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 要:做好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可以客觀準確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改進完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本文針對企業盈利能力分析,首先介紹了盈利能力分析概念及盈利能力分析具體實施策略,并總結了制約企業盈利能力的策略,最后詳細介紹了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盈利? 分析? 資本
在當前經濟結構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經濟增長已經從傳統的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進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也已經從以往的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這些都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等各方面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對于現代企業經營發展來說,應該全面深入分析當前企業經營發展所面臨的外部形勢和自身狀況,尤其是強化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研究,科學合理的制定企業的經營管理策略,改進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水平,有效推動企業實現長遠穩定發展。
一、企業盈利能力分析具體實施策略
盈利能力也就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在一段時間內所具備的獲取利潤的能力,重點反映企業運用使用資金實現增值的能力。企業盈利能力分析,則重點是針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系統的分析,尤其是將企業財務報表中各項財務指標通過科學的財務分析方法,客觀的評估判斷企業的盈利能力,并為企業未來發展方向以及發展潛力進行科學的預測和決定。現階段在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方面,較為常用的主要是采取改進杜邦分析體系,將企業的盈利能力指標進行拆分,對影響企業盈利水平的各類核心指標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主要由以下幾方面:
在償債能力分析方面,主要是進行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其中短期償債能力主要是進行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分析,反映企業的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和資產變現狀況;長期償債能力主要是通過資產負債率進行分析,通過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比例情況來反映資本結構狀況。
在營運能力分析方面,主要是通過對企業資產使用效率的評價,尤其是通過資產周轉率和資產周轉天數等,對企業內部資金資產的周轉效率以及獲取利潤的效率進行評價分析,資產的流動性越強,表明企業的資產周轉速度越快,也代表著企業具有較強的營運能力。
在獲利能力分析方面,則是盈利能力分析的落腳點,主要是對企業經營活動中的銷售凈利率、權益凈利率、毛利率和總資產凈利率以及營業收入總額等相應的指標進行評價分析,通過這些指標,對企業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關系、經營成果狀況、銷售活動獲利狀況等進行全面的反映。
二、制約企業盈利能力的主要問題分析
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因素較多,尤其是受到企業的資本結構、資金管理和市場競爭能力等多方面的影響,綜合分析影響企業盈利能力提升的各類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企業的資本結構控制不合理,一些企業在內部經營管理過程中對于財務杠桿的運用不合理,尤其是沒有結合企業的財務狀況等對企業的負債規模進行合理的控制,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比例控制不當,有的甚至存在著高額的債權資本而且利用水平不高,因而影響經營績效以及盈利能力。
第二,企業的應收賬款和存貨管理不當,有的企業在經營決策制定不科學,尤其是生產和銷售管理不當,造成了企業應收賬款比例較高,應收賬款回款速度較慢,影響了資產的流動性,同時在存貨方面管控不當,造成了存貨占用了企業的大量資金,影響了企業的資金鏈的正常周轉。
第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強,有的企業在內部管理方面尤其是成本管理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作業成本法等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措施在企業內部應用不力,造成了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成本居高不下,影響了企業的銷售,進而造成了市場競爭力不足。
三、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的管理措施
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應該根據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經營管理措施,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一)提升企業成本管控和內部運行管理水平
實現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在企業內部管理方面,應該注重全面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尤其是加快推進企業內部作業標準化,改進完善企業的組織管理體系,強化企業內部的全面預算管理,以預算的方式對企業內部的各項支出進行有效控制,降低企業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成本,通過成本的有效控制來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還應該按照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對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和治理模式進行優化,精簡企業的管理體系,推進扁平化組織結構在企業內部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
(二)強化企業應收賬款和存貨控制
應收賬款管理和存貨管理是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的關鍵所在,在應收賬款的控制方面,首先應該注意做好企業應收賬款的事前預防管理,強化企業財務部門、信用部門和銷售部門之間的聯合管理,提高信用銷售的科學性,同時強化對銷售合同的跟蹤管理,對欠款時間較長、應收賬款金額較大的業務應該加強應收賬款催收力度,避免出現呆賬壞賬等問題。在企業的存貨控制管理方面,應該建立完善信息化的存貨管理平臺,確保企業的生產部門、銷售部門、倉儲部門等可以準確地掌握企業的存貨情況,避免由于存貨堆積大量占用企業資金,進一步提高企業資產周轉效率,提升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水平。
(三)探索創新企業的經營策略
實現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還應該注重企業經營管理策略的改進完善。首先,企業應該加快推進多元化經營,尤其是應該改變企業盈利模式過于單一的問題,按照企業行業領域和業務優勢,積極探索新的業務和利潤增長點,開拓新的市場業務,盡可能的增加企業產品或者服務的種類,實現企業盈利結構的優化。其次,應該加快推進企業的技術創新,增強企業的研發能力,并注重保持差異化的營銷戰略,確保企業保持較好的競爭態勢,全面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四)優化企業財務管理措施
在企業盈利模式的提升方面,應該注重積極探索采取財務管理手段,尤其是應該根據企業財務狀況來對企業的資本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強化對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盈利狀況的關注分析,探索采取各種措施來控制企業的債權比重、資本結構等,完善內部管控和風險管控體系,確保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穩健可靠。
四、結束語
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企業應該按照外部市場環境的發展以及企業內部經營實際等,深入分析盈利能力所面臨的挑戰,在企業的資本運作使用、經營決策制定、財務管理策略實施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提高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彭虎鋒,黃漫宇.新技術環境下零售業模式創新及其路徑分析—以蘇寧云商為例[J].宏觀經濟研究,2014.
[2]蔣娟娟.基于杜邦分析法的國美電器盈利能力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
[3]武昊.改進杜邦分析體系的邏輯基礎及現實意義——基于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的實證分析[J].財會月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