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瓊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加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立于不敗之地。需要在其內部進行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共同合作管理,這樣才能夠在運營的會計工作中,更好地實現戰略目標,促進企業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由于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具有一定的區別和聯系,企業內部人員經常會對這二者的劃分模糊不清,甚至混為一談,針對兩者間的聯系與區別,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管理會計? 財務會計? 聯系區別
對于企業來講,深入了解內部運營的具體方式,可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在現行的經濟制度下,企業只有將自身的會計職能以及會計應用方式,通過清晰的認識和應用,才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內部運營的順暢,規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同時,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的應用職能進行有效的利用,并通過合理的部門設置來保證相應職能的正常發揮,使得企業在運行的過程當中,不會由于內部失調而導致各種問題的產生。
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
(一)服務對象的一致性
管理會計是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并列,著重為企業內部改善經營管理 ,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企業會計分支。重點圍繞價值的創造和維護,將企業的戰略、財務、業務相融合。并結合企業既往的財務發展狀況及活動規律,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事前預測,從而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來,旨在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服務,能夠通過合理的提前預算,來實現對其風險的有效規避。
對于財務會計而言,需要按照會計的規范性和統一性,監督與核算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作,報告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職能,并為與企業存在一定經濟關系的相關政府部門、債權人等外部單位提供信息。
時代的發展,會計學在發展的歷史中也不斷的迭代。尤其是基于現代的經濟制度體制下,其整體會計學的內容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比如,近期在企業所應用的會計學理論當中,就包含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個方面。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兩者源于同一母體,都屬于現代企業會計,共同構成會計系統的有機整體,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補充。管理會計所需的許多資料來源于財務會計系統,它的主要內容是對財務信息進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受到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的約束,而財務會計的發展與改革,要充分考慮管理會計的要求,以擴大交換處理能力和兼容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
(二)服務目標的一致性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共同服務于企業的管理目的,其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兩者的主要指標相互滲透。財務會計提供的資金信息、成本、利潤等有關指標,是管理會計進行長、短期決策分析的重要依據,而管理會計所確定的計劃、又是財務會計進行日常核算的目標。他們的主要指標體系和內容是一致的。有效應用這二者之間的相同之處,通過管理會計的預測、決策、預算、控制和考核;財務會計的核算、分析和檢查。管理會計利用財務會計的會計核算、分析方面的優勢去收集處理資料。財務會計利用管理會計的先進方法進行簡化核算,強化分析和檢查,提供會計信息。因此,即使這二者之間在操作的過程當中,存在著不同之處,但是在應用過后的總體情況上來看,這二者都能進一步提高企業發展,提高企業的經營利潤。二者在實際應用的過程當中,其總體目標也是具有一致性的。因為,企業的發展不但為了提高自身的經營價值,同時還要帶動自身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以此才能夠實現企業持續經營的意義。而這二者的有效應用,全方位促進了該目標的完成。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一)應用意義不同
作為會計學上的兩個子系統,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具有一定的統一性。首先,管理會計作為會計家族的新成員,其前身是被包含在財務會計中的。經過剝離后,雖然從信息源角度來說,兩者仍舊具有較強的共性,但在財務信息和財務處理方面,也具有較強的差異性。
在企業當中,財務會計,是指在企業內部已經完成當年的財務計算,以及所有資金的全面核算工作,然后再根據所有的財務報表和財務信息,履行自身的監督職責,實現將其企業的經濟利害關系進行有效的分析,將所有部門的財務狀況及整體的盈余狀態能夠與信息標準和總體核算的目標進行有效對比,減少各個部門的總體資金與預算資金的差異,通過有效的職能發揮,即能實現內部的經濟管理活動正常運行。
