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文杰 梁如鋼 廖永強 尚文科 羅濤濤
中建五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湖南長沙 410000
隨著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緊張等問題的出現,人們加強了對地下結構的開發與建設,但因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建筑構成及周邊環境的復雜性等諸多原因,加大了地下結構防水工程施工難度,地下結構滲漏問題屢見不鮮。下面,筆者將針對近河區城市總合同地下結構防滲漏施工發表一些淺略的見解。
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主要由混凝土構建,表面滲水是其常見通病之一,由于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復雜,施工工藝不嚴謹與后期養護的缺乏,如對原材料的選擇或配比未嚴格掌控,導致混凝土抗滲等級達不到相關標準要求,或不注重施工過程的管理,導致混凝土在運輸或澆灌過程中產生離析反應,不能夠進行良好融合,在地下結構的建設過程中不能發揮最佳的黏合建設作用,導致地下結構出現局部滲水或大面積滲水現象。一般情況下,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表面滲水速度較慢,無集中滲漏點,在地下結構表面呈潮濕狀呈現。
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出現孔洞、蜂窩狀滲漏的現象一般較少,主要是受混凝土結構不緊密、內部有空隙等原因影響的。在攪拌配比混凝土的過程中不夠嚴謹,未根據實際施工需求制定配比數據,在混凝土中加入過多的石子,砂漿與石子之間的配比不均衡,導致兩者之間出現空隙,混凝土出現局部酥化的現象,在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使用和建設過程中,受長期使用或潮濕環境影響,混凝土內部結構中形成的蜂窩狀孔洞在排水過程中易產生滲漏現象。或在混凝土攪拌振搗過程中,受施工工藝影響,振搗不緊密,未確定模板的封閉性直接進行灌漿等,都容易導致混凝土中出現離析狀態,形成蜂窩現象,從而導致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出現滲漏問題。
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建設是一項龐大復雜的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缺乏對結構設計與規劃,是導致地下結構出現結構裂縫滲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對外墻防水層的設計不夠重視,未能使其滿粘到結構面上,或未及時填滿結構墻體之間的縫隙空洞,在潮濕的環境與排水作用下,局部防水層被破壞,外墻結構與防水層之間出現串水、積水現象,而其中的積水出理難度較大,久而久之容易出現裂縫,外部結構的積水向內部空間滲漏,造成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裂縫滲漏現象[1]。
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建設是針對目前城市建設面積逐漸減少、對建筑建設需求增大的現狀而設計的城市建設新模式,地下結構建設受環境的特殊性影響,出現滲漏問題在所難免,相關部門針對地下結構易滲漏特性,因地制宜開發建設生態公園,能夠從某一程度上良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以黎托生態公園的建設為例進行說明,黎托生態公園地處雨花區高鐵片區,由長沙市軌道集團下屬的武廣新城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建設,該工程項目將黎托生態公園定位為“城市陽臺”,采用集約節約復合開發模式進行修建,關注地面與地下的雙重開發,地面按照傳統的為公眾服務的城市休閑體驗公園方向進行建設,更多關注地下面積的利用和地下結構的建設,對地下空間進行深入考察度量,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與利用,針對黎托生態公園地下結構串聯瀏陽河風光帶的特色優勢,將城市與濱水相連,打造集休閑、娛樂、觀光、生態、人文于一身的綜合性公園。同時,建筑單位還關注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合理利用地下結構空間,建設部分社會停車場及少量用房區,能夠為人們的居住出行提供便利。黎托生態公園還承擔著城市交通樞紐的重任,連接城市陽臺和人行天橋,串聯高鐵站場與國際會議中心,成為城市交通的中轉站,有助于近河區城市綜合體的建設與地下結構的充分建設利用,其中存在的滲漏問題迎刃而解,圖1 為黎托生態公園效果圖。
