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山丹縣東街小學 徐海燕
由于很多教師受原有觀念的影響,幾乎都是給學生布置一些練習題作為數學作業。教師每天布置大量的、重復性較大的作業供學生機械地練習,缺乏創新性,這樣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能動性,學習效率逐漸下降,甚至有的學生為了完成作業而抄襲,對學生本身也產生了不利影響。
大多數數學教師會盲目布置家庭作業,只關注表面上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忽視了知識的深度,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當前教師往往會布置書寫類作業,而且批改作業時也用統一的答案,教師對學生用其他的方法算出的正確答案持否定態度,這導致學生為了想出“標準”答案而思考問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這樣雖然給教師帶來了便利,但對學生有一定不良的影響。
教師只有在布置作業時關注學生差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考慮作業的布置,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都能達到理想狀態。統一的作業形式不僅會壓制學生對學習保持原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會導致學生厭學,產生一系列負面情緒,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數學教師應在教學中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不同點,根據這些不同點布置多樣化的數學家庭作業,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小學高年級學生計算能力得到更好發展,還能加強對所學的知識的記憶,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牢基礎。
每個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發展情況不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不同,所以要針對這一差異設計作業。以往的家庭作業都以“一鍋煮”的方式布置,每個學生的任務都是一樣的,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輕輕松松完成,而對于學困生來說具有很大難度,不能順利完成任務,很容易導致學困生變得自卑。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差異,合理設計家庭作業,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要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布置更加高效的家庭作業。布置作業量較少、難度較低的作業給基礎較差的學困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作業給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位學生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務,促進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當前,許許多多家長普遍認為小學數學作業布置一些練習題是最科學合理的,這類作業能更有效提高孩子成績。其實教師更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教學任務范圍內設計出多樣化、應用性強的數學作業,這樣才能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促進學生的發展。愛玩是小學生的特點,教師布置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量應當適宜,避免學生為了完成任務而應付作業,學生學習壓力逐漸增大,只會讓效果適得其反。教師不應給學生施加太大的壓力,布置作業形式應多樣化,富有趣味性,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暢游,不斷突破自我。作業有了趣味性,學生會發自內心地喜歡完成作業,享受完成作業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學生自身會有一種內在的動力,驅動他們高效完成作業。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難題闖關游戲類作業,題目由簡單到難,每關都有積分,隨著題目的增加,積分也在增加,學生每做對一道題就加一道題的積分,最后計算每位同學的積分,選取前三名作為“闖關小能手”,并給予獎勵。這種游戲式的作業能激發學生之間的比拼與較量,從而更好地完成作業。
我們常常看到學生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努力,長此以往,學生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性,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他們才會去完成的,不布置就會對學習徹底松懈。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作業后,自己給自己批改,找出自己的問題,同學之間互相交流積極探索,最后解決問題突破自我,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如今網絡普及千家萬戶,學習方式也發生了巨大改變,學生也都開始借助電腦和手機等設施進行學習和做作業。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優秀的平臺為學生布置作業,學生做完后提交可以查看相應的分數,錯的題目有精細的解析,這就為在家里做作業的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幫助,不再因為做題難而放棄。
教師在布置數學家庭作業時,既要形式多樣、富有趣味性,還應從現實生活著手,布置一些與生活聯系緊密的數學作業,這將有助于學生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問題,使他們遇到困難會沉著冷靜地思考。通過練習不斷增強學生的實踐性,讓學生開動腦筋,從實際問題中直觀掌握相關的知識,并懂得靈活運用。同時,通過完成實踐性家庭作業,學生也能充分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當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教師應鼓勵學生發散思維,鼓勵學生勇于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樣可以開發學生的潛能。
在布置小學數學家庭作業過程中,應該注重在新知識中穿插一些舊的知識。通過布置一些已經完成過的數學作業來鞏固知識,學生可以更容易消化這些新學習知識的內容,對其新知識作業的順利完成也有所幫助,學生的思維也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與作業布置息息相關,學校必須把課外家庭作業放在重要地位,對如何布置家庭作業制定嚴格的要求,將其各個方面都納入教師考評的范圍之中。其次,學校還應為教師提供豐富的資源,如相關的書籍、網絡、設備等。此外,學校應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也應備到家庭作業,并且鼓勵教師之間交流作業的不足之處,不斷嘗試。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應該與時俱進,充分意識到不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重點都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比掌握課堂上的知識更重要。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充分尊重學生間掌握知識程度的差異性,布置形式多樣的家庭作業,以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認真作業布置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能反映教師對學生學習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能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發展能力入手,認真布置每一次作業,量要適當,質要優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