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傳勇 褚慧娟
本刊訊 8月10日,《財富》中文網發布2020年《財富》世界500 強排行榜,山鋼集團以營業收入277.55億美元位列第459 位。這是山鋼集團首次上榜《財富》世界500 強,由此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山鋼集團是山東省最大的國有鋼鐵企業、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于2008 年3 月由當時年產鋼均超過1000萬噸的濟鋼集團、萊鋼集團以及山東省冶金工業總公司所屬單位的國有產權劃轉重組而成,目前旗下有山東鋼鐵、金嶺礦業、中泰證券3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近年來,山鋼集團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實現了從“求生存”到“謀發展”再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2019年,鋼產量位居世界第11位、國內第7 位,綜合競爭力評級位居中國鋼鐵企業A+(競爭力極強)。
山鋼集團不斷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升綜合競爭實力。在國家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2017 年7 月,濟鋼鋼鐵產線全面關停,成為我國首家退出鋼鐵主業的千萬噸級城市鋼廠。無鋼后的濟鋼鳳凰涅槃,走上“二次創業、轉型發展”之路,通過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城市服務業,2019 年營業收入達到 225 億元,為社會再造一個“新濟鋼”。按照“綠色智能、高端高效”的世界一流標準,建設了國內領先的日照鋼鐵精品基地。2019 年一期工程全線建成投產,當年生產鋼663.5 萬噸,實現營業收入250 億元、利潤10.26億元,創出了國內鋼鐵行業投產即贏利的紀錄。同時,全力推動萊蕪片區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合作建設臨沂臨港先進特鋼基地,做強做優做大鋼鐵主業基業的“山鋼篇”逐步落地。

山鋼集團日照公司冷軋部成品倉庫
深化改革是山鋼集團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一招。不斷深化以管資本為主旨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建,推動放權、激勵、監督“三個到位”,探索建立具有山鋼特色的現代國企治理體系。13 戶權屬二級公司有11 戶實行經理層契約化管理,權屬三級公司契約化管理覆蓋率達到78%,試行董事長責任制和職業經理人制度,全面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打開資產證券化“閘門”,混改企業戶數約占60%,混改企業資產總額約占81%。
科技創新鑄就了山鋼集團的品牌競爭力。現擁有1 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0 個省級技術中心、4 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 個院士工作站。作為全國著名的中厚板材、齒輪鋼和H 型鋼生產基地,有30 多項鋼鐵產品獲全國冶金產品實物“特優質量獎”和“金杯獎”、山東名牌等榮譽稱號,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生產超厚耐低溫電氣化高速鐵路接觸網支柱用H 型鋼的企業,產品成功打入俄羅斯亞馬爾北極液化天然氣項目、北京奧運會場館、大興國際機場、寶馬汽車等國內外重點工程和知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