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青
摘 要:國有企業是國家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傳統的國企激勵手段較為單一,已無法滿足新時代員工的多元化訴求,多層次、多維度的激勵體系呼之欲出。本文探索提出新時代國有企業員工激勵“1234”框架體系,構建出以“強化1個擔當、做實2項工作、落實3項保障、推行4項制度”為核心的全面激勵體系,以期最大限度調動和激發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國有企業持續深化改革、實現創新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 員工激勵? 積極性? 框架體系
國有企業是國家穩定之支柱,是民生立命之根本,是經濟發展之保障。國企的傳統員工激勵手段較為單一,主要依賴于薪酬激勵。近些年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新興事物層出不窮,國企中青年員工比例不斷提升,員工的訴求更加多元化,直接表現為國有企業的人才流失形勢日益嚴峻,傳統的單一激勵手段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
新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更加注重多渠道激勵員工的新擔當新作為,多層次、多維度的全面激勵體系呼之欲出。筆者基于近些年來在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工作的經驗與思考,探索提出新時代國有企業員工激勵“1234”框架體系,助力最大限度調動和激發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國有企業持續深化改革、實現創新發展。
一、強化“1”個擔當
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強化干部的政治擔當。一是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領頭羊”作用,“一把手”切實承擔起第一責任,以上率下形成“頭雁效應”。二是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深入挖掘企業所在地特色紅色教育資源,充分利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的偉大實踐,增強黨性教育的針對性、時代性和時效性。三是為黨員過好政治生日,通過重溫入黨誓詞、分享初心感言等形式營造莊嚴的儀式感,引導廣大干部進一步強化黨員身份意識、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切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二、做實“2”項工作
(一)做實干部選任工作
鮮明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堅持有為才有位,給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領高強”的干部更多機會,對于在關鍵時刻、急難險重任務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干部,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對于長期在業務一線、艱苦地區、海外等工作的干部,任職年限條件可適當縮短半年至一年。同時,不斷完善員工職業發展體系,盡可能滿足不同類型員工職業發展訴求,實行管理職務與專業職務兩個序列并行發展,為員工搭建廣闊的發展平臺。
(二)做實教育培訓工作
始終把教育培訓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打造“敢打硬仗,善打大仗,更能打勝仗”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一是建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綜合培訓學習體系,特別是在新形勢下,線上學習已成為培訓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用好用活網絡學習資源,搭建內外網相結合的線上培訓平臺。二是統籌用好內外部師資資源,在企業內部建立內訓師隊伍,同時積極與外部培訓平臺合作,保證培訓經費向優質培訓資源和急需的培訓項目傾斜,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三是創新形式多樣的培訓形式,采用集中授課、研討分析、實地調研、互動交流、崗位輪換、案例研究、視頻教學、業余自學等多種形式相結合。
三、落實“3”項保障
(一)落實全面薪酬福利保障
構建具有同行業市場競爭力的薪酬水平,按時足額發放工資,以獎金、津補貼的形式實現差異化分配,體現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同時給予員工一定的股票期權、員工持股等長期激勵。建立員工年功待遇機制,切實解決員工在職業發展瓶頸期因職務晉升空間小導致待遇得不到合理增長的矛盾。在節假日、員工生日等重要時點發放慰問品,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有條件的企業還可建立企業年金,作為補充養老的重要手段。
(二)落實員工身心健康保障
嚴格落實員工每年健康體檢,有條件的企業可組織勞動模范參加勞模休養活動。建立健全干部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把心理健康輔導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內容,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心理咨詢熱線,幫助干部掌握應對壓力和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技巧。開展論壇、文體活動等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普及活動,豐富職工的工作生活,營造和諧快樂的工作氛圍。
(三)落實幫扶慰問資金保障
合理使用工會經費、黨費對因自然災害、重大疾病、重大變故導致生活特別困難的黨員群眾,給予關愛幫扶,并適時組織愛心捐款,幫助干部渡過難關。在春節、重陽等重要節日,對交流干部、駐外人員、離退休干部開展多形式的走訪慰問。
四、推行“4”項制度
(一)推行干部鼓勵制度
注重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每年開展年度考核結果評定,定期開展黨內評選表彰,對在重難點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予以專項獎勵,構建具有企業特色的榮譽表彰體系。大力推廣施行部門工作責任制,將員工崗位職責與目標任務顯性化,豐富部門負責人的管理方式與手段,強化員工責任意識,客觀反映員工能力素質、責任擔當和貢獻差異。加大考核結果運用力度,將考核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評優評先、薪酬分配緊密結合起來。
(二)推行帶薪休假制度
保障員工休息休假權益,嚴格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確保企業全體員工每年至少正常休假一次,并將帶薪休假落實情況納入職工代表大會審議事項。對于確因工作需要無法在當年度使用完假期的,應允許員工分次休假、跨1個年度使用。對于階段性工作任務較重、持續加班加點的員工,在不影響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調休、休養,保證員工身心健康。
(三)推行干部交流輪崗制度
堅持把交流掛職和部門輪崗作為培養考察干部的重要方式,加強對交流掛職干部的管理考核與關心關愛。定期統籌選派有發展潛力的干部到外單位交流掛職,根據工作需要及干部特點適時進行部門輪崗,通過多崗位歷練不斷豐富干部的工作經歷,促進干部在實踐中成長成才。
(四)推行新員工導師制度
推廣新員工導師制度,在新員工加入企業之初確定正、副兩名導師,導師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工作技能、溝通協調能力等情況,制定合理的崗位培訓計劃,提高學生的業務水平與工作能力,從實際出發,指導學生選擇最適合個人特長發揮的崗位,建立長遠的職業生涯規劃。
參考文獻
[1]史善進.淺談國有企業人才激勵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9.
[2]姚玲靈.基于三項制度改革的國企員工激勵方式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
[3]張蒙.國有企業薪酬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J].財經界,2020.