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煤礦安監局婁底分局 / 供稿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煤礦安監局婁底分局監察二室積極履行國家監察職責,敢于亮劍,甘于奉獻,在強化安全生產理念上有新作為,在倒逼落后產能退出上有新建樹,在規范監察執法行為上有新突破,在推動煤礦高質量發展上有新貢獻,受到轄區黨政機關和煤礦企業高度評價。
2012年,監察二室轄區內有煤礦123處、礦工2萬余名,存在礦井規模小、主要災害重、職工能力弱、機械化程度低等短板和弱項,安全隱患復雜,事故風險嚴重。在這巨大的煤礦安全形勢壓力下,監察二室4名80后監察員提高站位、迎難而上,把“保護礦工的生命安全”作為初心,把防范和杜絕較大及以上煤礦安全生產事故作為使命;加大監察頻次,突出檢查重點,采取現場監察、責任監察、精準監察、安全巡檢、交叉體檢等方式,確保管理責任、隱患驗收、責任追究到位;把“安全生產高于天”理念落到實處,推動所有煤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和技術管理體系落地,實現“五職”礦長崗位責任制全覆蓋。“高風險煤礦安全體檢”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但這是防范事故的重要舉措。為了開展好此項工作,他們連續24天扎根煤礦,查隱患盯整改制作文書,每天從早忙到凌晨,不言苦、不談累。近7年來,共監察752礦次,查處各類隱患11267條,立案366起,經濟處罰1455萬元,停產整頓58礦次,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119礦次。
監察二室將整頓關閉9萬噸及以下小煤礦列為貫穿工作始終的紅線,主動配合地方黨委政府,認真宣傳關閉政策,先后發放普法宣傳資料5000余份,利用監察執法通報會、安全形勢分析會、事故警示教育會等多種形式,采取嚴格行政許可、以執法促關、重點整治、百日行動等有力舉措,成功引導92處煤礦主動申請關閉退出。2019年上半年是關閉退出的攻堅期,監察二室主動作為,全面推行打非治違聯合執法、依托專家檢查機電設備、整合力量異地交叉執法等3項措施,堅決落實“對發現問題依法處置、對不具備安全條件煤礦停產整改、對復查不合格隱患執法升級、對不放心煤礦暗查暗訪”的4條“鐵規”,再次促成11處煤礦簽訂關閉協議,轄區煤礦減至20處,圓滿完成湖南省政府下達的關閉退出任務。
按照湖南煤礦安監局“做精每次監察”部署要求,監察二室結合轄區實際,推行嚴格依法執法,堅持“程序和實體”并重、“效率與規范”并舉原則,“不想為、不會為、不敢為”不良傾向得到遏制,“想擔當、能擔當、敢擔當”干事氛圍空前濃厚。一是執法計劃科學化。以監察員聯系礦井制度為抓手,以預防性技術基礎監察為依托,將監察計劃細排到月、精排到礦,實行掛圖作戰,增強執行針對性。二是執法方案精準化。執法前,對煤礦生產系統“硬件”隱患、技術基礎管理“軟件”問題、安全管理機構及人員“基礎”隱患、采掘前方“隱蔽”致災因素做到“四個弄明白”,確保內容精準、分組合理、責任落實。三是執法過程信息化。堅持用好執法軟件,實現執法信息錄入、檢查方案審簽、執法文書審查、執法監督實施、執法質量考核、執法案卷整理、執法行為記錄、重要政策傳達等全在網上完成。四是執法監督效能化。推行“4321”監督模式,堅持開好執法小組會、局務審查會、文書評查會、執法分析會4個監督會,嚴格把好現場審查、法制審查、執法評議3道監督關,適時開展對被處罰煤礦回訪、與監管部門交流等兩項監督回訪,每季開展1次公開裁定。五是執法考核數據化。每次執法,要求執法人員及時填寫現場檢查記錄表,并對照評分標準填寫個人執法評分表,由專人匯總,報科室主任、分管局領導逐級審查,考核結果與評先評優、晉升晉級掛鉤,獎懲兌現。
監察二室把抓瓦斯等重點災害治理、抓煤礦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為工作主線,積極推進示范礦井建設,做到建前有方案、建中有指導、建后有驗收,并極力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共建,從國債資金、經濟獎勵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始終強化先進技術支撐,督促煤礦完成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升級改造,推動煤礦深度實施機械化采煤、智能化控制技術,引導煤礦建立瓦斯實驗室、與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開展科研項目攻關、與省級煤科院簽訂技術托管協議,推廣運用瓦斯防治抽采新技術、新工藝,加大瓦斯災害隱患治理力度,瓦斯抽采濃度由20%提高到70%,轄區煤礦瓦斯治理整體水平今非昔比。穩步實施學習興礦戰略,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形式,先后19次邀請安徽理工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教授舉行專題講座、開展技術指導,5次組織到安徽、貴州等地煤礦考察調研,學習借鑒先進辦礦經驗,以資提升自身辦礦水平,涌現出一批示范礦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