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江浩 楊明



摘 要:針對施工臨時碼頭的工期緊、預算限制、易拆除等特點,以及內河碼頭水位變化的特點,本文以孟加拉國某條內河河岸施工臨時碼頭建設為例,提出一種新型碼頭靠泊方式,介紹了駁船靠泊、裝卸作業的方式、特點和安全性,為類似的臨時碼頭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臨時碼頭;內河碼頭;駁船靠泊
中圖分類號:U656.1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0)07-0105-03
內河周邊的工程項目在建設的過程中,大件、重件設備的運輸,采用內河駁船水運的方式更加經濟快捷。在施工階段,需要就近建設施工臨時碼頭用于施工期的駁船靠泊、裝卸作業。施工臨時碼頭,主要功能是為工程建設施工提供便利,因此其具有工期緊張、使用年限短、預算有限、結構簡易、可拆除等特點。內河碼頭水位每天變化不大,但受豐水期和枯水期的影響,不同季度的水位各不相同[1,2]。本文基于孟加拉某在建工程項目的臨時碼頭設計,提出一種新型的駁船靠泊裝卸方式。
1 內河碼頭新型靠泊裝卸方式
該靠泊方式采用丁靠的方式,卸船方式采用滾裝作業[3]。為滿足不同水位下的靠泊要求,碼頭采用豎曲線斜坡結構[4],斜坡向水域一側伸入水中,另一側在陸域與現有道路銜接。運載大件重件的駁船丁靠至該泊位后,液壓軸線平板車行駛至駁船,吊起的重件放置于平板車上,隨后平板車駛離駁船,通過船跳板駛向陸域,實現大件重件的卸船運輸。其過程如圖1。
駁船在丁靠泊時,船艉兩根纜繩與碼頭陸域系船墩連接[5],船艏兩根纜繩與兩枚系泊浮筒連接,四根纜繩約束船舶的縱移。內河碼頭泊位受水流作用,需在泊位下游一側設置靠船樁,約束船舶的橫移[6~8]。
陸域斜坡一側,為實現平板運輸車輛的順利行駛,斜坡設計成為豎曲線,曲率半徑取決于最大平板車的車型;豎曲線坡道長度取決于設計水位差。
2 項目概況
孟加拉國某化肥廠項目,位于孟加拉國首都達卡東北側約40km處,該項目所在地毗鄰當地河流,該河寬度約220m,豐水期設計高水位為3.0m,枯水期設計低水位為0.0m,距離下游孟加拉灣出海口距離約180km。在建設該化肥廠項目過程中,需在該河河岸處建設施工臨時碼頭,用于大件重件的卸船運輸。在建設承運范圍內,最重、最長、最寬、最高的貨物如表1。
丁靠滾裝泊位靠泊的設計船型如表2。
碼頭平面布置中,丁靠碼頭曲線坡道設計為豎曲線的方式。為滿足最大型平板車的安全行駛,豎曲線曲率半徑為200m,豎曲線坡道總長28m,從陸域向水域一側放坡,斜坡寬度20m。豎曲線坡道頂端高程與陸域高程一致,為+3.3m,水域一側最底端高程為+1.3m。斜坡陸域一側與現有道路連接。
該泊位北側為河流上游,南側為河流下游。在泊位下游,設置兩根靠船樁,用于駁船在靠泊時,抵抗水流對船身的橫向作用力,約束船舶橫移。在船艉及船艏,共設置四根纜繩,分別與系船柱和系泊浮筒連接,約束船舶縱移。在斜坡的水域一側端部,設立警示柱,避免船舶與斜坡水下部分撞擊。碼頭平面布置如圖2。
對于曲線斜坡段,采用豎曲線的布置方式,曲率半徑200m,陸域一側,豎曲線邊緣切線與現有道路相切,斜坡段斷面圖如圖3。
3 卸船安全性分析
在船舶丁靠靠泊時,通過船跳板,連接船艉與陸域斜坡。本項目中,需要上下船完成卸船作業的最大平板車主尺度,見表3。
由于擬建碼頭為內河碼頭,項目所在地的水位基本不受潮汐影響,但受不同季節徑流的影響。假定船舶單次作業時水位不發生變化,在不同的水位下,為滿足駁船的卸船要求,對設計高水位和設計低水位,選取運輸最長大件(二氧化碳分離塔)的情況作為最不利工況,分別進行卸船計算。
平板車和二氧化碳分離塔的自重荷載,引起的駁船吃水為0.38m。在分析平板車上岸的過程中,駁船載貨吃水1.37m;假定平板車前半部分車軸輪組上岸后,駁船向上垂蕩運動0.19m;待平板車全部車軸輪組上岸以后,駁船恢復空載,吃水0.99m。卸船時間較短,不考慮壓載水的瞬時變化。由于系纜作用,駁船的縱搖較小,可暫忽略。平板車卸船過程示意圖如下圖4及圖5。
4 結語
本文介紹了一種適用于內河臨時碼頭的新型駁船靠泊方式。并通過工程實例,驗證該靠泊方式的可行性,得出以下結論:
(1)通過工程實例,驗證了在該內河施工臨時碼頭項目中,駁船丁靠,使用平板車滾裝上下船完成卸船作業的可行性。
(2)與傳統的順岸式靠泊相比,駁船丁靠靠泊方式,碼頭長度明顯減少,可減少工程造價。
(3)碼頭使用平板車,滾裝上下船,實現大件重件的卸船作業,可取消碼頭大型裝卸設備。
(4)坡道采用豎曲線的設計方式,既可滿足不同水位下的作業要求,又可使平板車平緩上下船行駛,與陸域平穩銜接。
參考文獻:
[1] ?JTS 165-2013,海港總體設計規范[S].
[2] ?JTJ 212-2006,河港工程總體設計規范[S].
[3] ?JTS 144-1-2010,港口工程荷載規范[S].
[4] ?JTG D20-2017,公路路線設計規范[S].
[5] ?BS 6349-8: 2007. Maritime structures - Part 8: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design of Ro-Ro ramps, linkspans and walkways [S]. BSI Standards Publication.
[6] ?汪鋒, 董志強. 汽車滾裝碼頭設計特點[J]. 水運工程, 2011(5): 95-98.
[7] ?趙俊國, 劉寶新. 艉直式跳板滾裝船丁靠直立式碼頭裝卸載保障[J]. 水運工程, 2017(6): 77-80.
[8] ?孔憲衛, 張洪文, 郝媛媛. 艉靠船舶通航安全風險辨識及保障研究[J]. 中國海事, 2017(10):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