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師范學院 黑龍江 大慶 163712)
少兒時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性階段,這一時期兒童的健康與訓練普遍受到家長的重視。少兒體適能是少兒身體的一種適應能力,是少兒體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兒童在進行身體運動時所表現出的能力,少兒體適能訓練主要面對5-12歲兒童,指兒童在身心愉悅的情況下進行鍛煉,以健康成長并提升適應環境的能力為目的,主要包括對少兒的靈敏性、平衡性、反應時間、協調性等的訓練。在進行體適能訓練過程中,由于學員年齡的特殊性,對教練的職業素養要求偏高,少兒體適能教練的素養關系到少兒體適能教學的效果,體適能教練職業素養的提升必將推動少兒體適能訓練的發展,優秀的少兒體適能教練有助于培養兒童的興趣,有助于少兒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對少兒體適能教練的職業素養進行探究則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以北京市朝陽區12所大規模少兒體適能培訓中心的120名教練和8名教齡較長的體適能方面教練、專家為研究對象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論文研究需要,通過CNKI、維普期刊、萬方數據庫等網站,以“體適能”、“教練”和“職業素養”為關鍵詞檢索有關文獻。
(2)問卷調查法。
發放《北京市朝陽區少兒體適能教練職業素養問卷調查》問卷,深入場館進行考察,最終編寫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120份,回收問卷120份,有效問卷120份,有效回收率100%。
(3)專家訪談法。
對北京市的少兒體適能中心部分教齡在7年以上的教練共8人進行訪談,獲取相關資料,并對教練所提出的建議進行歸納整理。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北京市朝陽區120名少兒體適能教練進行了走訪調查,問卷中的選項經過論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問卷通過四個方面對北京市朝陽區少兒體適能教練的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北京市朝陽區少兒體適能教練問卷得分情況(N=120)
調查得知,北京市朝陽區少兒體適能教練整體水平較好,學歷都在本科及以上。由表1得出,北京市朝陽區少兒體適能教練的應急能力較好,能夠很好地應對突發情況,如學員受傷或重大衛生事件等,教學的組織與管理能力較強,能夠很好的組織教學,在教學設計上有所創新,能夠有效運用所掌握的教學方法。同時教練對兒童的身體、心理各階段的發展特點有基本的掌握。但交流和學習的能力還有所欠缺,幾乎半年才進行一次培訓,很少進行溝通,無法及時更新知識。大多教練非常認同自己的職業并具有一定責任感,但對今后的職業規劃不夠清晰,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1)少兒體適能教練職業素養一級指標。
教練的職業素養構成為專業能力、專業知識、專業情意。專業能力則為綜合素養,專業知識是素養的核心,專業情意則為職業追求,而少兒體適能教練具有極特殊性,在教練職業素養的基礎上,還應具備少兒體適能的特征,結合對北京市朝陽區少兒體適能教練的現狀,提出少兒體適能教練職業素養一級指標,即專業知識素養、體育運動技能素養、教學技能素養、職業信念素養、品德修養共5個構成因素。
(2)少兒體適能教練職業素養二級指標。
通過對教練職業素養和少兒體適能教練職業素養的整合,梳理出五個一級指標,通過歸納,專業知識指標中的高頻詞為兒童身體發展階段特點、體適能理論知識、兒童心理發展特點、意外受傷的預防和處理;體育運動技能指標中高頻詞為身體素質、運動展示能力;教學技能中教學的組織與管理、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出現的頻率最高;職業信念中高頻詞為職業認知、職業認同、職業態度;品德修養中的高頻詞為不斷提高教學能力、有耐心、親和力、職業規劃、關愛學員。根據歸納整理,共構建二級指標17個。
(1)少兒體適能教練職業素養一級指標的評估。
根據8名具有代表性的體適能方面專家,均從事少兒體適能教學7年以上,且具有少兒體適能高級教練資格證書。首先對一級指標進行重要程度評分(表2),通過計算指標的總頻數排出重要程度順序,并提出相應意見。

表2 少兒體適能教練職業素養一級指標專家評估結果(n=8)
從表2中可以看出教學技能是最為重要的指標,所得分值為40,排在首位。作為一名少兒體適能教練,教學技能尤為重要,專業知識和職業信念以及品德修養的得分不相上下,作為一名體適能教練,還要有明確責任感,堅定職業信念才會認可并熱愛自己的職業,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2)少兒體適能教練職業素養二級指標的評估。
