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新變局 新突破 新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鋁加工產業年度大會”在佛山召開。中國鋁加工要堅持“內循環促消費,外循環穩出口”的工作方針,開創鋁加工行業“雙循環”發展新局面。
為深入探討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積極謀劃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中國鋁加工產業發展新格局,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鋁加工強國,9月15日,以“新變局 新突破 新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鋁加工產業年度大會”在佛山召開。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葛紅林,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常國武,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聶祚仁,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熊柏青,經濟日報出版社社長韓文高等嘉賓出席大會開幕式。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范順科主持開幕式。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各行各業謀劃“十四五”規劃之年,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鋁加工產業工作,葛紅林提出三點意見。

一是深刻認識“雙循環”的內涵,實施“內循環促消費,外循環穩出口”的鋁加工產業方針,在互動中發展,實現穩中求進。
今后一個時期,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特征會更加明顯,內需潛力將會不斷釋放,將為鋁加工產業的發展提供難得商機,而國外市場受逆全球化思潮和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將為鋁加工產業的出口增加更多困難,我們要堅持“內循環促消費,外循環穩出口”的工作方針,開創鋁加工行業“雙循環”發展新局面。
內循環要重點推動鋁在交通運輸、建筑、包裝、城市家居、海洋工程及國民生活中的應用,通過擴大市場需求釋放產能和應對國際貿易摩擦。最近,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已經成立了“擴大鋁應用辦公室”,專門協調業內和跨界推動鋁產品的應用,特別是工程化應用。
外循環要在穩定出口基本盤的同時,加快優化出口結構的步伐。目前,我國鋁材出口占產量的13%左右,鋁材加鋁制品等總出口占產量的23%以上,可見,穩定出口難度大,但滑坡的負面影響更大,我們必須堅持全球化,拓展新國別,維護老客戶,開拓新客戶,力爭穩中有進。
二是深刻認識科技創新,加快增長方式的轉變,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視察有色企業,特別關心企業的科技創新,強調:“科技創新要抓核心,抓核心技術,走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個路子。”
舉不勝舉的例子告訴我們,企業無論大小,最終要靠科技贏得競爭,贏得領先。大企業喪失了核心技術,必然從大變小甚至走向破產,反之,小企業創新了關鍵技術,將不斷壯大走向輝煌。
鋁加工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加快增長方式的轉變,促進新舊動能的轉換。
對傳統市場,要不斷追求更高質量、更低成本的制造,努力從大宗材料供應商向近終型產品供應商轉變。
對新興市場,要搶抓機遇,開發更多性能更優、個性更強的產品,努力從一般提供商向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轉變。
對高端市場,要攻克關鍵技術的短板,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并從低端出口商向高端出口商轉變。
對未來市場,要特別重視預測和引領,要敢于想象鋁應用,敢于拓展鋁應用,鋁加工產業要積極倡導鋁應用的“01創新”,創新出更多像全鋁新能源汽車那樣的以鋁代鋼產品??傊?,要大膽開拓新市場,善于跨界新應用,積極引導新未來。
三是深刻領會“五個希望”,展現企業家的成功人生,為國家、為企業、為員工作出更大的貢獻。
今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對企業家提出了五點希望,即:希望大家增強愛國情懷、希望大家勇于創新、希望大家誠信守法、希望大家承擔社會責任、希望大家拓展國際視野。鋁加工的企業家,無論工作在國企、民企、還是混合所有制企業,都應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五個希望”的要求,唯有照做了,才能將企業引向正道,才能將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才能贏得員工的擁護,才能真正展現企業家的成功人生。
常國武表示,我國鋁加工行業應在雙循環的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結合行業實際情況,采取務實有效舉措,加快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一是要積極擴大內需,不斷開拓應用領域,擴大市場規模,推進產品應用,挖掘消費新亮點,形成消費示范作用。二是要強化創新驅動,充分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三是要提升智能化水平,推進建設有色智能加工工廠,組建有色行業智能制造聯盟,抓實抓細成果推廣應用,打造一批標桿企業和專業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四是要加快協同發展,積極做大拉長產業鏈,強化集群效應,實現互利共贏。
