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受污染的空氣可能誘發癡呆,而經常吃深海魚能更好地抵御霧霾對大腦神經造成的不良影響。這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經過研究給出的最新結論。
研究團隊選取了1300多名平均年齡為70歲的健康老年女性,通過問卷調查了她們的飲食習慣、體育活動和既往病史。研究人員根據參試者的家庭住址評估她們3年內的空氣污染暴露情況,隨后依據血液中歐米伽3脂肪酸的含量,將其分為4組。參試者分別接受腦部掃描,以評估大腦各個區域的健康狀況,包括白質(由神經纖維組成,向整個大腦發出信號)和海馬體(大腦邊緣系統的組成部分,主要與記憶力有關)。分析結果顯示,生活在空氣污染程度較高地區的參試者,血液中歐米伽3脂肪酸含量最低者比最高者大腦萎縮程度更嚴重。研究報告發表在《神經病學》期刊上。
研究人員表示,人類的大腦會隨年齡增加變得越來越小,提高血液中歐米伽3脂肪酸的含量有助保持大腦體積,并防止空氣污染的潛在毒性效應。為此,該研究建議中老年人每周吃1~2份(約80~160克)深海魚,以增加體內歐米伽3脂肪酸含量。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流行病學專家團隊發現,高血壓、糖尿病和吸煙是中年后思維能力、認知功能下降的3項高風險因素。
研究人員收集了近2700名平均年齡為50歲的參試者數據,在研究開始時和5年后,分別測試他們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其中,高血壓患者占31%,糖尿病患者占11%,肥胖癥患者占43%,血脂異常患者占9%,目前吸煙者占15%。5年后,5%的參試者神經系統功能衰退。在考慮了年齡、種族、教育程度等影響因素后發現,吸煙者和高血壓患者大腦加速衰退的可能性分別高出了65%和87%,糖尿病患者該風險高出近1.5倍。同時具備2個風險因素的人,大腦加速衰退的可能性增加了77%,3項全中者風險則會增加近2倍。研究報告發表在《神經病學雜志》上。
研究人員表示,絕大多數老年癡呆癥相關的公共衛生預防工作集中在老年人身上,但還需綜合考量一個人一生中的認知表現。有1個或多個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的中年人,應注意及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很多科學家認為兩性身高差異是男性因生殖競爭導致的趨同進化,但《進化人類學》雜志刊登的美國一項新研究表明,兩性身高差異的最關鍵原因是骨骼發育及兩性激素的影響。
美國羅德島大學生物人類學家霍莉·鄧斯沃思博士對骨骼生物學與發育學的相關文獻展開了深入研究。他發現,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可引導骨骼發育,有助身高增長。青春期初期,女孩通常比男孩高,但雌激素水平過高會導致生長板融合,致使女孩的身高更可能提前停止發育,而男孩的骨骼可持續生長數年,直到雌激素達到峰值。這一觀點足以解釋14世紀歐洲黑死病之后,男女身高為何分別增加了9厘米和5.5厘米,身高差增大了62%。大瘟疫后食物充足,飲食健康得到改善,營養過剩使女性更早進入青春期并停止發育,身高變矮;男性則發育更好,身材更高大。
鄧斯沃思表示,與兩性身高差異類似,骨盆寬窄度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雌激素水平的影響。研究團隊認為,有關人類進化方面仍有很多不解之謎,一些現有理論有待進一步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