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訓文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舟山 316021
在運輸煤炭、礦砂、以及谷物等散裝貨物時,會使用到散貨船。為了保證貨倉以及貨物的安全,要根據貨品的不同需求,設置相應的自然通風或者是機械通風系統,一般情況下散貨船使用的是自然通風系統。某系列的散貨船貨艙所采用的是自然通風系統,但是在船東的討論之下,增加了船艙的機械通風系統,這樣能夠運載更多種類的貨品。在此背景下,對標準配置船的自然通風系統進行了相應的改造設計,并且參照了相應的船級社規范以及公約[1]。
該貨船的貨艙一共有5 個,總長和型寬分別為199.99m、32.26m、型深為18.5m。貨艙所配備的艙口蓋是為鋼結構焊接式的。圖1 為艙口蓋的布置圖。第1 個艙口的開口尺寸為14.76m×17.02m,其余艙口的開口尺寸為22.14m×18.64m。在對艙口蓋進行壓緊時,要手動快速壓緊。艙口蓋上有相應的通風百葉窗,并且是對稱分布的。圖1 為具體的示意圖。
圖1 貨艙艙口蓋布置示意圖
在對風量進行計算時,要充分的依據貨艙的容量以及換氣次數,然后再按照公式:Q=n×V 進行計算。
在貨艙內要配置防爆軸流通風機,該設備是由上海恒遠公司所生產的,它具有較高的防爆等級以及防護等級。
貨艙通風系統是由風機、不銹鋼格柵、以及結構風管等構成的。第5 貨倉的自然進風口為建筑前端壁布置的兩個通風筒,為了確保船艙的穩定性以及載重,要保證通風筒與甲板之間的距離為5.5 米。結構風管的底部設置有通風格柵。在第四和第5 貨場之間會設置機械抽風口[2]。貨艙內結構風管的上部和下部要設置通風柵,這樣能夠有效的對氣體進行排除。為了防止結構風管部位出現積貨的現象,要設置相應的卸貨板。第一,第二貨倉之間以及第三和第四貨場之間,設置的都是自然進風口,高度分別為5.5 米,4.5 米,第二和第三貨艙之間設置的是機械抽風口高度為4.5 米。在首樓甲板之上,要設置第一貨艙的機械抽風口,通風筒與艏樓甲板下沿之間的距離為4.5 米。為了保證在特殊情況下船員能夠關閉通風筒,要在筒體上設置鋼制梯。
機械通風設計比自然通風設計的難度更大。在進行機械通風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自身的通風系統,還要考慮到其他專業知識對其產生的影響,例如電力負荷、衍生危險區等[3]。表1 為各項設計修改的有關數據,在具體設計修改中要嚴格按照下表進行,在此過程中所消費的新增設備以及鋼料資金大概為27 萬美元。
表1 貨艙機械通風主要設計修改
文章對貨倉的通風設計改造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在具體修改和設計時,施工人員要充分的考慮到貨品的需求以及船本身的運載特點,這樣才能夠保證貨船改造的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