通過梳理初步確立少兒體適能教練職業素養二級指標17個,專家進行打分和評估后對每一指標的得分進行整理,并按照重要程度排序(表3)。

表3 少兒體適能教練職業素養二級指標專家評估結果(n=8)
通過表3得出,專家們對少兒體適能教練職業素養二級指標的認同度較高,專家指出,“職業規劃”一項屬于自身對職業的規劃,故保留,并移動到“職業信念”一級指標下;專家認為“不斷提高教學能力”一項屬于教練應做的行為,不屬于應具備的職業素養,“親和力”一項是教練的表現,不屬于品德修養,故刪除。
(1)教學技能。
這一指標中包括教學的組織與管理、教學設計、教學方法3個二級指標,在少兒體適能教學過程中,所面對的學員基本為5-12歲兒童,活潑好動的特點導致課程具有諸多不確定因素,這就要求教練在課程中有良好的組織與管理能力;應根據不同學員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是體適能課程更加具有針對性;應以快樂為主,以鍛煉為輔,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以游戲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為主,激發兒童的樂趣和好奇心,使學員在玩耍中得到鍛煉。
(2)專業知識。
兒童的身體發展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點,教練應了解兒童每個階段的身體發展特點,這一指標中包括體適能理論知識、意外受傷的與預防與處理、兒童身體階段發展特點、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對一名少兒體適能教練來說,只有具備扎實的體適能理論知識,才能對實踐課程進行指導,才能有所創新有所提高;應具備意外受傷的預防與處理能力,應根據運動的特點給予應當的保護,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在發生安全事故時也應有處理能力,沉著冷靜。
(3)職業信念。
職業信念是職業素養的核心,它包括職業態度、職業認知、職業認同、職業規劃與不斷提高教學能力,作為少兒體適能教練,在面對小孩子時要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認同自己的職業并忠于自己的職業,只有熱愛自己的職業才能夠把工作做好,即職業認知、職業認同和職業態度。
(4)品德修養。
從心理學的角度,少兒時期的特點之一就是好動、不易管理,在面對教練與不感興趣的課程時,容易注意力不集中。面對學員這種情況時要求教練具有耐心,多次講解并耐心糾正學員的錯誤,教練教學過程中要關愛學員、不歧視不體罰、公正平等的對待每一名學員,以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更好地達到課程的效果,所以這一指標包括耐心和關愛學員。
(5)體育運動技能。
這一指標包括身體素質和運動展示能力,少兒體適能教練必須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運動展示能力,不僅能夠更有效的說服學員和家長,更能夠彰顯課程的權威性,在教學過程中,兒童會根據教練所做的動作進行模仿,教練的運動展示能力直接決定了學員的學習效果。
經調查研究,我國少兒體適能教練職業素養整體水平較好,教學的組織與管理能力較強,能夠很好的組織教學,在教學設計上有所創新,能夠有效運用所掌握的教學方法,大多教練非常認同自己的職業并具有一定責任感,但對今后的職業規劃不夠清晰,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交流培訓,提高業務水平,教練應定期參加專業培訓并交流經驗,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應互相探討,以獲取更好的解決方法;同時為了提高業務水平和運動展示能力,應定期開展體能訓練,以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其次要完善相關知識結構,更新現有知識鏈條,教學水平的提高要靠專業知識的掌握來實現,而知識是在不斷更新的,對理論掌握不足的地方應苦下功夫,用專業知識來武裝自己,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同時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最后還要堅定職業信念,明確職業規劃,工作即事業,作為少兒體適能教練要明確使命,以工匠精神對每一位學員負責,并樹立價值目標,明確奮斗方向,在規劃和鍛煉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