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思瑾
新聞事件:近日,航空里程被盜成為熱點話題。9月6日,有網友爆料有人將演員吳磊的身份證號綁定在自己所在航空公司的賬號上,盜用了吳磊航空里程積分免費兌換機票乘坐。此后,歌手江映蓉、演員李晨也陸續發布微博稱自己的里程被盜。
航空里程是搭乘飛機航班所累積的公里數,當累積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兌換機票,或者其他禮品。它是與人民幣具有同等價值的電子數據,屬于網絡虛擬財產的范疇,具備財產屬性。而新頒布的《民法典》首次明確了網絡虛擬財產是受法律保護的。此前有消息稱,吳磊疑被3人盜用里程約23萬,江映蓉疑被盜用26.5萬里程,李晨從2018年開始被十余人盜刷里程……如果這些數據真實,按照目前各航空公司的兌換政策來看,盜刷已給涉事演藝界人士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
此次事件因涉及演員、歌手而自帶熱度引發關注,實際上近年來售賣、盜用里程案屢有發生:2011年成都某機票銷售人員代某因盜竊他人航空里程積分并出售而獲刑;2019年廣東南山發生了一起盜取航空里程積分牟利案件,其中非法兌換機票66張,涉案金額達10萬元……為什么多年來盜用航空里程屢禁不止?除了追究盜竊源頭,此類事件中折射出來的民航業系統管理漏洞和個人信息保護值得關注。
作為平臺方,航空公司顯然要承擔不小的責任,建立起更為嚴格的審核機制。據了解,在航空公司App上注冊會員時,通常是用戶先用手機號注冊,然后綁定身份證等證件信息。所以理論上只要這張身份證之前沒注冊過航空公司的會員,你就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機號來綁定。而對于經常乘坐飛機的演藝界人士、商務人士而言,在移動互聯網出現前,他們使用的是實體會員卡。這時候如果出現不法分子,搶在本人之前在移動端注冊會員,那就有機會盜刷里程積分了。
因此,航空公司從技術和管理層面上完善用戶注冊以及里程積分兌換的流程,升級安全機制,堵住盜竊漏洞極為重要。
此外根據爆料者的說法,演藝界人士里程積分被盜是建立在個人信息被泄露的前提下。隨著粉絲經濟的興起,販賣演藝界人士個人信息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黑色產業鏈。在互聯網環境下,不僅僅是演藝界人士,許多普通人都面臨著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當然這些事情已經不是航空公司能解決的了。

圖/東方IC
個人信息安全,尤其是網絡時代的個人信息如何保護,這是我國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早在2014年,我國就成立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2018年改為“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相關部委也出臺了不少政策,司法打擊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然而與現實的安全風險、公眾的滿意程度相比,這些措施還需要提速增效。
總體來說,此次航空里程積分被盜事件除了追究盜竊源頭的責任之外,航空公司的整改也刻不容緩,而其背后反映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更不容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