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張學博 弋永杰
芳菲四月,亭南煤業公司礦區一派綠意盎然的美麗景象,主井架上“安全為天”4個紅色大字赫然醒目。“今年以來,我們聚焦重大隱患治理環節,防治并舉,綜合施策,聚力攻堅,全面提升礦井防災抗災能力。一季度煤炭產量超計劃3萬噸,煤炭銷量創出單月歷史新高。”亭南煤業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張全介紹說。該公司提升礦井防災抗災能力有何秘訣?筆者決定去一探究竟。
4月20日一早,筆者走進位于該公司機關辦公樓二樓的沖擊地壓防治研究所,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寬敞明亮的現代化辦公室,一臺臺監控操作設備整齊排放,中間碩大的液晶顯示屏上顯示著各種曲線和波狀圖……
“這是我們新引進的集團公司第一套地音監測系統,采用地音監測法對井下進行實時監測、實時評價、實時預警,為礦井防沖提供精準依據。”該公司防沖副總工程師曹延福介紹說。
據了解,該系統的上馬,在有效破解以往人工打鉆取屑數據分析不精準難題的同時,使該公司擁有了地音監測、微震監測、應力監測3套防沖監測系統,對井下所有具有沖擊危險的巷道和工作面實現了全天候監測。
“監測系統一旦發出預警信號,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通知事發區撤人,及時通知防沖隊員趕往事發地點進行鉆孔卸壓,為井下安全生產保駕護航。”曹延福說。
在升級預警設備的同時,該公司在加強內部防沖管理上也是“實招”頻出。該公司每周舉辦一次防沖知識講座,每旬舉辦一次技術沙龍,每月舉辦一次全員防沖知識考試,每季組織一次外出防沖考察學習,每年舉辦一場沖擊地壓事故應急演練。各項活動明確時間節點、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防沖達不到要求,防沖副總工程師至專業口相關人員一律予以降職處分……”在該公司剛剛整理下發的季度會議領導講話上,針對災害防治,用“降職”這樣強勢的表述,在該公司尚屬首次,充分彰顯了該公司做好“防沖”的決心。
有壓力才會有動力。今年以來,面對“防沖”這一敏感神經,該公司防沖專業口人員潛心研究、聚力攻堅,通過組織召開多次論壇會、“諸葛亮會”,加之現場實踐運用,總結出了爆破斷頂卸壓、爆破斷底卸壓、煤體爆破卸壓及兩幫施工大直徑鉆孔卸壓等諸多特色經驗和有效做法。
“通過對癥下藥,被定性為有強沖擊地壓危險的401回采工作面和中等沖擊地壓危險的307回采工作面至今未發生沖擊顯現,治理效果良好。”曹延福欣慰地說。
在此基礎上,該公司牽頭組織了彬長礦區首屆防沖專業聯席會,邀請咸陽市煤炭局、彬長礦區9家煤礦企業,就防沖治理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會上,該公司分享了來之不易的“金點子”和寶貴經驗,被一致點贊。
亭南礦井屬于高瓦斯礦井,瓦斯問題成為制約該公司安全生產的又一“攔路虎”。
4月21日,筆者跟隨該公司通防副總工程師沈建廷來到井下308回風巷,看到瓦斯抽采隊大學生千米鉆機班人員正操作新式鉆機施工抽采鉆孔。“這是我們新引進的大功率定向鉆機,通過施工大孔徑高位巖石瓦斯抽采鉆孔,代替高抽巷抽采瓦斯。”沈建廷介紹。
據了解,隨著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加,加之地質構造復雜、生產接續緊張等原因,該公司瓦斯治理難度不斷加大。為有效破解瓦斯治理難題,該公司組織成立了課題攻關小組,進行技術攻關,通過集思廣益、把脈問診,創新實施推行了“以孔代巷”技術,以此替代傳統的高抽巷進行瓦斯抽采。
“通過施工大孔徑高位巖石瓦斯抽采鉆孔代替施工高抽巷抽放,不僅大大降低了施工費用,施工效率更是提高了45%以上,有力確保了井下瓦斯的及時順利抽放。”沈建廷介紹說。
“只有抽不出來的瓦斯,沒有打不到位的鉆孔。”該公司針對井下施工的每一個瓦斯鉆孔進行驗收,嚴之又嚴。瓦斯鉆孔施工完畢后,面對孔深是否符合要求、方位傾角是否達標等一系列“硬指標”,該公司總經理都會親自掛帥帶隊進行驗收。對驗收不合格者,在要求返工的同時,還要對其進行數額較大的經濟處罰。
筆者在該公司井下特別留意到,每一個正在執行抽采瓦斯任務的鉆孔前都張貼著一張“身份證”,上面清晰地標著鉆孔施工時間、施工人、施工參數、接抽時間、驗收時間等內容。
“我們目前對井下施工完成的1500個鉆孔分別建立了檔案,通過亮明身份、明確責任,確保打一個鉆孔合格一個鉆孔,保障抽采正常。”沈建廷說。
在確保鉆孔抽放瓦斯的同時,該公司還通過不斷優化抽采管網系統、增加封孔長度、實施循環排放管路積水、安裝在線監測裝置等綜合舉措,有效提升瓦斯抽采效率,確保瓦斯“治得住”。
隨著瓦斯抽采量的不斷增高,讓瓦斯變害為寶,成為該公司瓦斯治理的又一“利器”。該公司專門投入資金建成了張家咀低濃度瓦斯發電站,日均發電量維持在60000度左右,實現了“以用促抽、以抽保安”的良性循環。
“亭南礦井水文地質條件類型為復雜型,水害極大地制約著礦井的安全生產,抓好水害防治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該公司防治水副總工程師邢延團介紹說。
該公司全面構建完善了以總工程師為負責人的防治水技術體系,并成立了防治水辦公室、防治水研究室、鉆探隊等專業防治水隊伍。
4月22日中班,筆者跟隨邢延團來到該公司401工作面,映入眼簾的竟是整個工作面無一處淋水,跟之前想到的“水害”很難聯系在一起。
“401工作面現在是仰采階段,我們因勢利導,將工作面排水系統進行了改道,排水效果十分明顯。”邢延團面帶微笑神秘地說。原來,401工作面進入仰采后,該公司及時組織安設了兩排排水管路,直接將工作面面后涌出的清水引入直排泵房,然后通過水泵直接排至地面,在提升排水效率,確保工作面“無淋水”的同時,實現了工作面清水單獨排放。
“實現工作面清水單獨排放只是第一步,我們對工作面渾水排放同樣費了一番心思。”順著邢延團的指引,筆者懷著好奇之心,步行到該公司三盤區輔助運輸巷,看到一隊技術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鋪設排水管道。“鋪設的排水管道主要用于解決307工作面渾水排放的問題。”邢延團在一旁介紹道。
據了解,為避免307工作面流出的渾水進入排水點水倉,淤積排水設備,該公司通過在三盤區輔助運輸巷搭設排水管路的方式,將工作面渾水直接引入二四盤區清淤巷,利用清淤系統,實現渾水的多級沉淀、多級清淤,然后進行外排。
同時,該公司還將防治水與煤質管理相結合,嚴抓細管。他們通過在皮帶上方淋水較大的地點搭設防水篷、防塵水幕噴霧點處皮帶架桿上安設防水設施、工作面停止生產時停機停水等一系列舉措,有效杜絕“水碳”上井,確保了煤炭質量,實現了以質量保市場、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