圖1 黎托生態公園效果圖
防水層是解決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滲漏問題的第一道防線,能夠有效減少滲漏現象的出現,近河區城市綜合體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是施工單位的工作重點。
以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工程底板防水為例展開說明,底板防水是地下結構工程施工的重要環節,由于傳統防水卷材與主體結構粘結不牢、防水保護層施工質量缺陷等造成結構滲水問題很常見[2]。針對這一問題,選擇“皮膚式”預鋪反粘防水卷材,預鋪反粘即將防水卷材空鋪于墊層之上,再施工底板鋼筋混凝土,使防水卷材與混凝土結構緊密結合,解決了因墊層沉降和防水保護層質量缺陷造成的竄水等問題,從而避免地下結構滲漏現象的發生。預鋪反粘防水卷材具有防水性能好、節省保護層構造、受環境影響小、施工方便等諸多優勢。在開展預鋪反粘系統施工的前,主要需要對材料進行選擇,目前市面上較為常用的預鋪反粘系統材料主要有非瀝青基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瀝青基聚酯胎預鋪防水卷材及HDPE 非瀝青基自粘膠膜防水卷材等。具體材料選擇應根據施工的實際需求及工程造價預成本進行核定,充分發揮預鋪反粘材料優良的防水性能。在施工過程中,要對需要預鋪反粘的區域做好成品保護措施,避免材料運輸和鋼筋安裝時破壞防水卷材,降低材料的防水性能。在施工完成后,相關部門要對其進行組織驗收,加強對預鋪反粘材料鋪設是否平整、搭接接口是否粘貼牢固情況進行核查,避免因施工工藝不達標而影響了預鋪反粘在底板防水層面發揮的有效作用。
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建設中需要使用大量混凝土,混凝土施工不規范、施工工藝不標準等諸多問題的出現,澆筑時承臺內積水過多,易引發混凝土開裂,導致地下結構滲漏。針對這一現象,相關建筑單位應著手加強完善混凝土施工規范。
目前,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建筑基礎多采用承臺(樁基)+筏板的構成模式,承臺鋼筋布置較為密集,承臺內易積水,且積水清理難度較大,不易排出。如積水未完全處理直接灌注混凝土,直接改變了混凝土的配比,增大了混凝土之間的空隙,降低了混凝土的黏著性與剛性,容易引發混凝土開裂滲漏問題。為避免這一情況給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建設帶來不必要麻煩,施工時可在墊層施工時預設集水井,具體深度結合實際施工情況設計,并在建設墊層時考慮一定的坡度流向,以便于積水能夠直接流入集水井中。當承臺內積水較多時,可采用潛水泵進行抽水,對于集水井底部較難處理的深層積水,可利用虹吸水泵清除干凈,保證承臺內部的干燥性方可開展下一步的混凝土施工,以此保證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建設質量[3]。
加強施工工藝的優化,使減少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滲漏問題的重要手段,能夠從根本上阻止滲漏問題的發生。
相關施工單位需要建立健全施工標準,對施工現場展開監管,提升施工人員綜合素質水平。例如,在混凝土的配比上,根據設計要求及現場施工環境要求,核對計算出最佳比例,避免混凝土配比比例不均衡,造成混凝土縫隙過大或過于黏著不利于施工等問題的出現,增大滲漏問題出現的可能性。同時,還要對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購與使用進行核查,避免采購和使用雜質含量過高的混凝土材料進行施工,影響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建設的整體質量。不能忽視模板的選擇和使用,對模板使用方案進行詳細的計算和確定,保證其滿足地下結構構件需求與承載力度需求,防止模板因承載力度不足,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造成沉降塌陷,導致混凝土開裂,埋下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地下結構建設質量和安全隱患。
近河區城市綜合體建設是目前建筑行業施工重點,其結合地面與地面下的復合空間利用優勢,能夠提升城市建設質量。相關施工單位應加強地下結構防滲漏問題的重視程度,關注各個環節的施工建設,并以創新形式,開發生態公園等,減少滲漏現象給城市綜合體建設帶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