趙海介紹了近年來佛山鋁加工產業的發展情況及助力產業發展的切實舉措。佛山市委市政府為突破產業發展瓶頸,推動產業做大做優做強,將鋁加工產業納入“2 +2 +4”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先后推出產動力全球鋁業展貿中心、有色金屬產業聯盟、鋁加工產業聯盟等多個高端產業服務平臺,不斷整合優化產業資源和社會資源,共同解決產業發展遇到的關鍵和共性問題,助力佛山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范順科在《中國鋁加工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的專題報告中對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鋁加工產業的發展路徑,提出以下幾方面的建議:鋁加工產業要堅定信心,穩中求進;主動融入國家戰略,開創鋁加工行業雙循環的新局面;有效創新,打破高端產品受制于人的局面,進行管理和營銷模式創新;升級改造,堅持向深加工延伸產業鏈不動搖;防范風險;走智能化發展道路;積極擴大國內鋁應用;加強同行間的溝通與合作,打造產業鏈命運共同體。

為更好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了“中國鋁箔行業突出貢獻人物、優秀企業家和先進工作者”頒獎儀式,以及“第三屆中國鋁板帶材十強企業”授牌儀式。范順科,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廣東堅美鋁型材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湛斌為獲獎者和企業頒發證書和獎杯。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章吉林主持頒獎及授牌儀式。
大會授予江蘇常鋁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平、廈門廈順鋁箔有限公司創始人陳成秀、江蘇鼎勝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賢海共3 位企業家“中國鋁箔行業突出貢獻人物”榮譽稱號。授予河南明泰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杰、上海華峰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勇進、洛陽龍鼎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成藝共3 位同志為“中國鋁箔行業優秀企業家”;授予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建輝、上海神火鋁箔有限公司陳凱、煙臺東海鋁箔有限公司顧華鋒、山東宏創鋁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欒潔共4 位同志為“中國鋁箔行業先進工作者”。
龍口南山鋁壓延新材料有限公司、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南明泰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中鋁瑞閩股份有限公司、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河南中孚高精鋁材有限公司、山東宏橋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忠旺鋁業有限公司、洛陽龍鼎鋁業有限公司、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萬達鋁業有限公司、洛陽萬基鋁加工有限公司共12家企業獲“2019年(第三屆)中國鋁板帶材十強企業”稱號。
在會議同期舉辦的2020年(第五屆)中國鋁加工材料學院與研究院院長論壇上,中南大學、東北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等高校教授分享了其各自團隊在鋁合金技術及應用上的最新研究進展。會議還設立了鋁擠壓、鋁軋制、資本與期貨等主題分論壇,專家學者在此碰撞思維,互通有無,把脈鋁加工產業未來發展。
全國有色輕金屬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葛立新在報告中提出鋁加工行業“綠色設計指標評價”標準體系,其目標是為“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提出標準化依據,最大限度減少鋁產品全生命周期中資源消耗量、能源消耗量、降低環境影響,用標準指引企業走綠色發展道路。
尚輕時代金屬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春明為中國鋁板帶箔行業提出可持續發展建議:減少增量,保護存量,構建可持續投資和行業生態共建。調整結構,開拓藍海,實施可持續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改善治理,補齊短板,推動可持續企業治理和能力提升;加強聯合,推進重組,促進可持續產業鏈構建和布局調整;主動作為,積極應對,繼續融入全球可持續價值鏈。
中鋁創新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李謝華對鋁在全鋁家居、鋁燃料電池等應用領域上提出要實現材料高端化和與新技術結合的“高素質”研發;功能性、結構性、外觀美化的“高顏值”設計;新生產技術、制備技術、成型技術的“高性價”生產。“高素質、高顏值、高性價”三個要素的關鍵就是“創新”。
中國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王飛虹對國內外鋁價及未來走勢進行全面分析,認為新冠疫情對電解鋁的生產沖擊不大,上半年中國電解鋁產量小幅增長,但國內外廢鋁的回收利用確實受到了沖擊。疫情對國外鋁消費沖擊嚴重,但隨著全球復工復產的形勢,下半年預計鋁消費環比改善可以期待。預計中國下半年原鋁產量將顯著增長,國內鋁價下半年波動區間為13500 ~15500 元/噸。
會議內容豐富,報告精彩,干貨滿滿,吸引了來自中國鋁加工產業的400多家企業、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原輔材料供應商、裝備配套企業、下游用戶、貿易和期貨公司、政府部門、新聞媒體等各界超過1300 名代表前來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