方面入手:一是體現企業文化,二是體現商業建筑的商業文化,三是地域文化的表達。結合場地各設計要素包括地形、道路、軟硬質景觀等,在滿足人們功能需求的同時,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商業綜合體入口環境。
城市商業綜合體具有商業功能集約化、復合化的優勢,對于城市的建設和商業發展有巨大的作用,做好商業綜合體的入口空間設計對于改善城市形象、引導人流、促進商業發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設計時需要對空間形態、交通環境及文化表達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從而實現商業綜合體的商業與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