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引擎作用,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意見》明確,我國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智能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等8 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的投資增長點,推動重點產業領域加快形成規模效應。
《意見》表明,我國將圍繞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重大投資項目,加強要素保障,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內外發展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兑庖姟分荚诎l揮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引擎作用,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意見》明確,深入推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綜合運用財政、土地、金融、科技、人才、知識產權等政策,協同支持產業集群建設、領軍企業培育、關鍵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等項目。啟動實施產業集群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產業集群產城融合示范工程、產業集群應用場景建設工程,實施產業集群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圍繞增強資金保障能力,《意見》強調,統籌用好各級各類政府資金、創業投資和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創新政府資金支持方式,強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項目的投資牽引作用;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開發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優化發行上市制度,加大科創板等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依托國有企業主業優勢,引領、帶動各類所有制企業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布局力度,鼓勵具備條件的各類所有制企業獨立或聯合承擔國家各類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創新能力和產業化等建設項目。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金融精準服務供應鏈產業鏈完整穩定,促進經濟良性循環和優化布局,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商務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外匯局聯合印發《關于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 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銀發〔2020〕226 號,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首次明確,供應鏈金融是指從供應鏈產業鏈整體出發,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實交易背景下,構建供應鏈中占主導地位的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一體化的金融供給體系和風險評估體系,提供系統性的金融解決方案,以快速響應產業鏈上企業的結算、融資、財務管理等綜合需求,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產業鏈各方價值。
《意見》從準確把握供應鏈金融的內涵和發展方向、穩步推進供應鏈金融規范發展和創新、加強供應鏈金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供應鏈金融政策支持體系、防范供應鏈金融風險、嚴格對供應鏈金融的監管約束等六個方面,提出了23 條政策要求和措施。
《意見》明確,供應鏈金融應堅持提高供應鏈產業鏈運行效率,降低企業成本,服務于供應鏈產業鏈完整穩定,支持產業鏈優化升級和國家戰略布局。市場主體應立足于各自專業優勢和市場定位,加強共享與合作,維護市場公平有序,促進產業良性循環。
《意見》提出,金融機構與實體企業應加強信息共享和協同,提升產業鏈整體金融服務水平,提高供應鏈融資結算線上化和數字化水平。提升應收賬款的標準化和透明度,提高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效率,支持打通和修復全球產業鏈,規范發展供應鏈存貨、倉單和訂單融資,增強對供應鏈金融的風險保障支持。
《意見》要求,完善供應鏈票據平臺功能,推動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公示,優化供應鏈融資監管和審查規則,建立信用約束機制。加強核心企業信用風險、供應鏈金融業務操作風險、虛假交易和重復融資風險、金融科技應用風險等防控。
《意見》強調,供應鏈大型企業應嚴格支付紀律和賬款確權,不得擠占中小微企業利益。各類機構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應嚴格遵守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加強業務合規性和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