對于企業當中的管理會計而言,它主要的職能就是通過企業經濟效益的發展情況,進一步提高其經濟效益,比如成本的監督與控制、費用的統籌規劃,根據所有的資金流向以及其他的信息資料進行有效的分析,以數據為載體,針對企業當中的各級管理人員可能在日常經營的過程當中,所從事的經濟經營活動內容進行有效的控制與規劃。并實現幫助企業管理人員,對當前企業經濟發展的方向進行有效的選擇,以此實現對其內在運行的一種決策。因此,管理會計在企業當中占據著較大的重要地位,其自身的管理方式與決策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還能夠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此外,在企業當中,會計管理是能夠實現企業戰略發展方針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時也是能夠實現其內外業務活動與財務經營一體化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二)信息資源的獲取渠道不同
在現代企業會計系統當中,其整體的會計劃分有兩大類,一是針對于外部經濟的外部會計,二是針對于內部經濟的內部會計。這二者在具體運行的過程當中,會因其信息來源的不同而產生具體的劃分。因此,也可以說在企業當中的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就是外部會計與內部會計的有效應用。其整體的職能在進行劃分的過程當中,因其信息的來源不同,就會導致其具體的應用方式有一些不同之處。如,所謂的外部會計,就是常說的財務會計,因為該崗位的工作方式,其實就是實現將企業外部所有的經營活動以及投資決策等內容進行有效分析,并依據歷史數據對其投資的決策進行數據分析,以此實現規避企業發展的風險,同時也能夠記錄企業日常的經營活動以及相關資金數據的匯總。而內部會計也就是管理會計,其自身的職能更加偏向于管理的內容,并通過有效的監督和控制手段來實現針對企業內部發展以及相應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相關部門的有效風險評估,同時對其進行有效的風險應對,并對其結果進行績效考核,以此實現其內部運行的積極性和合理性,達到運營的最佳狀態。
(三)管理體系的不同
從整體概念上講,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其體系是不同的。首先,管理會計更偏重于管理。其在運行的過程當中,并不受會計制度的制約,也不受會計體系的干擾。而是要接受管理體系的控制以及管理體系的制度制約。因此,在管理會計進行相關職責發揮的過程當中,只接受管理人員的有效控制,并通過其內在系統進行制約,全員參與其中,發揮各自的潛能,通過放、管、服等措施,建立主人翁責任感,實現企業部門的有效管理。而財務會計主要受會計制度的制約,其自身在執行相關崗位職責的過程當中,既要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還要遵守公司的章程規定,其次,這二者在時間上也有一定的不同。管理會計在管理的過程當中,需要針對于過去的活動以及未來的活動同時進行相應的信息處理和預測,根據已有的活動經驗,推導即將可能發生的活動情況,進而規避其發生的風險。而財務會計則是根據企業內部的整體資金流向,以及實時資金流向情況進行有效的管理,更偏向于對于已經完成的事物進行有效的處理,并保證其整體資金的應用合理性和應用平衡性能夠得以實現。
(四)信息的應用精度不同
在企業運行的過程當中,由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整體信息反映的精度并不相同。因此,其具體應用的過程當中也有一定的區別。例如,在財務管理的過程當中,其財務會計自身需要反映出公司在過去運營過程當中,其整體經濟活動的發生情況,也就是根據各個部門所有資金的流向進行總結,以及對資金流向和資金投入、產出的有效對比,反映資金的利用情況。因此,財務會計自身的職能之一就是將其整體資金的流向信息準確通過會計職能的發揮,有效的體現在財務報告當中。其信息的最終結果,具有高度的精準性。而在企業發展當中的管理會計而言,主要是針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過程當中,對其經濟活動可能會發生的風險因素進行有效的規劃,并針對未來活動當中可能要花費的資金或者是其他行為進行預測,以此來實現對于信息的有效推理,從而實現對于風險的規避。但是,由于未來的事情發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管理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總的來說,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存在以下三個層面的區別,首先是側重點不同,管理會計主要是對還未發生的經濟行為進行預測,而財務會計的工作點在于對已經發生的財務情況進行真實反映;其次是二者的約束條件不同,管理會計的出發點在于企業的實際需求,并以靈活的模式加工已經發生的信息,而財務會計在信息處理方面,則需要更大的規范性與準確性。第三,對二者的素質要求不同,相對于財務會計來說,對管理會計的要求則更加嚴格,不僅需要其掌握財務知識,同時也要求其掌握市場業務知識,預算編制、制定決策等。
為了加強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需要其內部的財務部門實現對于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有效區分,對企業其他部門的正確的引導,從而有效保證其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以此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郝偵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問題探究[J].成功營銷,2018(10):61+64.
[2]高琪.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的可行性分析及方法[J].中國商論,2018(22):127-128.
[3]陳磊.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路徑分析[J].經貿實踐,2017(2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