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景
傳統中醫認為,腎是人體先天之本,腎氣旺盛,腎精充足,腎陰、腎陽相互協調是維持身體正常運轉的重要條件。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判斷自己的腎是否健康?給大家兩個鑒別方法——查足跟、看眼睛。
足跟疼 《黃帝內經》指出:“腎足少陰之脈,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后,別入跟中,以上腨內。”可見,足少陰腎經是經過足部的,如果出現腎虛,足跟失養,就會表現為足跟痛。
眼圈黑 《黃帝內經》有記載:“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脈之色也……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可見,黑色與腎相通,腎虛之后肌膚失養,可表現為面色黧黑、有黑眼圈。但需要注意,并非所有黑眼圈都是腎虛導致的,比如短時間熬夜加班也會出現黑眼圈,一般休息幾天就好了。但如果長期熬夜就會傷精耗血,損傷腎陰,久而久之,陰虛陽亢,出現黑眼圈、夜間盜汗、腰酸腰痛、口干耳鳴等腎虛表現。此外,黑眼圈也見于血淤人群,需綜合患者整體情況進行鑒別。
(摘自《保健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