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佳
摘要:旋律是音樂的血肉,節奏則是音樂的骨架。沒有節奏,旋律就不能存在,音樂也就無法表達,所以節奏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節奏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音樂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節奏感,一切音樂活動都離不開節奏感,唱歌、跳舞、樂器都離不開節奏感,所以提高孩子的音樂素質和能力,進行音樂節奏感的訓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許多低中年級學生欠缺音樂節奏感,不能操作簡單的打樂器,更不能準確地表達音樂的節奏,所以在低中年級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十分重要。
關鍵詞:節奏;音樂教學
一、小學音樂中節奏教學的意義
音樂的基本要素是旋律、節奏。節奏是音樂的脈搏,指音樂中音的長短、強弱。而從廣義上說,節奏包括音樂中所有要素,如曲式結構、和聲張弛、旋律起伏、動機發展、調式轉換等。一定節奏運動是一切音樂情緒的體現,在音樂中,所要表達情緒不同,節奏變化也不同,如抒情的地方節奏稍慢、歡快時節奏可稍快等。
音樂教育家柯達依曾說過:“音樂教育首先要通過音樂與身體結合的節奏運動喚起人們的音樂本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應能力,進而獲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德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兒童音樂教育家奧爾夫也認為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節奏,不是旋律。因此在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特別強調從節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
二、小學音樂中節奏教學的方法探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音樂知識懷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的特點和認識規律,將各種節奏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熟知的事物相結合,進行啟發教學,能使節奏知識的學習變得生動、活潑、有趣。作為一線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節奏教學。
(一)將音樂時值與動作相結合
“動”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動”了,就意味著有興趣,并樂意參加學習。因此,可以根據有樂施教的原則,讓學生“動”起來,來主動地理解和感受音符的時值。例如,像奔跑、像拖地、像擦桌子、像澆花等這些動作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見所用,學生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模仿,并能積極地參與,聯系生活實際,學生還能說出一些相關的節奏動作來,豐富了課堂內容。這些節奏感在學生內心也就得到深深地體驗。
(二)結合體態律動,在律動中感知節奏
律動指的是學生根據音樂節奏、旋律做出有規律、簡單的動作。在小學音樂節奏教學中,結合律動可使學生在演奏音樂時,自覺融入音樂情緒,更好地感知節奏。而體態律動既符合音樂自身規律,又符合小學生好動的身心特點,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在具體的體態律動教學中,以節奏為基礎,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利用游戲、舞蹈、動作等方式引導學生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理解音樂,進而訓練學生的音樂節奏感。
(三)結合聲勢律動,培養節奏感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聲勢律動”是非常有效的訓練活動之一。最基本的動作是:跺腳、拍腿、拍手和捻指。“聲勢”可以培養兒童的節奏感和對不同音色的感受,訓練學生準確的聽覺、敏捷的反應、記憶力和節奏的句式感。通過聲勢律動,用最簡單身體動作的聲音進行的節奏組合活動,讓學生很快融入音樂,愛上音樂。
(四)運用打擊樂器,強化節奏訓練
對于兒童而言,其對自然事物充滿了好奇,想象力、創造力豐富,音樂“樂器”無處不在。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夠使用一些簡單的打擊樂器,然后在掌握了一定的節奏類型后通過打擊樂器對新學的節奏進行鞏固。打擊樂器是通過敲擊而發出聲響的樂器,它演奏起來清脆、響亮,各具特色,尤其是對小學低中年級的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運用打擊樂器對學生進行節奏練習,既能了解樂器的節奏特點、演奏方法,又能用它進行節奏訓練。到了高年級,還可以鼓勵學生去尋找生活中常見的、能發出聲音的、與自己熟悉的樂器音色、音質相同的物品來自制樂器。礦泉水瓶或易拉罐裝小石子或豆子替代沙錘;一串金屬小調羹用絲線串在一起替代串鈴;用餅干盒替代小鼓;金屬調羹敲擊瓷碗充當“碰鈴”……形狀各異地打擊樂器在這些廢舊物品中應運而生。課堂中,孩子們拿出自己制作的打擊樂器,隨著悅耳的伴奏聲,在老師的啟發、指導下編配出打擊樂伴奏曲。
(五)利用小時候熟知的詞句進行節奏訓練
音樂與語言有密切的關系,語言的本色和你就含有生動、豐富而又美妙的節奏。兒歌、詩歌不僅有優美的詞句、真摯的情感和豐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諧的韻律和鮮明的節奏,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通過對兒歌、詩歌中學生熟悉的詞句的朗讀來進行節奏訓練,有助于培養兒童的情感,發展想象力,增強他們對歌曲的感受力。
三、結語
總之,內心節奏感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一線教師要把握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培養、訓練。在我們的音樂教學中,節奏教學一定要貫穿低中高各個年齡階段,讓學生真正愛上音樂,覺得音樂節奏不再是枯燥的樂理知識,最后能夠完美藝術地表現音樂。
參考文獻
[1]曾祥勇.節奏是音樂的脈搏——初中音樂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節奏感[J].黃河之聲,2016(05):65.
[2]繆思思.把握音樂的脈搏——培養小學階段學生音樂節奏感的教學探究[J].音樂時空,2015(1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