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泉純

吳知聲《刨根問底》河南洛陽甘泉村

張一冉《平躺的立面》河南洛陽甘泉村
我借用“貼地飛行”這個詞,來表達對中央美術學院雕塑工作室教學理念的詮釋。“貼地飛行”實際上是航空科技的一個術語,其原是指直升機貼近地面、依地勢起伏的一種機動飛行狀態。我認為這與公共藝術的創作狀態極為相似,既要最大限度地“貼地”,研究問題,靈活應對問題,溝通大眾,服務社會,又要保持高昂的學術姿態,以確保公共藝術的學術性、批判性、精神性和創造性。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于2001年正式設立公共藝術專業。首開先河的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和北京十大建筑雕塑創作。其中,尤以《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最具代表性,其中西融合的藝術風格、鮮明的民族精神,在新中國紀念性建筑、大型浮雕和公共藝術方面具有重要開創意義。它是新中國美術史中重要的里程碑,也為中國城市雕塑的發展提供了豐足的藝術經驗。
我在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里精選了吳知聲的《刨根問底》、張一冉的《平躺的立面》兩件作品,它們都位于河南洛陽甘泉村。藝術評論家孫振華認為:“找到與之相適應的方法論,可利用建筑、雕塑、繪畫、新媒體、景觀、水體、表演等等各種藝術方式來呈現民主、開放、互動、共享的價值觀的公共藝術作品。”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