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思敏
(國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廣西 北海536000)
欽州市茅尾海位于欽州灣內灣頂部,是一個半封閉的內海灣,相比開闊的外海水動力交換能力較弱,由于近幾年欽州茅尾海沿岸的城市建設、港口開發以及灣內無序化養殖令茅尾海海域生態不堪重負,出現了較嚴重的富營養化[1-4]。有研究表明[5-8],茅嶺江和欽江的陸源輸入是茅尾海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據2018 年8 月在茅尾海茅嶺江入??谔幦〉玫乃|和沉積物質量調查資料,采用單因子標準指數法對該海域的氮磷和重金屬進行評價,為茅嶺江對茅尾海污染物質的陸源輸入提供參考。
1.1 樣品采集與分析。2018 年8 月在茅嶺江入??诟浇S蛟O6 個站位(在2、4、5 三個站位采集沉積物樣品進行分析),站位布設具體位置見圖1。樣品的采集、保存和分析均按《海洋調查規范》(GB/T 12763-2007 和《海洋監測規范》(GB 17378-2007)中的相應要求執行。
1.2 評價方法。調查站位均位于《廣西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 年)》中規劃的“茅嶺港口航運區(A2-7)”,根據海洋功能區劃中的環境管理要求,該區因靠近茅尾海紅樹林海洋保護區,水質執行《海水水質標準》(GB 3097-1997)的第三類海水水質標準,沉積物執行《海洋沉積物質量》(GB18668-2002)中的二類標準。水質和沉積物環境要素都采用單因子標準指數法進行評價。
2018 年8 月欽州茅尾海西側茅嶺江入海口鄰近海域水質和沉積物環境要素調查的分析結果和分別列于表1 和表2,評價標準指數計算及統計結果分別列于表3 和表4。

圖1 調查站位圖
結果顯示:2018 年8 月,調查海域重金屬含量分別為:Hg(0.009~0.017μg/L)、Cd(0.074~0.101μg/L)、Pb(0.548~0.991μg/L)、As(nd~0.84μg/L)、Cu(7.14~10.30μg/L)、Zn(4.76~8.65μg/L),水質評價因子中無機氮和磷酸鹽含量超標,超標率為100%,氮磷濃度整體上呈現自北向南逐漸遞減,即越靠近上游濃度越高,推測其超標原因為流域周邊陸源污染;COD 在2 號調查站位出現超標,標準指數為1.11;其它各水質評價因子在各個站位均滿足三類海水水質標準。
沉積物評價因子在調查海區沉積物評價因子均小于1,滿足《海洋沉積物質量》(GB18668-2002)中的二類標準,沉積物質量總體較好。

表1 海域水質環境要素分析結果統計表

表2 海域沉積物環境要素分析結果統計表

表3 2018 年8 月調查海域水質要素標準指數統計表

表4 2018 年8 月調查海區沉積物標準指數統計表
3.1 2018 年在欽州茅尾海西側茅嶺江入??谔庍M行的海洋環境調查結果顯示:重金屬含量滿足第三類海水水質要求;無機氮和磷酸鹽超標率為100%,單因子評價結果最大值分別為1.97 倍和1.80。
3.2 沉積物各評價因子均滿足海洋功能區劃規定的不劣于二類標準的要求,其中重金屬的平均含量分別為Hg(0.061×10-6)、Cd(0.06×10-6)、Pb(14.5×10-6)、As(10.5×10-6)、Cu(8.2×10-6)、Zn(42.6×10-6),沉積物環境現狀良好。
3.3 6 號站位鄰近《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 年)》中“茅嶺港口航運區(A2-7)”和“茅尾海農漁業區(A1-5)”相接的邊緣線,按照農漁業區執行的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該站位調查結果中Cu、Pb、Cd、As、Hg、Zn 仍全部達標,無機氮和磷酸鹽則分別超標1.87 倍和1.77 倍,來自陸源的污水會對紅樹林生態形成威脅[9],因此加強茅嶺江流域的陸域環境整治,控制和減少陸源污染是應對茅尾海富營養化和維護紅樹林生態環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